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2022-04-08 01:33陈秀霞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患病症

陈秀霞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手足泌尿外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糖尿病足为临床上糖尿病病患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症状,该病症主要病发因素为足部神经功能发生病变或足部外周血管产生疾病所导致[1-2],该病症发病初期时,存在触觉、疼痛、感觉等情况,同时对足部的血液运动与排汗功能均造成一定影响[3-4],对病患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造成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多为病患自身血糖发生较为明显的波动,同时由于日常护理干预工作效果存在疏忽或重视程度不高所致[5-7]。因此,该院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到该院内分泌科就医的老年重症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病患106例作为临床研究病例,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06例老年糖尿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106病患均分为研究组53例,对照组53例,求得病患自身与家属同意,申报院方伦理委员会后进行里临床研究,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最大为82岁,年龄最小为60岁,平均年龄为(71.64±3.78)岁,研究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最大为81岁,年龄最小为61岁,平均年龄为(72.73±3.08)岁,对比两组病患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病患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指导病患进行足部卫生的清理与保持,每日睡前必须洗脚,且在完毕后对足部进行适当的按摩,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指导病患食用高纤低脂食物等。

研究组病患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积极与病患进行沟通,亲切为病患讲解糖尿病足与糖尿病间的关系,病症注意事项、控制方法等事宜,对于病症危害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组织相关症状病患进行座谈会,并鼓励病患间相互分享抗击病症的经历。同时干预期间,每日定期为病患进行血糖数值测量,指导病患服用降压药物时,需随身携带含糖物质,避免突发低血糖症状风险,对于自理能力弱的病患,由护理人员据病患病症情况给予发放降糖药物,以此减少病患机体内血糖波动幅度。进行临床干预时,由于该病症病患经历漫长患病时间,导致病患承受过多的躯体不适,同时对病患的内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对病患进行引导、开解,通过沟通了解病患内心积压负面情绪,问题及症状,施行针对性疏导,给予病患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全面提升病患抗击病症的信心与决心。

1.3 评价指标

护理人员详细记录病症餐前、餐后血糖变化情况及临床突发不良反应次数、时间、症状等,应用院方自制的护理SDS、SAS问卷对病患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做出详细分析,并进行统计,临床护理总满意度=(较为满意+显著满意+十分满意)/小组病患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为(96.23%),该结果与对照组病患 护理满意度(79.25%)相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为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n(%),例]

2.2 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

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5.66%),其中眩晕为(1)例,呕吐恶心为(1)例,腹泻为(1)例,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4.53%),其中眩晕为(4)例,呕吐恶心为(4)例,腹泻为(5)例,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n=53,X2值=7.3611,P值=0.0066,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2.3 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后血糖数值变化对比

临床干预后,研究组病患餐前血糖数值为(9.12±1.25)对比照组病患餐前血糖数值为(11.32±1.56),n=53,t值=8.0120,P值=0.0000,两组病患餐前数值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病患餐后血糖数值为(11.13±1.12),与对照组病患餐后血糖数值(13.03±1.34)相对比,研究组病患餐后血糖数值优于对照组病患,n=53,t值=7.9202,P值=0.0000,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病患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为(11.63±1.27),该数值与对照组病患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14.26±1.57)对比,研究组病患餐后血糖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患,n=53,t值=9.4815,P值=0.0000,临床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 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数值对比

两组病患干预前,研究组病患SDS评分数值为(18.31±2.61)相较于对照组病患SDS评分数值为(17.93±2.57),n=53,t值=0.7552,P值=0.4518,两组病患SDS评分数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0)。

两组病患干预前,研究组病患SAS评分数值为(16.64±2.17)相较于对照组病患SAS评分数值为(16.73±2.39),n=53,t值=0.2029,P值=0.8396,两组病患SAS评分数值n=53,t值=0.2029,P值=0.8396,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0)。

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病患SDS评分数值为(4.89±0.37)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病患SDS评分数值为(7.68±1.12),研究组SDS评分数值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病患,n=53,t值=17.2199,P值=0.0000,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经临床干预后,研究组病患SAS评分数值为(3.83±0.57)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病患SAS评分数值为(7.17±1.29),研究组SAS评分数值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病患,n=53,t值=17.2411,P值=0.0000,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为患病足部神经发生病变或外周血管出现病变,且长期因过高机械性压力,使糖尿病病患自身骨关节与足部软组织受到破坏,而出现畸形变化,最终引发糖尿病足病症[8-10],该病症如无有效医治,则极易发生严重后果,或加重病患自身原有病情。该病症为糖尿病病患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脚、足部肌肉萎缩、足部疼痛及皮肤干燥等表现[11],对病患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临床进行治疗时需结合对症的护理干预同时进行,才能全面发挥临床治疗效果。精细化护理模式,通过对病患精神、心理等状态进行全面护理,既能保障病患能够身处舒适环境,还能缓解病患心理压力,全面满足病患治疗期间各项需求[12]。经研究得出,临床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患有糖尿病足病患,能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24.5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23%)明高高于对照组病患护理满意度(79.25%),且研究组病患餐前、餐后、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病患,研究组病患SDS、SAS评分数值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患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临床干预老年糖尿病足病患时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病患护理满意度,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全面改善病患内心不良情绪及用餐前、后病患机体内血糖数值变化情况,充分保障病患机体安全与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病患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青春期病症
急性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