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联合1064nm 调Q 激光治疗黄褐斑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2-04-11 07:07陈彩凤彭迎霞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2期
关键词:光斑激光治疗黄褐斑

陈 黎,陈彩凤,彭迎霞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皮肤科,福建 福州,350001)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颊,前额及下颌,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亚洲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达30%[1],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2],根据皮损部位分为面中部型,颧骨型及下颌型;根据色素所在位置分为表皮型(表皮色素增多)和混合型(表皮色素增多+真皮浅层嗜黑素细胞)[3-4]。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除传统的口服氨甲环酸,外用氢醌乳膏等,近年来化学剥脱,光电治疗如调Q激光,点阵激光,皮秒激光及强脉冲光等也逐渐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1064nm调Q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黑素小体和黑素颗粒,并避免黑素细胞损伤[5],被认为可用于稳定期皮损的治疗。为了研究联合疗法对稳定期黄褐斑的疗效,我科于2019.6~2020.8采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联合1064nm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的黄褐斑患者共92例,均为女性,年龄23~56岁,平均45.64±3.72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4.76±2.35年。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符合《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6],分型为颧骨型,病情处于稳定期,知情同意并能配合治疗及随访;②无其他色素异常疾病;③自愿参与;④治疗前6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色素沉着;②无法严格防晒者;③合并精神障碍者;④有血栓史,凝血功能异常或处于抗凝药物使用期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⑥光过敏或相关药物过敏者;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者。本研究得到了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9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予以宣教,治疗全程需做好防晒和保湿。治疗组患者予1064nm调Q激光治疗(Medlite C6,美国赛诺秀公司),参数:波长1064nm,频率10Hz,光斑直径6mm或8mm,能量密度1.8~2.8J/cm2,根据患者年龄、肤色深浅、色斑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参数,扫描皮损至出现轻微红斑为治疗终点,每个月1次,共4次,治疗结束后予赛诺秀Elite冷风机(冷风温度为4~5℃)吹风1~2分钟,以减轻局部组织肿胀,缓解灼热感与痛感,术后注意保湿及防晒,同时口服TXA(商品名妥塞敏,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国药准字H20100674)250mg/次,每日2次,连续4个月,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TXA口服,每次250mg,每日2次,连续4个月,经期停用。两组患者的治疗终点均为MASI改善或皮损消退≥75%,若达到则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16周后,采用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估皮损严重程度,得分与严重程度呈正比;判定标准:临床治愈:MASI改善≥75%;显效:MASI改善50%~75%;好转:MASI改善 25%~50%;无效:MASI改善<25%。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AS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AS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ASI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MASI评分平均下降61.64%,对照组MASI评分平均下降49.79%,治疗组MASI评分降低值大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ASI 评分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ASI 评分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MASI(分)治疗组(n=48)治疗前 9.28±2.82治疗后 3.68±0.54*治疗后降低值 5.72±1.67对照组(n=44)治疗前 9.54±2.16治疗后 4.76±1.35*治疗后降低值 4.75±0.72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治疗组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女性,45 岁)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第一次激光治疗后出现面部轻微红肿,灼痛,紧绷感,冷风机冷吹2分钟后未完全缓解,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可复美,陕西巨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敷贴15分钟后症状消失,后续治疗延长冷风时间,无类似症状出现,另有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月经量减少;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3.028,P>0.05)。

2.4 随访及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5例(10.42%),对照组复发4例(9.0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疾病,斑片多呈褐色或淡褐色,分布于额、眉、脸颊等部位,界限不规则,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人群,皮损部位多为面部,严重影响患者外观[7-8],其发生有一定程度种族差异,拉丁裔、西班牙裔及皮肤Fitzpatrick分型为Ⅲ~V型的亚裔发病率普遍较高[8],且具有遗传易感性,约40%患者有家族史,容易出现治疗抵抗,病程迁延反复[9]。其影响美观的同时,还容易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伤害,生活质量研究显示黄褐斑对情绪、正常社交及日常生活均有严重负面影响[10]。黄褐斑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黑素合成增加,血管增生[11],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受损等均参与了发病过程,另外,睡眠障碍,使用劣质化妆品,热辐射[12]等也可诱发或加重黄褐斑。

