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桃一年两熟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2022-04-13 05:37程立华殷传伟许佳华罗时勇刘翠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硼肥花芽桃树

程立华,殷传伟,许佳华,罗时勇,刘翠云

(1.荆州市荆州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湖北 荆州 434031;2.仙桃市农技推广中心,湖北 仙桃 433011;3.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0)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湖北省早熟桃种植面积约5万hm2,占全省桃总种植面积的15%左右,中熟桃占55%~60%,晚熟桃占25%~30%。5月30日以前上市的早熟桃销售价格明显高于中熟桃。与9月至10月成熟的晚熟桃价格基本持平,但与晚熟桃相比,早熟桃管理简单、时间短、相对投入低,效益比晚熟桃高。近年来,随着设施桃种植技术的发展,早熟桃的销售价格是一般露地种植桃的2~3倍,甚至更高,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在桃树设施栽培中,增温促成栽培和保温延迟栽培由于栽培效益高,在湖北省逐渐得到推广和发展。尤其是桃树的设施延迟保温栽培,果实在冬季12月上市,销售价格是露地栽培价格的10倍左右。笔者于2016—2020年利用设施栽培早熟桃品种,采用增温促成和保温延迟栽培使桃树在一年内开2次花、结2次果,并获得了实质性成效。本研究对早熟桃增温促成和保温延迟栽培进行总结,以期对探索桃树设施栽培、充分利用设施栽培、促进效益最大化提供参考。

1 栽培模式

1.1 栽培面积、时间与地点

栽培管理记录时间为5年,即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地点为湖北省仙桃市美滋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仙桃市沙咀办事处王寺口村)。总面积为1 080 m2,设3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均为360 m2。

1.2 栽培品种

2016年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一年生春雪嫁接桃苗。该品种在江汉平原栽培表现出早熟、大果、品质优且需冷量短的特性,冬季只需30 d左右就可正常通过休眠,尤其是其适应性强,易栽培,树势强健,成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不需配置授粉树,适宜设施栽培。

1.3 大棚搭建与行株距设定

棚型设计为单栋式钢管拱形双层棚,大棚内设中棚,大棚宽9 m,长40 m,脊高3.5 m;中棚宽8 m,长38 m,脊高3.2 m,南北走向。植株定植在中棚内,实行中高密度定植,每棚3行,行距2 m,株距1 m。每公顷定植4 995株,3个大棚共定植540株,全部采用一边倒定植方式。

2 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具体措施

2.1 一茬果生产管理

1)修剪清园。早熟桃树落叶后进行冬剪,幼树除剪除病虫枯枝和过密枝外,采取只疏不截、轻剪长放的方法,多留花枝(芽);已挂过果的桃树,针对结果枝(组)过于纤弱的要进行短截或回缩。修剪结束后对所有的枯枝落叶及修剪下来的枝杆全部清除到园外集中处理,然后用波美2~3度石硫合剂对植株进行1次全面消毒。

2)灌水施肥。盖棚前施促芽肥1次,每公顷施尿素105~150 kg或碳酸氢铵225~300 kg,硼肥75~90 kg。施肥后灌足水1次。

3)覆盖地膜。在桃树春季萌芽前对植株保护行进行黑地膜覆盖,以控制杂草和提高地温。

4)土施抑制剂。树体萌芽前1个月在根茎部按树冠面积每平方米浇施15%多效唑或PBO高效果树促控剂1.5~2.0 g,控制后期树冠旺长。

5)破眠促萌。从1月初开始露地休眠20 d左右,然后用1.0%~1.2%单氰胺喷树冠促进萌芽。

6)盖膜升温。1月中旬盖膜开始升温。采取逐步升温的方法通过昼夜揭盖棚控制温度。盖膜至萌芽前:第1周最低温5℃,最高温16℃,第2周7~18℃,第3周9~20℃;萌芽至开花期:最低温控制在12℃以上,最高温控制在25℃以下;谢花后至果实硬核期:控制最低温14℃以上,最高温28℃以下;果实硬核以后至成熟期:控制最低温15~16℃,最高温在32℃以内。从升温后7 d开始每周喷1次1%~2%的尿素液,连续3次,前2次浓度为2%,第3次浓度为1%。

7)保花保果。花蕾见红时用稀释150~200倍的PBO高效果树促控剂+0.3%硼肥+杀虫杀菌剂喷1次;盛花期用30~50 mg/L赤霉素+0.3%尿素+0.1%硼肥+5%~10%砂糖混合液进行1次喷雾;始花至谢花期每棚内放蜂1箱;花谢3/4时,用50 mg/L赤霉素+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杀虫杀菌剂喷雾;新梢长到5~10 cm时,用PBO高效果树促控剂150~200倍稀释液喷雾。

