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裴注与《太平御览》引东晋孙盛著书异文研究

2022-04-14 06:39吕玲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魏氏异文晋阳

吕玲娣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41)

《三国志》裴松之注是研究魏晋三国历史的巨著,其征引文献广博,《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可见裴松之注不仅保存了大量的魏晋文献佚文,而且辑录的文献首尾完备。前贤主要从《三国志》裴注引书的数量、列目原则、辑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高敏[1]提出裴松之注引书目共258种;伍野春[2]总结了裴注引书的六条标准;朱迎平[3]对第一部文人传记《文士传》进行了辑考。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裴注引书进行研究尚有空间。《三国志》裴注所引东晋孙盛史学著作共计五种,即《魏氏春秋》《晋阳秋》《魏阳秋异同》《魏世谱》《蜀世谱》,其佚文资料在《三国志》裴注和《太平御览》中均有征引。本文拟以这两部书中所引孙盛著书异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文字和词汇等异文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参证。

一、孙盛史学著作及其佚文情况概述

晋代史学家孙盛撰述颇丰,《晋书·孙盛传》载其“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4]2148。孙盛史学著作《魏氏春秋》《晋阳秋》《魏阳秋异同》《魏世谱》等原书均已亡佚,佚文散见于《三国志》裴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等注释,以及《弘明集》《广弘明集》《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全晋文》等古籍中。

《魏氏春秋》,又称《魏阳秋》《魏武春秋》,记述了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史事,原书二十卷,《隋书·经籍志》卷三三载“《魏氏春秋》二十卷,孙盛撰”[5]957,目前有四个辑本,分别是古今说部丛书本、说郛本、增定汉魏六朝别解·史部本、严可均辑本[6]68。据笔者统计,《三国志》裴注[7](以下简称裴注)引《魏氏春秋》条文54条,《太平御览》[8](以下简称《御览》)引《魏氏春秋》条文44条。

《晋阳秋》,原名《晋春秋》,记载了西晋至东晋前期的历史,《隋书·经籍志》卷三三载“《晋阳秋》三十二卷,讫哀帝,孙盛撰”[4]958。《宋史·艺文志》载“孙盛《晋阳秋》三十卷”[9]5088。今有清·黄爽辑本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汤球辑本三卷,收入《广雅书局丛书》;王仁俊辑本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据笔者统计,裴注引《晋阳秋》条文21条,《御览》引《晋阳秋》条文67条。

《魏阳秋异同》,或称《异同杂语》《杂语》,又作《异同记》《杂记》[10]275,两唐志载录八卷,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有10条。裴注引《杂语》2条,《御览》引《晋书》对应内容1条;裴注引《杂记》2条,《御览》引《杂记》《魏书》《魏氏春秋》《魏氏春秋同异》对应内容各1条;裴注引《异同杂语》1条,《御览》引孙盛《异同难语》1条;裴注引《异同记》1条,《御览》无引。

《魏世谱》记录了魏国的历史,明·周婴《巵林》卷四“历代史”中载“孙盛《魏世谱》,三卷。”裴注引《魏世谱》3条,《御览》引《魏世谱》2条。

二、裴注与《御览》引书异文文字

(一)啸—笑

《魏氏春秋》曰:籍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苏门生逌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焉。(《三国志·魏志·阮籍传》裴注)[7]605

《魏氏春秋》曰:籍乃对之长笑,清韵响亮。苏门生攸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御览:第四册》卷三百九十二)[8]279

按:“啸”,《御览》卷三百九十二作“笑”。“啸”是。

“啸”,《广韵》苏吊切,心母啸韵,注云:《说文》:“吹声也。” “笑”,《广韵》私妙切,心母笑韵,注云:欣也,喜也。“啸”“笑”均为心母去声字,音近义别,本例当是“啸”误作“笑”。“啸”指撮口作声,古代高人逸士多有长啸之习,以抒胸臆。文献中“啸”误作“笑”例常见。如:

