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2022-04-14 22:03韩琼慧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摘   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是乡村产业兴旺的示范样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近年来,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抓手,已初步构建起了独具乐山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在壮大地方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依然存在量多质不优、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园区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科技支撑力量较弱、建园资金不足、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为此,应强化机构管理,严格督导考核;科学做好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做好“三篇文章”,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增强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农业产业园区;要素保障;梯次发展;联农带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2.008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2-48-0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指出:“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1]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发展的重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署[2],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农业技术的“推广站”、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孵化器”、现代农业的“样板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强力推进[3]。

一、乐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乐山作为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域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始终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的原则,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截至2020年,乐山市已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0个,初步构建起了独具乐山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体系,综合排名位居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首,走在了四川省第一方阵,带动乐山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90.33亿元(占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5%)、增速5.8%(四川省排名第二)。同时,乐山市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社+园区+农户(贫困户)”模式,农业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助农增收的“倍增器”。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5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6倍,而同期全市建成或在建的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高于所在县(区、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三个深度贫困县布局的白沙河流域果蔬、福来茶叶、永胜川牛膝中药材等现代农业园区,带动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努力实现了“农业多贡献”[4]。

2020年12月30日,中共乐山市委经济工作会明确了2021年经济工作主题为“园区建设提升年”,提出要按“县县建园区、业业有园区”的要求,推动园区建设提升。农业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布局,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好平台,为产业发展栽好“梧桐树”。截至2021年3月,乐山市已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认定为省级四星级园区1个、三星级园区3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2个,创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0个[4] 。2021年4月23日,中共乐山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把“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上。各县(市、区)借势借力、加快推进,着力围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做强“峨眉山茶”“井研柑橘”等区域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百园强农、千亿兴农”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注重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近年来,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抓手,先后出台了《乐山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乐委办〔2019〕54号)、《乐山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乐山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乐委办发〔2019〕17号)、《乐山市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修订稿)》(乐委农领办〔2020〕27号)等文件,引导各县(市、区)重点发展粮油、畜牧、茶叶、林竹、水果、蔬菜、水产、中药材等8大特色产业,配套加工、物流、电商、科技、休闲等功能板块。

各县(市、区)按照国家、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认定标准和乐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一区六带”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通盘考虑、统筹布局、科学决策,积极谋划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园区培育创建。以园区建设提升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以提升园区统筹规划水平、产业集聚能力、产品发展特色、管理服务水平等为切入点,重点突出粮食生产和生猪保供能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编制完善了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指导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创建和培育。

2.多措并举带动,共享联动发展。一是示范园区带动,连线成带发展。乐山市着力以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模式逐步由过去“一线平推”转变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连线成带”。二是以大基地建设,连片带动村镇发展。比如犍为茉莉花茶园区连片种植茉莉花覆盖清溪镇8个村;井研柑橘园区连片种植柑橘覆盖研城、研经、集益等3个镇10个村;夹江茶叶园区连片种植茶叶覆盖新场、吴场2个镇20个村;市中区水产园区连片发展水产养殖覆盖白马、清平2个镇5个村;峨边果蔬园区连片发展果蔬产业覆盖新林、沙坪、宜坪3乡镇17个村;马边茶叶园区连片种植茶叶覆盖劳动镇7个村;金口河中药材园区在永胜乡全乡连片种植中药材。三是大协作支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龙头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收购、参股、共享等形式实现“土地流转+聘用”、“订单+分红”、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打造利益共同体,将小农户纳入产业园建设体系,共享农产品加工、物流環节增值收益[5]。

3.壮大主导产业,夯实内核支撑。乐山市是全国绿茶优势区域,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35万亩,成功创建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了峨眉山市、夹江县、犍为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5个省级茶产业重点县。乐山市也是成渝地区蔬菜、水果重要供给基地,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08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69万亩,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等3个全省蔬菜产业重点县直供港澳蔬菜,井研县被列为“全国柑橘产业30强”。同时,乐山市中药材资源丰富,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有金口河区、峨眉山市、沙湾区3个省级中药材产业重点县,川佛手、川牛膝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6]。

