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村直播看脱贫》活动看媒体报道的创新形式

2022-04-09 22:35王哲
文化产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淅川县

王哲

紧贴经济脉搏,有政治和大局意识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媒体人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做好宣传报道。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为配合这一主题,为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而策划的重要大型活动。整个活动走遍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脱贫村,看到了现在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挖掘出了带着泥土气息的鲜活脱贫故事,全面展现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的喜人现象。

行程上万公里,三个月踏踏实实走基层

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组织了上百名记者、摄像和技术直播团队人员,首站从江苏徐州出发,分为两路,一路走西南线,途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路走西北线,途经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这次行动共持续了3个多月的时间,总行程超过1万公里,踏踏实实地走进基层,为观众带来了最接地气的行进式新闻报道。

创新传播思维,线上线下全面联动

在报道形式上,《走村直播看脱贫》活动勇于创新突破,在演播室的设计和直播技术应用上,首次创新性地设置了“新媒体大篷车”。这辆车经过专门的设计制造,全面搭载了5G新媒体移动云制播系统,利用5G+4K/8K+AI的创新技术,实现了电视广播、大屏小屏、线上线下播出的有效结合。此外,全车还创新性地配置了三讯演播区,演播区实际上是由车辆集装箱改装而成,全长12米,宽2.55米,高3.98米,整个箱体采用液压自动展开结构,最大幅度可以上翻到120°。同时,演播区还可以自动展开,并外接扩展平台,总面积达到了五十多平方米,基本上可以满足直播中大部分节目的场景要求。在直播过程中,栏目组邀请了脱贫村的村民代表、当地扶贫干部、县市负责人等,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讲述当地如何齐心协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摘帽的精彩故事。直播中,不少村民展示了当地的特色产品,使更多的观众了解了当地脱贫致富的丰硕成果。据了解,走村直播大篷车所到村庄的村民奋斗致富的创业故事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会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中国交通广播、央广经济之声、央视财经新媒体等几个媒体平台连续播出。其中,电视直播主要在央视财经频道的中午新闻节目《天下财经》播出,黄金档新闻栏目《经济信息联播》针对此活动,专门开设了脱贫报道系列专栏。与此同时,大篷车通过直播系统,在央视财经客户端上,对所到的每个村庄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直播,观众可以通过下载央视财经App,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参与抽奖活动,赢取礼品。《走村直播看脱贫》整体活动大胆融合,开拓了新的传播思维,同时央视财经App的注册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精選全国多地脱贫典型,全方面展示脱贫故事

本次活动精选了全国100个脱贫村进行直播报道,每个村的故事和内容都各具特色。所谓“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在《走村直播看脱贫》云南站,笔者了解到,昭通原有贫困人口185万人,脱贫攻坚任务重,按照“搬不动大山就搬房,搬不动江河就搬人”的思路,昭通从2021年3月开始,将5个县的3.6万贫困群众搬迁到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本次直播以改善民生为抓手,通过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以直播社区医疗体系改善等情况为亮点,突出当地为走出大山的村民解决医疗、教育、就业等一系列难题。栏目组还走进田间地头,通过直播镜头给网友展示脱贫攻坚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直播中,主播积极与村民互动,以电视大屏和新媒体小屏直播的形式展现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生活。

在陕西省,《走村直播看脱贫》报道组陆续走进了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安康市旬阳县李家台村、安康市平利县双杨村、汉中市镇巴县春生社区。法官庙村因地制宜,借助产业挑起了脱贫大梁,李家台村打造四季有花又有果的生态农业园,双杨村创新发展了茶产业。报道组带大家一同领略了老乡们“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脱贫故事,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干净整洁的通村公路旁,4000多亩绿油油的蕲艾基地散发出阵阵清香……8月4日,《走村直播看脱贫》大型融媒体行动,走进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之乡——湖北蕲春五斗地村。“以前的五斗地村一年换三个村支书,家家户户守着只够糊口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支柱产业。”2017年以后,本是蕲春后进村的五斗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发力蕲艾产业,千亩冈地全部种上蕲艾,实现了艾产品加工增值,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过三年多的经营,五斗地村蕲艾收入达72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蕲艾专业村,未来将努力向4000亩蕲艾种植基地奋进,为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在湖南,报道组来到了花垣县十八洞村、保靖县比耳村和永顺县科皮村,看到了那里发生的变化。据了解,近年来,龙村瑶族村发展了特色种植业,将6500亩流转土地用来种植油茶、脐橙等,以“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将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走出了一条“变黑色为绿色、变地下为地上、变短期为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70多万元。直播车开进内蒙古,首站走进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高茂泉窑村,重点采访拍摄了高茂泉窑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直播现场,当地乌兰牧骑及网红歌手带来“庆丰收”主题的精彩文艺表演,展出清水河五谷杂粮的特产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有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及当地特色美食。在甘肃省静宁县甘沟镇杨咀村,《走村直播看脱贫》栏目组带领观众看到了热闹的赛果大会,通过大屏、小屏直播互动的方式,把直播的关注点对准了这些果子,向全国的观众详细地介绍了这些“金果果”助农脱贫、创新销售的情况,讲述了静宁通过发展苹果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彩故事,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示了静宁脱贫攻坚的成果。另外,《走村直播看脱贫》特别设置了“农民说新闻我当村主播”版块,让近百位老乡走上大篷车的主播台,老乡以rap、快板、戏曲等特色方式,讲述家乡的变化和扶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乡亲们既是故事主人翁又是传播者,真正做到了“一传十,十传百”。