吕温《吕衡州文集考证》:“卷二《题石勒城》夷甫自能疑倚啸。按:吴、冯两本皆误啸作笑,今改正。‘倚啸上东门’见《晋书·石勒载记》。”[11]116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去岁羁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校:“《考异》云:‘啸,或作笑,非是。’”[12]1789本例“啸”与“呼”“啼”相对而言,皆指鸟兽的叫声,以“啸”为是。

“笑”在文献中,他本作“啸”,“啸”字是。

宋·刘筠《刘校理属疾》:“风檐鸱笑厨烟绝,月树乌惊药杵喧。”《西昆酬唱集注》引“笑”作“啸”[13]218。这里指鹞鹰长声鸣叫。“啸鸱”文献常见,梁·沈约《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鸱,平冈走寒兔。”唐·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马埒蓬蒿藏狡兔,凤楼烟雨啸愁鸱。”此以“啸”为佳。

《旧唐书·李白列传》:“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笑”,《御览》卷四百九十八引《唐书》作“啸”。宋·江景房《保安寺》:“行登峻岭跻攀倦,坐俯清泉笑傲凉。”“笑”,明代弘治《衢州府志》卷一三辑录作“啸”[14]11。“啸傲”指放歌长啸,傲然自得。晋·郭璞《游仙》诗之八:“啸傲遗世罗,纵情在独往。”“笑傲”指嬉笑游玩。宋·苏辙《次韵孙户曹朴柳湖》:“犹有曲湖容笑傲,谁言与物苦参差。”“啸傲”“笑傲”义皆可通,但“啸傲”更加偏向指逍遥自在、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词义更佳。

本例“长啸”指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长笑”则指大笑,唐·裴《传奇·孙恪》:“不如逐伴归山去,长笑一声烟雾深。”下文提到阮籍的啸声“清韵响亮”,又言“苏门生亦啸”,故此前后呼应,“大笑”义于此亦未安。据此,这里当作“啸”。

(二)旅—侣

《晋阳秋》曰: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三国志·魏志·胡质传》裴注)[7]743

《晋阳春秋》曰: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侣而进,往还如是。(《御览:第八册》卷九百一)[8]215

按:“旅”,《御览》卷九百一作“侣”。《晋书·良吏传·胡威》引此亦作“侣”。“旅”字是。

“旅”,《广韵》力举切,来母语韵,注云:师旅。“侣”,《广韵》力举切,来母语韵,注云:伴侣。“旅”“侣”音同义别,本例当作“旅”。

本例“旅”指旅客,旅行在途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杜预注:“旅客来者,施之以惠,舍不劳役。”《文选·谢朓〈郡内登望〉诗》:“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吕向注:“旅,客也。”上文言“客舍”,即供过往旅客休息住宿的屋舍,这里“旅”和“客舍”呼应。且“侣”表示伴侣,上文云“威自驱驴单行”,“单行”可见胡威是独自一人前往荆州拜见父亲,回来时也未见有同伴,因此这里当作“旅”。

“旅”在表示同伴、伴侣或结为同伴时,与“侣”通假。《诗经·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朱熹《诗集传》:“旅,其卿大夫从行者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旅、吕亦双声。《汉志》:‘吕,旅也。’又通作侣。……敦琢其旅,犹云雕琢其侣也。”

“旅”作“侣”例,表动词结伴义或名词同伴义。

《广雅·释兽》:“麟不旅行。”“旅”,《玉篇》引《草木疏》作“侣”。“旅行”同“侣行”,表示结伴而行。

三国魏·曹植《名都篇》:“鸣俦啸匹旅,列坐竟长筵。”《五臣注文选》蒋济注:“旅作侣。”《六臣注文选》、清·曾国藩《十八家诗抄》卷一、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引作“侣”。“匹旅”同“匹侣”,表示同伴。

