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巴黎人争当“老鼠猎人”

2022-04-13 17:23张可心
环球时报 2022-04-13
关键词:巴斯德灭鼠鼠疫

张可心

春天是巴黎鼠患猖獗的季节,当局虽然每年都会开展灭鼠运动,但巴黎鼠患仍然难以根除。历史上,巴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老鼠进行过多次“战争”,其中尤以1920年最有名。

1920年,作为欧洲大都市的巴黎面临着众多人口和大量物资涌入。其中有经历连年战争返乡的军人,有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战争难民,也有来自法国在亚洲和非洲殖民地的难民,以及百废待兴的都市建设急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和后勤物资等。连同人员和物资裹挟进入巴黎的还有数不清的老鼠。多年征战,欧洲大片土地荒芜,粮食短缺。无人顾及的.老鼠肆意繁衍,也在饥荒下不得不闯入城市与人类抢食。法国军队在一战的战壕中,除了要跟德军作战,还要面对另一类敌人,就是数不清的老鼠。战后,食些战场老鼠中的相当一部分闯入巴黎跟当地的老鼠汇合。有统计称,1920年巴黎的人口近300万,而老鼠则多达800万只。

随同老鼠进入巴黎的还有疫情。全球从1894年开始暴发腺鼠疫,此前一直未真正波及巴黎。而在1920年春,巴黎突然出现了100多例腺鼠疫病例。巴黎随即宣布打响“老鼠战争”,市议会拨专项款用于灭鼠。民众将捕捉到的老鼠送到全市多个收集点,即可换取赏金。一只老鼠的“价码”是25生丁(1法郎等于100生丁),后来又涨到30生丁一只。而当时,底层劳动者辛苦打一天工的收入也不过10法郎左右,也就是说,一天消灭40只老鼠就能比打工挣的多。一时间,许多巴黎人加入了“老鼠猎人”的大军(如图)。据统计,从1920年到1921年,巴黎人猎杀了超过65万只老鼠。

巴黎的灭鼠方式不仅是人力捕杀一种。一方面,巴黎人意识到灭鼠应该从整治环境卫生入手。“老鼠战争”伊始,市政当局就规定市民应当在特定的时间倒垃圾,由环卫工人尽快收走,不给老鼠吃厨余垃圾的机会。但此举立即遭到约5000名拾荒者的抗议,因为这样做给老鼠“断粮”的同时,也切断了拾荒者的生路。后来此举只得作罢。另一方面,巴黎灭鼠借助了科学的力量。著名的巴斯德研究所19世纪就在巴黎成立了,专门致力于生物和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多年来,巴斯德研究所做了很多鼠疫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从1898年到1918年的20年间,巴斯德研究所在法国遍布非洲、亚洲的多个海外殖民地的分所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灭鼠实验,其中包括对下水道进行毒气熏蒸,以及人工分离出一种沙门氏菌作为消灭老鼠的生化武器等,但均未能彻底消除鼠患。“老鼠战争”期间,巴黎人也用到了其他多种消灭老鼠的手段,但效果依然不理想。特别是当一名“老鼠猎人”意外地在下水道被毒气熏死后,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抗议。

不少巴黎人把对老鼠的愤怒转而发泄到社会的弱势群体头上,比如他们认为这些可恶的老鼠是犹太人以及亚洲人“带来”的,他们被冠以老鼠相关的称号。特别是他们将亚洲人称为“褐鼠”,因为一种褐色老鼠从亚洲迁移而来,当时:欧洲人认为是这老鼠以及亚洲移日带来了瘟疫。还有人蔑称从非洲来的黑人有着“老鼠般的牙齿”。巴黎地铁的扒手被称为“地铁老鼠"等。当时,巴黎一些富有正义感的作家对这种污名化的称呼非常反感,纷纷发文指责。特别是一位名叫范妮•克拉尔的左翼女作家以《可怜的老鼠》为题发表文章,借着为老鼠正名的机会替弱势群体发声,引起较大反响,促使一些人反思。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在19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鼠疫》中,就多次提及1920年巴黎的“老鼠战争”。

多年后,巴黎乃至欧洲的鼠疫终于绝迹了。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实,亚洲褐鼠在与欧洲黑鼠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而褐鼠携带的鼠疫病菌只在鼠与鼠之间传播,并不会传给其他物种。最终,正是当年承受污名的亚洲褐鼠成为人类战胜鼠疫的关键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巴斯德灭鼠鼠疫
基于草原灭鼠及其效益分析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鼠疫“六问”
重新认识鼠疫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有学问的人
巴斯德
灭鼠记
次声波灭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