冰雪梦,从什刹海开始

2022-04-08 15:11王哲
人民画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什刹海冰场冰球

王哲

什刹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属于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分为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代京杭大运河万帆云集的终点,什刹海承载着厚重的运河文化,是北京老城滨水文化的“金名片”。

自明朝起,什刹海成为“冬嬉”的著名场所,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里的冰上运动被定为“国俗”。今天,什刹海冰场不但是北京市民冬季嬉戏娱乐的场所,更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梦开始的地方。

北京最欢腾的冰上游乐场

每到冬季,什刹海冰场就是北京最欢腾的冰上游乐场。而2022年尤其特殊,也尤其热闹。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人们的冰雪热情也更加高涨。

据什刹海冰场管理方—北京蓟城山水投资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徐建介绍,什刹海水域面积约34万平方米,其中冰场经营面积16万平方米,位于前海和后海水域可容纳12000人同时上冰。经过多年的规范化经营与管理,什刹海目前常运行的有10余项冰上运动设施,是目前北京市功能设施齐全、安全系数有保障、群众认可度最高的室外天然冰场。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这里活跃着20多支民间的速滑队,1000多名冰球业余运动员在此训练,还有不计其数的民间滑冰高人,每年接待周边居民、外地游客、冰上体育爱好者、在校大中小学生等数万人次。

当年最时髦的社交打卡地

穿着专业服装,排成一列飞驰而过的速滑大爷大妈,是如今什刹海冬天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他们用矫健的身姿在冰面上划过一道道优雅的痕迹,像离弦的红鹭,更像低飞的猎鹰。他们当中不少都已年过花甲,可个个都神采奕奕,如同他们擅长的倒滑一样,时光也在不断倒流……

“我当时可迷滑冰了,早晨上班前先来什刹海溜15分钟,下午一下班就背着冰鞋赶夜场,周末更是一整天呆在冰场上。”一位年过七旬却依然在冰面上驰骋的陈姓老人从小就是滑冰迷,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滑冰故事,当年他刚工作不久,就狠狠心花一个多月的工资买了当时最“顶流”的天津产冰鞋配上“黑龙”牌冰刀,成为了什刹海冰场里“最靓的仔”。

1953年,新中国首届华北区冰上运动会在什刹海冰场举行,当时的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等项目比赛盛极一时,甚至很多外交官也闻讯赶来欣赏。

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电影《冰上姐妹》作为献礼片热映,滑冰运动员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北京更是掀起“滑冰热”,每年经常参与冰上运动的市民有数万人之多。

陈先生回忆,到了20世纪60年代,冬天去什刹海滑冰如同如今逛三里屯,是当年最时髦的社交打卡地,很多浪漫的故事都是在这片冰面上发生的。“我和我夫人,就是在什刹海溜冰的时候认识的,我们现在有时候还一起来溜冰呢。”

喜爱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溜冰,被称为老北京的一项隐藏绝活儿。北京2022年冬奥会让全球的冰雪健儿汇聚一堂,而什刹海也举行着市民们的冬奥会。从速滑、冰球、花样滑冰到冰蹴球、冰龙舟、冰木射(冰上保龄球)、冰捶丸(冰上高尔夫)、冰出溜儿(冰上跳远)、打冰嘎、推冰车、冰上拔河……人们在冰上各显神通。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爱上了冰雪运动,北京的冰雪运动开展更是广泛,自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已开展各级各类群众冰雪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达到3100多万。

每年立春后,因天气渐暖,冰面达不到滑冰的安全标准。按照惯例,什刹海冰场关闭。今年冰场在2月4日正式结束运营,而这一天恰是北京冬奧会开幕的日子。

虽然要等下一个冰雪季再相约,但什刹海冰场的老北京们并不遗憾。“我听新闻报道,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在冬奥会后对公众开放,以后什刹海冬天溜冰的乐趣,可以持续一整年了!”陈先生满怀憧憬地说。

猜你喜欢
什刹海冰场冰球
滑冰,冬季走向四季
Ice Hockey
冰球湖滩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双周面孔
千万不要滑野冰!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我们得为属地留下些什么
最美什刹海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