紧扣绿色发展主题,做接地气的报道

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一共播出了100期节目,笔者选取了其中一期节目来具体分析。清澈的江水,翠绿的群山,2020年8月11日,《走村直播看脱贫》第六站摄制组走进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来看这里的老百姓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实现水清民富的。一湖清泉可作证,千古难忘移民情。淅川位于豫西南边陲,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淅川县已先后移民20多万人,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内,淅川的父老乡亲有的南下荆门,有的西进青海,虽然大家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是却无怨无悔地支持着国家建设。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工程启动,淅川需要再次移民16.5万人,同时淹没144平方公里土地,涉及11个乡镇,168个村,200多家企业单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淅川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移民任务完成后,淅川县接着面临的就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当地人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受区位条件和移民迁安的影响,为保护水质,这里“有鱼不能捕、有树不能伐、有畜不能养、有矿不能开”,经济发展必须在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那么,淅川该如何蹚出一条“绿色脱贫路”呢?“发展杏李产业”是当地百姓找到的一条重要脱贫路!在淅川县,直播采访团队先后走访了寺湾镇前营村、九重镇仁和康源软籽石榴基地、渠首大坝、环库公路、宋岗码头、丹江口水库等。在寺湾镇前营村杏李基地直播现场,通过摘杏李、评杏李、品杏李,展示了杏李在淅川县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另外,淅川县还重点发展了软籽石榴、黄金梨、薄壳核桃等林果业立体生态种植。据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库区水质因子常年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90%以上的水质因子达到Ⅰ类水质。在直播中,县长杨红忠表示,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水质安全为底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综合施策,持续发力,使库区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县委副书记曲岩表示,目前淅川县已经探索出短中长三线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实短线产业,让百姓快速致富增收;做强中线产业,让群众种下“摇钱树”;做大长线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而在央视的直播车上,8位驻村第一书记“PK比武”,展示了淅川县软籽石榴、香菇、艾草、玫瑰、鹊山鸡鸡蛋、黄金梨、大樱桃、蜂蜜等特色扶贫产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近6年来,淅川通过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让30多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如今,淅川县打造了10个生态旅游观光精品园,全县目前已初步建成旅游重点村36个,乡村旅游产业园40个,特色民宿和农家乐500多家,每年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辐射带动当地1600多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双赢。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如今的淅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村民越来越富。坚守着丹江口水库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一条生态优先地绿色发展之路正在绿水青山间焕发出蓬勃生机,荒山逐渐变成了“金山银山”,逐步实现了水清民富县强。五年来,淅川持续向京津冀豫4省市输水270余亿立方米。全县贫困人口由2016年底的69555人减至5537人,159个贫困村有序退出贫困序列,脱贫摘帽目标已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小康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村直播结硕果,总书记走进脱贫县

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期间,还专门来到淅川县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详细听取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置情况、发展特色产业情况、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途中,总书记还临时下车,走进麦田里查看小麦长势,了解当地夏粮的生产情况。

行进式直播,多角度拓展报道思维模式

经过100天的行进式直播,2020年11月1日,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在革命圣地延安完美收官,全国多个地区的政府领导、扶贫企业代表和各村村民代表在宝塔山下录制了特别节目,嘉宾们重温了大家各自的脱贫故事,分享了各地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智慧与成果,共同开启了助力乡村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活动现场还特别展示了100位当地画家用画笔描绘的百村脱贫景象和脱贫攻坚伟大历程,100个村庄100幅画,总长度2020分米,以美好的寓意为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烘托氛围。

当下,新闻媒体的整体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加快,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更加快捷,传播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党报、党刊等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做好创新,是本文深度思考和探究的主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快运用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推动电视播出、广播播出、报纸、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微视频等融合度提升,只有向广大受众提供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新闻信息服务,才能实现新闻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用移动的直播车,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和多部门的综合联动,为新闻报道传播蹚出了一条新路,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传统主流媒體必须加强自我革新,顺应趋势,在既有权威性又有专业性的基础上,丰富节目信息和传播效果,形成结构布局合理、信息资源集约、部门协同高效、内容差异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舆论主导权,全面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央视财经.《走村直播看脱贫》大型融媒体行动,出发![DB/OL].(2020-07-25)[2021-10-20].https://www. sohu.com/a/409656346_114960.

[2]大河网.淅川老城镇:杏李花开幸福来[DB/OL].(2020-03-18)[2021-12-06].https://city.dahe.cn/2020/03-18/620519.html.

[3]映象网.央视《走村直播看脱贫》聚焦南阳淅川[DB/ OL].(2020-08-14)[2022-01-06].http://ny.hnr.cn/nyjpyc/ article/1/1294087780544155648.

猜你喜欢
淅川县
立足小窗口 服务大民生
楚风之作 雕琢瑰宝
淅川县发挥协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措施
淅川县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南阳淅川县第四小学成立Paracraft动画编程社团
在春天启航
淅川县卫健委“三个一”实现推广“学习强国”开门红
淅川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建议
淅川县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