“侣”作“旅”例,均为动词,表结伴。如:

唐·韩愈《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南宋中期蜀刻本《昌黎先生文集》注:“一作旅。”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侣,或作旅。”[14]22“侣虫蛇”指和虫蛇结伴。

《大唐西域记》卷八“如来成道及诸奉佛遗迹”:“时诸商侣更相慰曰:‘我曹有福,遇此大山,宜于中止,得自安乐。’”石山寺所藏古写本、日本松本初子所藏中尊寺金银泥金本“侣”作“旅”[15]404。 “商侣”同“商旅”,指结伴的行商。

“旅”在表示名字时,与“侣”通假。如:

《左传·宣公十八年》:“甲戌,楚子旅卒。”《谷梁传》作“吕”。《史记》引作“侣”。《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楚庄王侣。”《史记·楚世家》:“子楚王侣立。”

“旅”在表示商人时,与“侣”通假。如: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显识经》卷一:“有六万城高墙峻峙楼橹备设,街街布列四衢三达,美丽填溢诸方凑集,种种服饰种种言语,法制万差殊容异状,奇货列肆商侣百千,交易嚣喧声震城域。”(T12/179a)①“侣”,元本、明本作“旅”[16]179。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七:“其国乃是北路之会,雪山北阴,商旅咸凑其境。”(T55/551c)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旅”作“侣”。(T50/434c)

由上可见,“旅”在表示“同伴”“结伴而行”“名字”“商人”等意义时与“侣”互通,但指旅行在途的人时,“旅”“侣”未见通假义,故本例当用“旅”。

(三)颔—领

《魏氏春秋》曰:允妻阮氏跣出,谓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允颔之而入。(《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裴注)[7]303

《魏氏春秋》曰:允妻阮氏跣出,谓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允领之而入。(《御览:第三册》卷二百一十六)[8]91

按:“颔”,《御览》卷二百一十六作“领”。“颔”是。

本例“颔”“领”形似而误。“颔”误作“领”,佛经文献中常见。如:

唐·澄观述《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五:“如彼应言:‘等辐纤跟细,网摩膊不伛,势身光上靡,生金滑七处,师子肩充直,具齿无隙鲜,颔广味声青,牛王顶豪相。’”(T34/737b)“颔”,甲本作“领”。

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八:“莫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T47/841c)清·超永编辑《五灯全书》卷二十五引“颔”作“领”。(X81/639a)“驴鞍下颔”源自隋·侯白《启颜录·昏忘》,其文作“何因偷我驴鞍桥,将作下颌?”“颌”是“颔”的俗写,指下巴。禅宗语录中“阿爷下颔”原指父亲的下巴,引申指骂人愚笨、不辨真假。此当作“颔”是。

传世文献中“颔”误作“领”。如:

唐·柳宗元《祭外甥崔骈文》:“戏抽佛策,前次沲隈。笑颔即路,鸣鞘不回。”《四库全书》底本《新刊诂训唐柳先生文集》:“颔”作“领”。[17]739“笑颔”指含笑点头,宋·谢翱《宋铙歌鼓吹曲·版图归》:“外臣拜稽首,笑颔帝色康。”“笑领”指笑纳,于此未安。此以“颔”为是。

宋·沈括《梦溪笔谈·幞头》:“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明弘治乙卯徐珤刊本“颔”作“领”[18]75。“颔下”表示下巴下,这里指幞头的两根带子系在下巴下,而非脖子下,此以“颔”为是。

《说文·页部》:“领,项也。”文献中“颔”,他本亦见误作“项”例。如:陈·真谛译《随相论》卷一:“佛颔下两边向颈,各有千筋,受一切食味。”(T32/161b)“颔”,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旧宋本)作“项”。“颔”与“颈”相对而言,此作“项”非。

“领”,他本误作“颔”。如:

《庄子·说剑》:“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四引文“领”作“颔”。“颈领”指脖子,此指斩头,当以“领”为是。

