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贯大漠走北疆
——新疆S21阿乌高速通车试运行

2022-04-13 09: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宣教中心刘俊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指挥部陈红张广辉贾子玮乌鲁木齐电视台谭江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何潇
中国公路 2022年3期
关键词:服务区沙漠新疆

文/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宣教中心 刘俊 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指挥部 陈红 张广辉 贾子玮 图 乌鲁木齐电视台 谭江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何潇

一路大漠奇景尽收眼底

2021年12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S21阿乌高速”)通车试运行,标志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与乌鲁木齐市之间开通了一条直贯沙漠的高速公路,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

S21阿乌高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通道和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促进兵地融合,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稳疆兴疆作用。

疆北黄金通道大势渐成

2019年12月3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关注下,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和自治区国资委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S21阿乌高速正式动工。

S21阿乌高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条“五新”智慧沙漠高速,项目以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为核心,构建了“建设融资新模式、交旅融合新业态、兵地联动新发展、智慧出行新体验、超级高速新领域”五大创新体系;以“融合创新、品质飞跃、智慧环保”为建设理念,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方面创新方式,全力开拓“路、景、产”深度融合,构建相融相盛的全域旅游模式,拉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沿线产业开发串联,努力打造集“平安、融合、智慧、绿色”为一体的综合交通工程。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支撑“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以及丝绸之路骨架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S21阿乌高速是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地一盘棋”、助推兵地“一张网”的重要项目。

S21阿乌高速概算总投资100.86亿元,全长342.5公里,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起点位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经昌吉州、五家渠市(兵团六师),终点位于乌鲁木齐市拟建的西绕城高速公路,该线路穿越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准噶尔盆地腹地,东西两侧分别为乌鲁木齐至阿勒泰高速公路G216线和G3014线,建成后将分别较东西线缩短193公里和258公里,直接改变了阿勒泰地区目前的旅游中转路径,打造乌鲁木齐、阿勒泰3小时经济圈,同时为北屯市(兵团十师)接入快速公路网奠定基础,推进地方与兵团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融合互通。

沙漠高速新疆特色经验

为响应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新疆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缺口,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交投集团”)结合项目实际积极开展投融资模式顶层设计创新,创造性探索和构建新疆公路投融资新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设立新疆高速公路发展一号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一号基金”),实现社会资本参与新疆公路投资。一号基金与新疆交投集团共同出资设立S21阿乌项目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解决项目资本金的问题,进而撬动市场直接投资和间接融资。一号基金接续和退出渠道清晰,满足市场化投融资相关利益诉求,具备可推广性和复制性。在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下,S21阿乌高速实现了提前建成通车。

S21阿乌高速福海南收费站

从无到有的沙漠高速,是疆北的黄金通道,沿途风景如画。

在建设过程中,S21阿乌高速建设工程项目以“初始即严,一严到底”的质量管控标准,通过集约化建设方式打造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和数据共享中心,创建了9个功能模块的综合管理平台。围绕“沙漠超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实施了包括“沙漠地区超高速公路高安全性能磨耗层关键技术研究”“新疆高速公路桥梁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等在内的四大方向14项科技攻关课题;创新实施“无人驾驶机群沥青摊铺路面”“真空环保卫生污水处理系统”“装载机编织布摊铺装置”“剪力筋水平车”等17项“四新”技术及微创新;积极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八大项16小项。这些科技创新的实施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功效、提升品质,为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实施、同步交工”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沙漠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疆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S21阿乌高速积极通过新理念、新视角审视思考交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从立足生态资源、做好沙漠文章、凸显沙漠优势、彰显历史人文四方面探索旅游融合的新思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自然景观。在设计阶段注重绿色环保顶层设计,依法避绕公益林、环境保护敏感区,选线预留动物保护通道87处,成功移栽5000余棵树木,设置了减速、禁鸣等警示牌,在挖方段边坡设置草方格,防止水土流失,并设置三级沉淀池,循环利用水资源。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采用罐装储存、运输,避免粉尘污染。全线219公里路基就地取材,采用风积沙填筑落实“零弃方”理念。坚持通过路面专项、绿化、景观路设计等提质改造工程,增设错车道、服务区(停车场)、宿营地、步道景观道等配套设施,提高生态旅游公路品质。

