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生命揉进画作中
——我的创作思考杂谈

2022-04-13 09:05张艺
国画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笔画色彩绘画

张艺

小时候喜欢看姐姐画画,看到在一支笔的起落之间,白纸上就显现出了好看的画面,既惊讶又羡慕,这激发了我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从此,课本中故事里的人物便出现在课本和作业本的边边角角。这些涂鸦很受小伙伴们的喜欢,连老师都说有趣。久而久之,那些原本为游戏而画的小人儿越来越像模像样,在美术老师的指点下,又经过自己的努力,我在绘画的过程中找到了满足和愉悦。

人的一生,只要有一件事情能真正做好,就是成功。在我们身边,每一天都有各样的故事在发生,撩拨着我们的思绪:好奇、感动、纠结、愤怒、悲伤、希望和快乐。情之所至,我总不由自主地拿起画笔,记录下一个个让我动心的片段。

初学画时,老师让我用钢笔画速写,钢笔不能更改,下笔之前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对象的特征和变化,逼着自己下笔精准。那时我经常去剧场、菜场、街边、车站码头写生,这些热气腾腾、鲜活生动的日常场景,姿态生动各异的人物,是我最好的训练课堂。我的专业是人物造型设计,从学校毕业后主要从事影视和舞台美术设计创作,工作需要走南闯北,但速写本从未离身,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班的初夏 200cm×200cm 2009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2年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2005年我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期间,设立了“快速表达”这门课,经常带学生去表演系的排练场画速写。我再三强调:眼睛看到的人只是一个参照物,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并适当夸张,归纳取舍,把速写或慢写当作创作来画,要求画到纸上的人物一定是自己主观重塑的心中想要创造的形象。我以为,对人物结构以及动态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一个画家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和积累。

第一次进行中国工笔画创作,我的思路就像刚拿到剧本的导演一样,一边考虑着画什么、怎么画,一边做着中国工笔人物画技法的研究功课。我决定画身边最熟悉的学生,因为我熟知他们,也常常被他们的活力感动到。作品《A6教室》就是这样完成的。画面中有两个学生,一个侧身抱着书籍向前走,另一个背对观众侧着脸在穿针引线,这是教室里十分常见的景象。画面中间是两个树脂模特儿,模特儿身上穿着用各种纸质和金属材料制成的时尚夸张的服装。学生是动态的,模特儿是静态的,动静之间尽是真实与想象的结合。我特别用心地设计了一个学生穿着流行的工装长裤,扎着时尚的丸子发型;另一个学生则穿着短裙,梳着小辫子。学生的表情活泼可爱,而模特儿的表情则平淡漠然。这些着意设计的细节差异,使画面更饱满耐看。画面的主色调特意调制了浅浅的灰蓝色,宁静悠远中,有一种自然流淌的意韵。这幅作品在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中获得了优秀奖。

在绘画领域,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进步,表达心中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不可能只停留在单一的绘画语言范式上。继《A6教室》之后,我的创作灵感不断迸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毕业班的初夏》、获第二届“徐悲鸿奖”中国画展金奖的《飘动的云》,以及获首届全国现代工笔画大展金奖的《仲夏织梦》等作品。以《毕业班的初夏》为例,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不仅使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而且还灵活运用我在研习版画和岩彩绘画中所掌握的技法和绘画语言来完成作品中的人物、服装、背景等肌理效果的表现,力求做到整体效果吸人眼球,细节刻画细腻耐看,而色彩的运用尽量做到简洁单纯,应用大面积的蓝灰冷调和白色以加强画面整体的单纯化,再辅以极少的黄紫色,补色对比,冷暖呼应,营造出温馨淡雅的气息,传递给观者诗歌般的视觉享受。构图采用三条屏组合,整体相互关联,运用点线面的结合——左边和中间的人物都是站姿呈垂直线,而右边的两个人物则是坐姿呈点状。如果将人物的头用线连在一起,则呈波浪曲线,由低到高由高到低,错落有致。在边线的处理上则留天留地,让画面有上下伸展的空间,左右裁切处理让画面有延伸感。通过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也是我不断体悟技法和绘画真谛的过程,我越来越清楚地明白,艺术创作不能故步自封或完全遵循过去的绘画模式,要力求变新,要有时代气息,要尝试追求充满活力的形式和手段,这样才能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工笔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几年有机会受邀参加国外的一些画展,同时游历了欧美很多国家,每到一处首选参观的是美术馆和博物馆。许多过去只能在画册上看到的名画都能亲睹。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让我震撼不已,也给了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能重复自己、不断创出新意。在参观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时,看到他以自己的创作手法来解析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同一个题材同一人物毕加索居然画了52幅,从不同角度、色彩、线条、构图诸方面来表达对同一主题的诠释。他对艺术执着求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为我的创作开拓了新的视野。在探索的道路上我意识到,固有的创作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绘画对象传达给我的审美感受,所以必须要变,要开拓出最适合自己表达的新语言。因此我尝试从重彩向淡彩转型,在人物造型上也采取了从完全写实向写实与写意相互转换的理念,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写意,以写意的意象体现写实,看似写实实为写意,似是而非隽永含蓄,重在表现意境,展现内在之美。