黄褐斑的治疗目标为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治疗原则为减少黑素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增生,修复皮肤屏障,抗光老化。目前黄褐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系统药物、外用药物、激光治疗、化学剥脱及中医中药等,常用外用药物有氢醌乳膏,壬二酸或维A酸类乳膏,系统药物有TXA,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但均存在疗效不佳,复发率高等问题。近年来,光电手段越来越被重视并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如Q开关激光,皮秒激光,强脉冲光,点阵激光,LED光调作用等。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指出,在治疗黄褐斑的光电方法中,大光斑低能量模式的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应用最多[13],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机理为: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对色素组织的黑色素颗粒进行爆破,使色素颗粒粉碎变细,从而有利于被自身巨噬细胞吞噬并排出体外,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其脉冲时间短于皮肤组织热弛豫时间,因此在治疗的同时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及黑素细胞,保持自身完好,避免了对黑素细胞的激惹,从而降低激光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14-15]。使用大光斑,长波长(1064nm)激光,即使比较低的能量也能穿透表皮到达真皮,既可以作用于表皮的黑素小体,也可以作用于真皮的噬黑素细胞。有研究分析表明,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目前可能是治疗黄褐斑疗效最佳的激光,尤其对于深肤色患者[16],但也存在不少不良反应,例如色素颜色加深、色素减退,病情复发等[17]。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光电联合外用药物、系统药物、中医中药及化学剥脱术等方法治疗黄褐斑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证实了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18]。TXA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其通过抑制纤溶酶/纤溶酶原途径,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减少黑素合成,并抑制血管的增生,从而减轻色斑,减少血管数量[19]。此外,肥大细胞亦被认为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病过程,而TXA可以降低肥大细胞的活性[20]。因此,TXA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黄褐斑的一线口服药物。

本研究旨在选用TXA联合调Q开关1064nm激光,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MASI评分变化情况,评价TXA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中,采用口服TXA联合低能量调Q开关1064nm激光为治疗组,光斑直径6mm或8mm,频率10Hz,能量密度1.8~2.8J/cm2,每个月1次,共4次,经过4次治疗后MASI评分平均下降61.64%,治愈率为14.58%,显效率为37.50%,有效率为52.08%。韩国Choi等[21]使用调Q开关1064nm激光(光斑8 mm,频率10Hz,能量1.2~2.0J/cm2)治疗40名黄褐斑患者,每周治疗1次,共10次,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治疗结束后MASI评分下降了54.23%。本研究中治疗组的MASI评分平均下降较多,可能与采用联合治疗有关。Sim等[22]也使用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50名亚洲黄褐斑患者,经过15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患者的色素沉着水平改善率为50%~74%。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TXA口服治疗16周,治愈率为6.82%,显效率为31.82%,有效率为38.64%,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范向华等[23]的研究中,低能量调Q 1064nm激光联合TXA治疗黄褐斑(激光治疗每周1次,连续10周,光斑6~8mm,能量2~3.3J/cm2,频率10Hz,TXA口服,250mg/次,每日2次,连续10周)的有效率73.33%,单独TXA口服的有效率为56.67%,均高于本研究,可能与激光治疗次数较多及疗效评价标准的差异有关。有研究提到TXA疗效与剂量大小不成正相关,而显效率会随疗程的延长而显著提高[24],但目前仍没有大样本的研究证实。本研究中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可耐受低能量调Q激光治疗,有2例在首次治疗结束后出现轻微肿胀和灼热感,冷风机冷吹未完全缓解,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敷贴15分钟后症状消失,后续三次治疗结束后延长冷风时间,无类似症状出现,有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月经量减少,症状轻微可耐受,疗程结束后症状逐渐消失。对照组有3例患者治疗中出现恶心,可耐受,其余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中出现的恶心及月经量减少和TXA的不良反应相关。治疗后1年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较小相关。

黄褐斑皮损处的色素较活跃,采用激光治疗时如果选择能量过高可能会激惹黑素细胞,使原有症状加重,还可能会导致新的黄褐斑发生,发生此症状后恢复时间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这对于患者很难接受,如果选择的能量过低,则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5],因此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皮肤耐受及时调整治疗参数[26],起始能量不宜过高,治疗强度宜温和,皮肤出现轻微红斑反应即为治疗终点,治疗间隔不宜过短,一般每2-4周1次,连续治疗6-10次。治疗时应选择大光斑(6-10mm),低能量(<3J/cm2),从而保证能量均匀分布且脉宽平稳,还能有效避免中央激光峰能量过高所导致的皮肤损伤,实现疗效显著,安全性高[27]。但反复,单一的光电治疗容易导致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或脱失以及复发等,因此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不推荐把光电治疗作为临床长期维持方法[6],连续治疗次数不超过15次,间隔1年后可考虑重启治疗。随着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治疗方法,如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调Q激光联合化学剥脱,调Q激光联合PRP,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以及2940nm Er:YAG激光联合1064nm 调Q激光等,尽管这些联合治疗的疗效均优于单一治疗,但黄褐斑的治疗仍面临较大挑战,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口服TXA联合1064nm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TXA,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治疗前须告知患者防晒及皮肤屏障修复对于治疗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皮肤及皮损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达到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光斑激光治疗黄褐斑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疤痕临床疗效观察
面对黄褐斑,中西医治疗有方法
有趣的光斑
主角光环
有趣的光斑
夏末物语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专栏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分析与机制研究
空气污染与面部黄褐斑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