交旅融合创造全新体验

作为交旅融合的又一区域大通道,S21阿乌高速承载着旅游兴疆、富民强区的光荣使命,坚持以路为线,构建全域旅游;以路为载,实现文化融合;以路为引,提升服务水平;以路为媒,串联旅游资源,打造“交通+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加快完善“快进、漫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更快更好更全地彰显项目沿线及阿勒泰地区的优质资源,让更多游客畅游丝绸之路,饱览新疆历史文化画卷,领略旅游新境遇。

S21阿乌高速充分挖掘、发挥路域资源,以军垦文化、援疆文化、沙漠景观、农业观光、渔牧文化等元素特点,依托克拉美丽沙漠风光、吉利湖海上魔鬼城等沿线生态自然资源,结合旅游公路品牌形象,在沿线旅游Logo的基础上整合优化,融入道路抽象线条、观光停靠点、标识系统、公路视觉传达等拓展旅游项目。按照“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路景交融、各具特色、宜行宜游”的特点,重点开发克拉美丽、吉利湖服务区拓展旅游项目,依托服务区拓展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积极打造沙漠高速公路景观廊道。深化与S21阿乌高速沿线各地政府开发合作项目,与城镇、村镇风貌建设相结合,与周边旅游景区相结合,通过借景、融景等方式,实现以路引景、以景串线,使“路”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实现路景交融的别样旅途享受。尝试通过S21阿乌高速旅游关联北疆冰雪游、乌伦古湖冬捕节等旅游体验活动,提升S21阿乌高速的知名度。2021年12月25日通车试运行当天,除了国内各大媒体宣传之外,阿勒泰文旅部门还在福海南收费站举办“千车万人穿越最美沙漠公路”活动,深入开展“跟着高速去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客流、车流,推动S21阿乌高速成为高速公路“打卡”目的地。

2021年12月25日,S21阿乌高速通车试运行。

为实现“带给游客不一般的体验”的服务区建设宗旨,S21阿乌高速积极引入“服务区+旅游”经营模式,全力打造沿线五家渠、103团、克拉美丽、黄花沟和吉力湖5个服务区,紧密结合区域特色资源,确定军垦文化、沙漠景观、草原特色、农业观光、渔牧文化旅游等相应的文旅主题和功能定位,构建以交通服务、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数据信息为主的功能业态,重点打造餐饮品质化、购物特色化、文娱新奇化、休闲生态化、住宿舒适化等亮点,使区域文化、旅游提升与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真正融合。同时,做强自营项目,探索开发增值业务,拓展交通与融合产品体系的开发,借助智慧服务区等新信息技术应用,丰富顾客体验和业态品类。打造“百佳示范”服务区,推行体验式、便捷化、个性化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将“流动旅客转化为黏性客户、将流量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为此,S21阿乌高速筹备成立了新疆交投阿勒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度探索“交旅融合”模式,重点围绕“交通搭平台、旅游为载体、服务提品质”构筑“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在“快进”方面,重在构建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包括通道支撑、集散衔接、基础网络,观光停靠点、标识系统、服务区、停车区等配套服务。在“慢游”方面,包含“吃、住、行、游、购、娱”,通过优质服务为游客提供“美在高速、美在服务”的全新体验。S21阿乌高速形成“两线、三区、五点”布局方案,积极拓展克拉美丽和吉力湖服务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吉力湖、吉拉沟大峡谷、黄花沟农业观光等周边景区开发;将前沿信息技术与道路运营服务深度结合,构建“3+3模式”,以全要素感知、全方位服务、全业务管理三维度,体现智慧运营、智慧服务、智慧平安功能。

历时两年,S21阿乌高速的筑路人终于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凭借“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精神信念,把超级高速公路铺进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建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与首府乌鲁木齐市之间的“黄金通道”。

猜你喜欢
服务区沙漠新疆
江苏高速服务区管理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探讨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走进沙漠
加油站 直通车 服务区 督政台
穿越沙漠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