在这期间,我去了西双版纳写生。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湿润的空气与植被,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实验新技法的机会。与重彩工笔画相比,淡彩工笔画没有抓人眼球那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是需要观者用心去慢慢品咂、细细回味,它呈现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纯之美。与重彩不同,淡彩更加着重精神层面的表现,追求内心的宁静,那是一种能听见花开的感觉,给人净化心灵的愉悦。在这样的意境下,色彩的运用也应该遵循“寓情于物,随类赋彩”的法则,也就是说画家要想把自己的情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色彩造型也要随着画家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作品中的色彩已经不是物体的本色而是画家的主观色彩,根据对物象的理解和诠释,打破对象的固有色,这让我的色彩使用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无定法”,一切皆随创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来表现,让自己在创作中自由驰骋、无拘无束,寻找到更自我、更独特的绘画语言,有情趣、有味道、有精神。在这阶段我创作出了一批淡彩的作品,如《映像版纳》《沐春》《绿了芭蕉》《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路过你的世界 绢本 132cm×66cm 2021年

我也曾多次去甘南藏族聚居地和大西北采风,当地的风土民情深深地感染着我。尤其是敦煌莫高窟的游历,更加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我意识到精神才是绘画创作的核心,正所谓“无常为常,无界为界”,只有突破常规,突破心中的藩篱,创作空间才有可能得到无限拓展。所以我又开始了从淡彩到无彩的尝试。这一阶段里,我大部分作品都是用墨色的黑白灰替代颜色,表现我的绘画情感和思想。因为我觉得色彩缤纷的画作能给人以愉悦,但无色能让人陷入思考,让人用心来感悟作品表达的某种思想和内涵。敦煌壁画的斑驳和久远,给人一种沧桑感和厚重感,这是色彩无法表现出的感觉,就像时间的积淀给予艺术作品的包浆。我在一些小幅工笔画中尝试用无彩绘画的手法来创作,如《云系列》《秋意》《流年》《树语心愿》《校园向日葵》等。当时这些作品还没有完全用黑白灰来替代颜色,在局部或背景上还会适当地用一点淡彩墨来映衬其他处墨色的表现,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红衣小女孩,穿梭在整个黑白电影的画面中。近几年我大多作品都是黑、白、灰的试验,更注重自己情感和作品本身的内涵,使画面更加单纯。例如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入展作品《文明之约》。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群中外友人参观敦煌莫高窟的情景,男女老少,黑人白人黄种人,因为服装各异、配饰多样,如果用色彩来表现,肯定会是五光十色,与敦煌壁画的斑驳陈旧形成强烈反差。而在这幅作品中,我想表现的是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对话,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绝不可以厚此薄彼,所以决定除了人物的肤色要表现不同种族之外,其他都用黑白灰来表现。由于黑白灰没有色彩倾向,只有程度显现,更容易引导观众进入画面预设的心灵投射维度,感受来自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感受时代机遇让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再次崛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骄傲与自豪。在技法处理上,我将所有人物的头发全都主观处理成了白色,以起到点缀提亮的作用;运用山水画皴擦的手法来表现棉布、皮革、薄纱、丝绸、牛仔布等不同材质服饰的肌理效果,用画重彩的手法来表现背景敦煌壁画的沧桑斑驳和厚重。整体来说,我在作品中以多样化的处理方式表达了“求简、求变、求新”的审美新追求。

我平日里很少特意去想画什么,但寻常的日子总能有所发现,某件有趣的事、某个可爱的人,有时甚至是一朵迎风摇曳的花,只要能打动我,我都会用富于情感的笔墨诠释出来。当一个画家将时间、生命揉进画作中,瞬间即化为恒久。无论我的绘画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它一定是融入时代精神、散发青春气息的,因为唯其如此,作品才有精神美感、才有生命活力。我愿意为创作一幅作品花上经年累月,我爱这种磨砺的过程,享受过程比完成作品更让我快乐。当一张空白的纸承受无数次画笔的起起落落,历经我数日、数月的情感投入,呈现出可审视的画面,这个过程让我心动和不安,也让我甜蜜和满足。当我伫立画前与画中人对视,当她的眼睛也渐渐能够与我对视,我能感受到她的感伤和快乐,同她一起心跳与呼吸,甚至闻到她的味道……在那一刻,我觉得,我的生命已经完完全全地与作品融合在了一起。

校园向日葵 180cm×96cm 2017年入选香港“全球水墨画大展”

文明之约 纸本 224cm×173cm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猜你喜欢
工笔画色彩绘画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