4.加快品牌培育,引导产业大融合。一方面,通过品牌创新创意设计,开展精准产销对接培育大品牌。目前,省级园区已成功培育了峨眉山茶、犍为茉莉茶、马边绿茶、青衣江茶、井研柑橘、峨岭云边、继东鱼、炒花甘露、嘉州江团等一大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有效提升了“乐山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不断做强农旅融合、做活康养融合、做深产村融合。做强农旅融合,把乐山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与农业园区嫁接,深度挖掘农业园区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犍为世界茉莉博览园、嘉峨茶谷、天福茶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脱颖而出;做活康养融合,强化园区休闲、康养板块功能,在园区开发茶林浴、保健食疗、森林人家等一批康养产品;做深产村融合,把园区布局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一体推进,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产村相融,有效提升了农村社区服务群众能力、人居环境条件和乡村治理水平。

5.完善机制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乐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精神,不断创新园区建设机制,园区建设已由部门行为上升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一是推行“园长制”。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现场会召开以后,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即在常委会和常务会上学习会议精神,研究乐山市园区建设工作,并以电视会议形式召开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园长”,分管副市长担任“执行园长”,印发《乐山市领导联系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建设分工推进方案》,每个产业都由一名市领导联系,并常态化研究、部署、推动园区工作;各县(市、区)也全面落实了“园长制”。农业园区建设由过去的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转变为现在的全市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振兴乡村的决心。

二是释放“洼地效应”。乐山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四两拨千斤,比如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1亿中央财政资金撬动了26亿各类资金建设园区。同时,鼓励各县(市、区)创新资金整合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家庭、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农业园区成为社会资本下乡的主要载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为园区提供农业贷款担保,利用全省土地确权、政策补贴、农业保险等大数据资源开发农业信贷新产品。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搭建“外援专家+内源专家+乡土专家”三级科技体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校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每个团队都由学科领军人物为领队,配备产前、产中、产后一批专家,一个团队对接一个产业一个园区,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在每个省级培育园区设立专家大院,为农业园区建设插上科技“翅膀”。全市组建专家服务团队、专家巡回服务小组,省定贫困村全覆盖派驻农业技术员,为全市农业园区创建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壮大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支持鼓励返乡新乡贤、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创业兴业,为加快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乐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乐山市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在建设大基地、开展大协作、培育大品牌、引导大融合上做文章,已初步构建成了独具乐山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在壮大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要注意到,乐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依然存在量多质不优、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园区管理运行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支撑力量较弱、建园资金不足、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

(一)园区发展能力不够平衡

乐山市各县(市、区)各园区发展不平衡,内生发展能力参差不齐。其中,绝大多数县(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整体发展还处于起步提升阶段。在十一个县(市、区)中,有些县(市、区)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而较多县(市、区)连省级农业产业园区都没有,仅有市级或县级农业产业园区。有些园区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辐射和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但大多数的园区中最大规模的企业仍达不到龙头企业的标准,资金投入规模低、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聚合力也较弱,难以形成有效的辐射和带动效果。周边农民因见不到收益而缺乏足够的内生发展动力。

(二)园区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各县(市、区)虽然都成立了园区协调机构,但常态化运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梗阻”现象。一方面,协调机构人员多为“兼职”,人事变化快,工作容易出现“断档”现象;另一方面,协调机构“话语权”有限,协调园区最关键的土地、水、电时难度较大。

(三)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不高

乐山传统农业基础好,但土地分散,土地流转方式缺乏多样性,小规模分散经营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园区内“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情况比较普遍。2020年底,乐山土地流转率为38.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为32%,略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为5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五到六个百分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的培育,也进一步制约了乐山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四)園区内产业链延伸不足