8)抹芽摘心。对植株主枝和侧枝上萌发过密的背上芽和背下芽进行抹除;当新梢长达20~25 cm时,进行摘心。

9)疏果控产。桃树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谢花后3周)进行严格疏果,短、中、长3类果枝分别留1、2、3个果,多余的全部疏除,理论上每公顷产量在45 000 kg左右。

10)施壮果肥。此项工作与疏果同时进行,每公顷施硫酸钾型N、P、K复合肥450~600 kg,尿素150~225 kg。

11)促进早熟。4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前20 d左右,每公顷施纯硫酸钾肥450~600 kg,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稀释150~200倍PBO 1次控梢和促进果实成熟。

12)拆膜。5月中旬果实采收结束后及时拆除大棚膜。

13)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桃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碳疽病、蚜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

2.2 二茬果生产管理

1)施肥。5月下旬结合断根处理,每公顷施硫酸钾型N、P、K复合肥450~600 kg+硼肥120~150 kg+尿素300 kg以促发新梢。

2)复剪更新。在主枝距基部2/3处更新结果枝,疏除过密枝,新梢长到20~25 cm时进行摘心。

3)育花措施。6月中旬用10号铁丝对主枝进行环缢,中旺枝环1圈,强旺枝环2圈,8月初解除;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用稀释150~200倍PBO+0.3%磷酸二氢钾+0.2%硼肥每隔10~15 d喷1次,连续4次。

4)人工脱叶。此项措施是决定二茬果能否正常生长和成熟的关键技术。9月10日用0.8%单氢胺喷树冠叶片,让叶片全部脱落。

5)修剪清园。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1次清剪,剪除过密枝和病虫危害枝。清除园内所有枝干和落叶,用杀菌剂对植株进行1次全面消毒。

6)施肥。此时正处仲秋季节,需重施有机肥,为生产二茬果提供充足的肥力保障。萌芽前沿树冠滴水线挖30~40 cm深的槽,每公顷施尿素150~225 kg+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5 000~60 000 kg+硫酸钾型的N、P、K复合肥450~600 kg+硼肥120~150 kg,施后及时灌足水促萌。

7)保花保果。花蕾现红期喷1次稀释150~200倍PBO+0.3%硼肥+杀虫杀菌剂;盛花期喷1次0.2%硼肥+0.3%尿素+10%砂糖+20~30 mg/L赤霉素的混合溶液;花谢3/4时,喷1次50 mg/L赤霉素保果;新梢长至5~10 cm时,喷1次稀释150~200倍的PBO控梢;花谢后,每隔7~10 d喷1次桃树专用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氨基酸叶面肥,并混合解除桃树树体内脱落酸的药物。

8)适时摘心。当新梢长到25 cm及时进行摘头,促进秋季花芽形成与分化,为次年春季挂果打下基础。

9)盖膜控温、补光、增施CO2。秋末初冬随着气温逐步下降,当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5℃时,开始覆盖地膜与棚膜,采用三膜一帘进行保温,即地膜、中棚膜、大棚膜和大棚最外层的保温布帘。通过开、盖和调控棚膜及保温帘调控棚内温度。从幼果膨大期到果实成熟,棚内最高温控制在32℃以内,最低温在秋末(果实膨大及硬核期)控制在12℃以上,入冬后(果实成熟期)控制在10℃以上。二茬果生产时,桃树从萌芽直到果实成熟全生育期均处在短日照时区内。因此,从盖棚保温开始(10月上至12月下)棚内设置植物补光灯,每公顷大棚面积设荧光灯750~900个,每天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开灯补光3 h,地面和内棚四侧铺设反光膜,为桃树营造充足的光照条件。当叶幕形成后,在睛天采用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法补充CO2气体[1]。

具体操作方法:先用硫酸和水(1∶3)在塑料桶内稀释成低浓度硫酸溶液,将碳酸氢铵用塑料袋装好,在袋上打3~4个小孔放入己稀释的硫酸液桶内用玻璃压好进行反应,然后将桶挂入大棚内,按大棚内面积每40 m2放置1个反应点。

10)施壮果肥。桃树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开浅槽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饼肥2 250~3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450~600 kg。

11)控产疏果。每公顷产量控制在3 7500 kg以内。

12)促进成熟。果实进入硬核期地面追施钾肥,每公顷施纯硫酸钾300~450 kg;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稀释150~200倍PBO抑制剂2~3次。

