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公园湿地植物种类及区系特征研究

2022-04-13 05:37吴松成杨福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布区区系种数

吴松成,杨福英,陈 霜

(1.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329;2.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1329;3.川渝共建乡土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29;4.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管理局,重庆 402360)

湿地植物是指生长在湿地环境中的植物[1]。广义的湿地植物统指生长在沼泽地、泥炭地、湿原或水深>6 m水域中的植物。狭义的湿地植物不仅包含生长在土壤潮湿的植物,还包括生长在浅层积水、水陆交汇处的植物,可以分为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水生植物3类[2,3]。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园绿地指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科普教育、应急避险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4个种类。大足区位于重庆西部,北纬29°24′—29°52′,东经105°29′—106°02′,面积为1 436 km2,属亚热带东部湿润季风气候[4]。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园林景致对园林建设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增加了美感和生态效益,园林水景作为基本的构景要素[5],多彩的水景及湿地景观愈来愈被重视[6,7]。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植物区系的组成、地理成分及区系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这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调查重庆市大足区已建成公园绿地的湿地植物种类,公园类型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及游园(表1)。

1.2 研究方法

于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对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进行植物调查(表1),采取抽样调查法和线路勘察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则,根据李锡文[8]、王荷生[9]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根据吴征镒等[10,11]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进行科、属的划分。

表1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名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的基本组成

据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湿地植物共计22科35属53种(含种以下分类等级及栽培植物,以下同),结果见表2。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19科31属49种,结果见表3。

表2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湿地植物生活型及观赏特性

表3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湿地植物组成统计结果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湿地植物多样性丰富,由科内属、种的组成可知(表4、表5),在22个科中,单种科计12科12属,分别占总属数、种数的34.29%、22.64%,但占总科数的54.55%,体现了公园植物组成的复杂性,如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小二仙草科(Haloragaceae)等;其次,小型科的属种占比也较高,占总属数的45.71%,占总种数的41.51%,是大足区公园湿地植物的主体,如杉科(Taxod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等。中等科1科,为美人蕉科(Cannaceae),是水景绿化较常见的科,常用的植物有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金脉美人蕉(C.‘Striata’)、紫叶美人蕉(C.‘America’)等;大科1科,为禾本科(Poaceae),是世界性大科。

表4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湿地植物科属种组成

表5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植物科内种的组成

续表2

2.2 生活型组成及观赏特性

由表2、表6可知,重庆市大足区公园湿地以草本植物占优势。湿生植物19种,占总种数的35.85%;水生植物34种,占总种数的64.15%。其中,挺水植物20种,如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L.)、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水烛(Typha angustifoliaL.)等,占总种数的37.74%;浮水植物10种,如开普睡莲(Nymphaea capensis)、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 vulgarisL.)等,占总种数的18.87%;沉水植物4种,如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L.)、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4-6],占总种数的7.55%。大足区公园湿地植物观赏价值较高,观花、观叶种类均有,应用较多的观叶种类有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肾蕨(PterisvittataL.)、风车草(Cyperusinvolucratus)等;观花植物花型多样,色彩丰富,常用的种类有莲(Nelumbo nucifera)、开普睡莲(Nymphaea capensis)、水金英(Hydrocleysnymphoides)[7]等。

表6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湿地植物类型统计

2.3 科的分布区类型

参照李锡文[8]、王荷生[9]有关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及吴征镒等[10]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对重庆市大足区公园湿地种子植物20科的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表7),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共包含了5种分布区类型及1种变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0.00%,如禾本科(Poaceae)、伞形科(Apiaceae)等;热带分布次之,计5个科,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5.00%,如天南星科(Araceae)、竹芋科(Marantaceae)等;温带分布3个科,其中北温带分布1个科,即杨柳科(Salicaceae),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2个科,为莲科(Nelumbonaceae)、杉科(Taxodiaceae)。

表7 重庆市大足区公园湿地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2.4 属的分布区类型

参照吴征镒[11]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对大足区公园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表8),该区种子植物的属包含9种分布区类型及1个变型。

表8 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2.4.1 世界分布属 世界分布属计9个属,多为草本植物,如千屈菜属(Lythrum)、芦苇属(Oxalis)、香蒲属(Typha)、灯芯草属(Juncus)等,是常见的公园湿地植物,应用频度较高。

2.4.2 热带分布属 热带分布属计12个属,为该区域的植物组成最为丰富的部分。泛热带分布5个属,草本植物如天胡荽属(Hydrocotyl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等;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3个属,包含蒲苇属(Cortaderia)、美人蕉属(Canna)等;其他热带分布属较少,如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等。

2.4.3 温带分布属 温带分布属计6个属,其中北温带分布2属,包含柳属(Salix)、鸢尾属(Iris);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1个属;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3个属,包含落羽杉属(Taxodium)、菖蒲属(Acorus)、莲属(Nelumbo)。

3 小结

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大足区公园绿地湿地植物计22科35属53种,类别上以被子植物为主;科的组成上,以单种科、小型科为主,是区系的主体;生活型组成上,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以观赏性较高的挺水植物种类为最多,湿生植物次之,以沉水植物为最少;区系成分方面,科、属的区系组成中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世界分布也占较大比例。

猜你喜欢
分布区区系种数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恩平市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研究
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区系分析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请“球”入“盒”问题八例
请“球”入“盒”问题八例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在我国的时空分布概述
绝句(二首)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