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80%左右的收入都来自于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外的农业产业链上,而乐山各县(市、区)绝大多数园区农业产业链条普遍较短,缺少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采收后商品化处理率、冷链运输率低,严重依赖鲜叶、鲜果、鲜蔬等销售。在流通销售上,只有少部分鲜活农产品采用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社区直供和电商方式进行销售。由于分拣分级、预冷包装、烘干脱水等商品化设施配备不足,分类拣选后的冷链运输等模式较缺乏,农产品销售只能被限定在狭小范围。除此以外,加工环节的挖掘严重不足,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园区产业附加值低。比如峨眉山市以名优绿茶生产为主,虽构建了以绿茶为主,红茶、花茶、黑茶、白茶为辅的“一核多元”产品体系,但夏秋茶利用率较低,茶业全链条延伸不长,茶园效益未充分挖掘。峨眉山市尚且如此,其他县(市、区)就可想而知。

(五)科技创新支撑力量较弱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以科技和创新为引领,离不开技术支撑和科研投入。乐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还存在科研投入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创新平台不健全等问题。一是多数农业产业园区缺乏自己的科研团队和专门的科研投入,主要依赖于合作的科研单位和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二是部分農业产业园区在新技术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以及专业人员、仪器设备的配备上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资金投入不够也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三是业主争创品牌积极性不高,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牌较少,产品质量档次不高,“三品一标”产品少,标准化生产面积较少。四是智慧农业基地建设、数字农业建设等项目建设工作滞后,园区新业态培育、高科技项目落地较少,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制约了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六)园区生产要素保障不足

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农业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支撑。但目前乐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生产要素的保障上还不足。一是建园资金存在不足。园区内龙头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够健全,项目整合与集中投放力度不够,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园区建设进程受阻。二是人才支撑不足。乐山园区建设整体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状态中,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园区科技含量不高,研发力量较为薄弱。三是土地供应存在瓶颈。乐山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三权分置”等领域改革虽有一定突破,但还未整体成势,路径还未完全打通,农村闲置资源尚未完全盘活,园区内农产品加工厂、农旅融合项目等建设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土地的瓶颈问题、社会资本引进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新兴业态的培育和产业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联农带农作用不够突出

目前,乐山市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土地租赁、务工的形式,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或订单农业的模式,共同分享加工、流通服务的形式。而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的形式较少。由此可见,乐山市大多数农业产业园的利益联结机制依然停留在土地租金收益、就近务工收益、订单农业等浅层次的水平,而如何更好地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农民长期收益的具体措施还不多,农业产业园对周围农民的持续就业拉动和增收提升能力还不够强。

三、促进乐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1年4月23日,中共乐山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强调,要把“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放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上,要围绕“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于此,为更好地做强乐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以上提出的乐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机构管理,严格督导考核

一是成立相应行政级别的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并落实人员编制,配置专业人员对园区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招商引资引智。二是深化产业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管理运营机制,推动“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构架实体化运营,积极推进“委镇合一”“区社(村)合一”改革试点,加快构建起“管委会+社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专业高效”的管理体制。三是规范项目管理程序,引入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管理专家咨询机制,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考核、管理制度,探索专业化管理新方式。四是将农业园区建设纳入部门和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镇长首要负责,具体责任人分包负责”问责机制等,全面推动各县(市、区)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和提升各项工作。五是为提高农业产业园区补贴效率,避免补贴对象蒙混过关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或短期投资骗补行为的发生,应采用结果导向,如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多次验收的方式进行考核验收。

(二)科学做好规划,优化发展环境

规划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因此,乐山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应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抓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一是统筹规划。应在顺应当地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把农业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有机衔接起来,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确保现代农业园区用地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二是打造特色园区。面对不同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同行竞争,为避免盲目发展同类农业产业带来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各园区应深挖自身优势和潜力,坚持“特色打头、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规划差异性的特色产业。三是优化整合园区。将距离较近、规模相当、产业类型相同的园区规划合并为一个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园区。这样既有利于特色产业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又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以及园区层级的提升。