13)病虫防治。重点对流胶病、穿孔病、碳疽病、蚜虫、桃蛀螟、网蝽进行防治。

3 种植效益

3.1 早熟桃的产量与产值

于2016年2月底将春雪嫁接桃苗定植于大棚内,2017年开始挂果,2018年进入盛果期,2017—2020年1 080 m2大棚内收获的早春桃总产量为15 833.0 kg,挂果4年平均年产量达3 958.3 kg,折合每公顷产量达36 669.3 kg。在早春桃果实销售价格方面,5月上中旬的一茬果为10元/kg,12月底成熟的二茬果为50~60元/kg,二茬果产量略低,两茬果平均售价为30元/kg。1 080 m2大棚内挂果4年总产值达到474 990.0元,平均每年产值达118 747.5元,折合每年每公顷产值达到110.0万元以上(表1)。

表1 早熟桃一年两熟设施栽培的产量和产值

3.2 投入与利润

3.2.1 投入

1)建园建棚,双膜覆盖大棚3栋,费用为6.5万元。

2)加温、补光、保暖等设备及耗能费用为6.0万元。

3)购置春雪嫁接桃苗540株,费用为0.27万元。

4)5年购买农药、肥料,费用为2.0万元。

5)5年劳务管理用工费用为15.0万元。

6)租地费用。1 m2为每年1元,1 080 m2每年1 080.00元,5年租地费用共计0.54万元。合计5年总投入30.31万元。

3.2.2 利润 1 080 m2双膜棚从2016年建园至2020年5年内,总产值达474 990.0元。总投入成本为303 100.0元,纯盈利为171 890.0元,平均每年盈利34 378.0元,每公顷每年平均盈利为318 474.0元。

4 关键技术的掌握

4.1 一年内两次花芽的形成

4.1.1 选定重新萌芽的时间 这个时间是决定桃一年两熟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一茬果采收结束后若过早进行脱叶处理让桃树重新萌芽,其前期花芽形成质量差或未形成,造成二次萌芽后无花、少花。若过迟就会影响二茬果花芽再次形成所需要的时间,造成来年春季无果。因此,必须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与早秋花芽形成状况来决定桃树二次萌芽最佳的脱叶促萌时间。

4.1.2 创造当年二次花芽形成所需要的温度 二茬果在仲秋开花,秋末抽梢,冬季果实成熟。一般桃树花芽形成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在温差大于10℃,且在15~30℃[1]。因此,随着初冬的气温逐步下降,当夜间最低温度开始降到15℃时,需盖大棚膜进行升温,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果实成熟前最低温控制在14℃以上,为花芽形成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

4.1.3 营造二次花芽形成良好的光照条件 桃树为喜光植物[2],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桃树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而促进花芽的形成与分化[3]。进入8月后日照时间逐步缩短[4],二茬果从萌芽到果实成熟整个生育期全部处在短日照时间内完成,对桃树花芽的形成造成较大的障碍。因此,要保证桃树有充足的光照条件,覆膜后棚内设植物补光灯。在每天早晚开3 h左右,地面覆盖反光膜,确保桃树有充足的光照促进花芽的形成。

4.2 促进二次萌芽的处理

桃树进行二茬果栽培需9月初进行脱叶处理,9月中下旬开始发芽生长。二茬果生产是不通过休眠,在生长中期强制脱叶后再继续生长进入新一轮的开花结果程序。然而,9月初进行人工脱叶时,桃树体内已经形成和贮存了部分脱落酸成分。因此,在人工脱叶前后就需要一种物质来分解树体中的脱落酸[5]。通过多年的反复试验,桃树二茬果生产对脱落酸的分解处理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关键技术。而且,处理所运用的药物、使用剂量、时间、次数等直接影响桃二茬果萌芽、开花和结果。桃树在实行二茬果生产中若不对脱落酸进行分解处理或处理不当,其表现为萌芽率低、树势生长差、落花落果,严重时甚至无产量,导致当年二茬果生产失败和来年春季无法正常挂果。

4.3 解决桃树的休眠问题

桃树和其他落叶果树一样,休眠是其周年生长期中必须通过的自然规律。根据本地冬季的气候环境,需冷量(7.2℃以下)在600 h左右的早熟桃品种都能通过正常的休眠[6]。然而,进行一年两熟制栽培,二茬果的采摘时间要到12月中旬至次年1月初进行。桃树在本地2月上旬萌芽能让其休眠时间缩短为1个月左右,这也就成了制约桃两熟制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栽培上应注意:①选用超短低温(需冷量在500 h以内)品种,这种短低温桃品种在本地1月至2月初基本上可顺利通过休眠;②运用设施控温延长休眠时间,在晩冬和初春日均温为10℃左右时搭建有草帘或遮阳网的避光棚,白天关闭控制升温,晚上打开通风降温;③桃树萌芽前10~15 d用调节剂分解树体内脱落酸代替低温缩短休眠时间。

猜你喜欢
硼肥花芽桃树
朱顶红花芽发育研究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河边的桃树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硼肥施用量对浙贝母产量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硼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