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2-04-13 13:37管雪雁
天津教育·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德育内容

管雪雁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是单一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是在教学中、在活动中让学生可以领悟数学精神,根据数学活动的类型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主要探究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数学教学不是将学生塑造成一个空有数字概念的人,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道德、了解纪律、了解规则,并从中得到启发,塑造自我美好的品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确是非,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数学知识技能的渗透为重点,并不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因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学科品质的提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双重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双向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

(一)不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讲授专业知识,很多教师基本上没有渗透德育内容,没有适当将课程内容进行延伸,一些数学教师单纯地认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责任,数学知识和德育内容没有任何的联系,正是由于这种认知,导致数学教学价值难以被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科素养难以得到提升。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满足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学生却缺乏一定的学科认知,思维被禁锢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不仅是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关键路径,也是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的重要方法,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德育内容的渗透,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着力点更加倾向于学生能否有效地背诵相应的知识概念和公式,能灵活地解决问题,对德育内容给予的关注和重视相对较低,甚至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数学教学和德育两者并不相关,认为德育并不是数学教师的责任,忽略了德育渗透所能带来的影响和所起到的效应,导致了德育在数学教育中融合度相对较低,所能起到的效益和影响也相对较弱。

(二)德育内容的渗透不够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长期的,只有保证教育的连续性,才能提升其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并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通过巧妙的延伸,从数学知识逐渐过渡到德育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启示,重塑自我见识。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引入了一些德育内容,但是由于缺乏渗透技巧,导致课程规划混乱,德育内容的渗透比较牵强,不够流畅,从而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这就表明教师对德育内容的认知不够,同时没有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最终影响了德育内容的渗透效果。长此以往,很多教师就失去了教学耐心,对德育内容的渗透也就不了了之,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德育流于表面甚至有很多教师将数学教学和德育教学分割开来,泾渭分明,这就导致了德育的渗透不仅无法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甚至还会从很大程度上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拖沓,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德育内容也并没有根据小学学生的学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德育失去了其拥有的效益和影响针对性不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不管是什么学科,都有双重教育价值,数学课程也是如此,在保证学生学到相应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看似不切实际,但是实质上,数学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科规律的。数学课程中不仅容纳了基本的数字、图形、空间等基础的数学知识,也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向人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探索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科学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凸显数学学科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中的文化内容无一不显示着正确的价值观,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文化材料,将这些材料进行充分挖掘,可以达到提升课堂容量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立足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应地融入德育内容,在保证学生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数学课程属于科学,在教育方向上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一致的,都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最终目标,所以教师应该深刻分析数学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渗透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

数学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合作、求真、务实等精神深刻地体现在全部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课程的这一特点,通过巧妙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探究、合作、求真、务实等精神意识是学生必备的品德,教师在注重知识内容渗透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可以以数学活动为依托,引导学生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对问题进行深刻探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精神,并逐渐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学科品德。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引导作用,通过言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其中,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在探究中培养自己的科學精神,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给每一个组分发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然后指导学生的进行自主分类,学生依照教师的指导展开自主观察,通过测量、记录,对不同三角形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小组数学活动由小组组长进行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协同操作,通过调观察、对比、记录、总结等流程完成了活动,并得出了基本的结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活动完成后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争先发言,有的学生说“三角形的角不同,它的性质也不同”,也有学生:“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类型的三角形不同”,教师又问:“除了知识外你们还收获到了什么?”学生说:“活动是我们是一起完成的。”也有的学生说:“经过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深了。”教师进行鼓励并肯定学生的说法,并说:“探讨活动是一个过程,需要多人协作完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要知道人多力量大,要学会和他人合作,通过探索才能收获更加深刻的知识。”通过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认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学生获得了成长。

(二)深挖教材内容,针对性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材设计十分人性化,不仅设置了数学知识点板块,还设置数学活动、数学小故事等板块,数学小故事主要是以往科学家的相关事迹,教师可以深挖教材内容,挖掘数学小故事,促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在完成基本数学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性挖掘对应内容,从名人故事入手渗透德育内容,灵活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深挖教材内容,拓展延伸,从而发挥数学课程中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有关的圆的数学名人故事,从故事入手,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品德思想,例如,“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那么是什么人作出第一个圆的呢,数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用一种尖状的石器来钻孔,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石器的尖是圆心,它的宽度的一半就是半径,这样以同一个半径和圆心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的孔,后来经过漫长的实践,在陶器时代,制作出了很多圆陶器,半坡人学会了制作圆形的房顶,在后来木头制作的车轮也慢慢出现了。”在实际的探索中,歷经了漫长的实践,人们对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教师问学生:“对这样的一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教师便加以肯定继续说:“学习是不断的,但也要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认识得更加全面,就像你遇到一道较难的数学难题,通过坚持,一定会有所收获”,通过拓展延伸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完成了德育渗透。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内容会从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方向、教育的效益和影响,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实现对学生的观念塑造品质培养和价值引导,教师就需要关注起教学内容所能起到的效益和影响,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优化和完善,让德育与数学教学充分融合。

(三)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教学的升华,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一个数学家纵然有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是若没有爱国的基本素养,是失败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进行深刻地延伸,从基本的数学内容可以灵活地延伸到爱国情怀上,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出一些爱国的数学家,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也可以引出相应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强国激情,让学生学好数学,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疏导,用言语打动学生,教师可以问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说:“可以应用在生活中,计算买东西的费用。”学生给出了许多答案,教师说:“不错,但是学好数学的最大价值是做一名科学家,科研是需要计算的,需要学好数学,科学家是为国家做贡献,为科技发展出力的,因此我们要学好数学,长大后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促进数学课程和德育内容的融合教学,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从抽象思维转化到形象思维,通过立体形象的视频和图片实现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多媒体资源丰富,在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思维认知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构建体验式的数学活动,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例如,在学习“公顷、平方千米”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国土面积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的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图形,让学生体会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在观看视频中,学生对平方千米的单位有了新的认知,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河山的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五)渗透探究精神

数学是一门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的科学,探索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通过巧妙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合作意识。新课改下,数学课堂要求学生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教师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渗透过程中,更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任务型的数学活动为依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验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为此教师应该强化引导作用,通过语言激励、行为激励,鼓励学生让学生勇敢面对问题,当学生遇到阻碍时,应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学生勇敢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活动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在组内自主分配任务,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解决应用题,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几个组遇到了困难想要放弃探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鼓励疏导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大家协作完成,所以我们要直面难题,想方设地的解决问题、阻碍,不要遇到问题就退缩,只有直面困难,才能解决困问题。”通过任务型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勇敢向前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保证学生学到相应知识能力的同时,小学数学德育渗透也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德育内容
《中国德育》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