(三)做好“三篇文章”,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

加强农业关联产业融合,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前促进乐山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而推动乐山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要围绕“搞加工”做文章。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链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应注重培育园区加工业、服务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开展产业关联企业的招引和培育,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开展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创建行动,推动主导产业向产前、产后延伸。如在粮油、畜牧、茶叶、竹业、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基地和园区内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商品化处理设施;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冷链物流中心,以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力争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原产地。二要围绕“创品牌”做文章。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产业是基础,品牌是关键。因此,要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升“竹叶青”“永丰纸业”等重点企业的知名度。加强品牌创建,积极开展茶叶、林竹、道地药材、水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用好农博会、茶博会、药博会等展示展销平台,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拓展乐山农产品市场范围,把乐山建设成为服务成都、重庆消费市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扩大品牌影响力。三要围绕“促融合”做文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只有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三次产业间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实现产业的价值增值。因此,应在园区内合理布局种养循环、加工物流、科技研发、综合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板块。突出“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教育”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等,积极推进“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7]。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各电商平台、益农信息社的作用,探索“网络平台+农户”“专业合作社+散户”等发展模式,充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峨眉山市嘉峨茶谷“以茶兴旅”、犍为县世界茉莉博览园“以花兴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每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产业融合示范点,有条件的县级现代农业园区也可以梯次发展。这些点位不仅是本地群众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八方来客的网红打卡点,更有望让农民更好分享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四)强化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是目前乐山市各级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基于此,一方面,应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如:通过联合组建科技研发中心、创新团队、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实践基地等等,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园区集聚,推动园区不断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培育创新主体。如:鼓励以科研成果参股、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多种方式吸引科技人才入园投资兴业,把产业园区建成“双创”基地。同时,下大力气招引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创新型企业。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构建多元融资体系。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周期长,乐山各农业产业园区普遍存在抵押物缺乏、资金短缺的问題。鉴于此,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制定园区项目资金整合方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金融机构支持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经济实体、社会资金参与,构建多渠道、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建议出台政策,规定土地出让收入30%以上比例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药引子”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多元投入,用财政的钱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提升中来。三是鼓励金融机构为园区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为园区提供农业贷款担保,利用土地确权、政策补贴、农业保险等大数据资源开发农业信贷新产品,让农业园区成为资本下乡的主要载体,不断释放园区投资“洼地效应”。

2.建立人才供给机制,加强园区智力支撑。一是强化制度供给,出台相应政策为人才聚焦搭建平台,不断吸引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支持本乡本土“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入园投资。二是建议各县(市、区)拿出专门园区人才培养项目,每年培养一定数量的园区建设专业人才,壮大爱农业、懂农业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三是聘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专家对园区建设主体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培训,或组织园区建设人员赴先进县市学习建设、运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园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3.探索土地供给新模式,推进园区产业发展。一方面,探索搭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市场化开发机制,制定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开发利用政策。同时,尽可能将每年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等优先倾斜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宅基地换房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以此更好地破解土地供给瓶颈。

(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创建和提升,不能仅仅只看效益和规模,还应看能否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应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园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着力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业主等入园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实际效果作为其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条件。二是大力发展“园区+业主(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积极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保底收益+赠送10%股份+分红”“租金+分红+劳务收入”“折股联营、反租倒包、双线代销”等方式,引导农民以劳动、资金、产权、技术等方式与入园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让园区联农带农不局限于土地租赁和务工,还让农户作为园区的股东,长期分享现代农业带来的红利。三是积极探索村集体以集体资产量化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农民、村集体与主导产业同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晓松.习近平感慨北大荒的沧桑巨变“了不起”[EB/OL].(2018-09-26)[2021-11-2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6/c_1123481681.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11-27].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3]彭清华在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强调   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EB/OL].(2021-08-26)[2021-11-27].https://www.sc.gov.cn/10462/14721/14722/14732/2020/8/26/c13abd6780e94748832fd7baef15b2bd.shtml.

[4]常力强.四川乐山:建成县级现代农业园区五十个[N].农民日报,2021-09-28(08).

[5]于广宁.集聚建园、融合强园、绿色兴园、创新活园河北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J].河北农业,2021(05):31.

[6]高云霞.四川乐山:构建起“四级联动”农业园区体系[N].农民日报,2021-06-08(08).

[7]蒲实,袁威.推进乡村振兴应高度重视农业“三园”建设存在的问题[J].农村经济,2018(03):9.

[收稿日期]2022-01-20

[作者简介 ]韩琼慧(1982—),女,四川邛崃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乐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21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