宋·吴曾《能改斋词话》卷十六引晁无咎《下水船》:“斜领花枝交镜里,澹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晁无咎《鸡肋集》“领”作“颔”。“斜领”指衣领左右不对称,与下文“罗绮”相对而言,此以“领”为是。

清·周嘉猷《由信州至江口》:“披刷去鳞皴,推敲绝领额。”校勘记:“领”,《两塍集》作“颔”。[19]842

据此可知,文献中“颔”“领”常常误用。“颔”通“顉”,表示点头。《集韵·感韵》:“《说文》:‘低头也。’或作颔、颌。”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颔,假借为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逆于门者,颔之而已。”陆德明《释文》:“颔,本又作顉。”从《魏氏春秋》上下文意来看,这里是许允对妻子阮氏的建议表示同意,所以“颔之”,即对阮氏点了点头。故本例当以“颔”为是。

三、裴注与《御览》引书异文词汇

词汇语义学的核心研究问题是词汇的意义,裴注与《御览》所引孙盛著书中的异文词汇常常是同义或近义关系,同素倒序词,如“厉操”作“操厉”;双音节对双音节,如“逌尔”作“莞尔”“攸尔”,“溢涌”作“湓涌”,“恚愤”作“恚忿”,“文书”作“文字”,“观察”作“觇察”,“不过”作“不至”;单音节对单音节,如“为”作“曰”,“出”作“黜”,“诏”作“命”,“先”作“优”,“唯”作“惟”;双音节对单音节,如“见宠”作“嬖”,“俸禄”作“俸”,“名姓”作“姓”。下面主要对词典未收词语或词义进行分析。

(一)殆灭—殄灭

《魏氏春秋》曰:有夏既衰,后相殄灭,少康收集夏众,复禹之绩,高祖拔起垅亩,驱帅豪俊,芟夷秦、项,包举宇内,斯二主可谓殊才异略,命世大贤者也。(《御览:第四册》卷四百四十五)[8]687

“殆灭”,《御览》卷四百四十五作“殄灭”。

“殆灭”一词,词典未收。“殆灭”,他本可作“殄灭”,“殆灭”“殄灭”构成异文,二者所指相同。如:

《隋书·刑法志二十》:“时欲议定律令,得齐时旧郎济阳蔡法度,家传律学,云齐武时,删定郎王植之,集注张、杜旧律,合为一书,凡一千五百三十条,事未施行,其文殆灭,法度能言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刑考四》引作“殄灭”。

这里“殆灭”同“殄灭”,表示消灭、灭绝,常与“法度”“宪章”“天理”等词搭配,表示法度、典章、法则等的消灭或灭绝。如:

《三国志·魏志·崔林传》:“无复重祀于非族也。”裴松之注:“加以圣贤不兴,旷年五百,道化陵夷,宪章殆灭,若使时无孔门,则周典几乎息矣。”

宋·张拭《艮斋铭》:“人为物诱,欲动乎中。不能反躬,殆灭天理。”

另外,“殆灭”亦和“毁灭”构成异文。如:

《后汉书·江革传》:“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及母终,至性殆灭,尝寝伏冢庐,服竟,不忍除。”

《后汉书·周磐传》:“及母殁,哀至几于毁灭,服终,遂庐于冢侧。”

据此,“殆灭”同“毁灭”,可以表示居丧时因为长辈之死过分哀伤而毁灭性命,墓志文献中常见。如:

《魏故使持节侍中太保领司徒公尚书令司州牧文献王墓志铭》:“公以童孺之年,飘然独立,居丧殆灭,仅而获全。”

《大唐何府君(刚)之墓志》:“孝子等兴陟岵之望,泣血盈襟,怀昊天之恩,绝浆殆灭。”

(二)较实—校实—核实

《魏氏春秋》曰:少康、殷宗中兴之美,夏启、周成守文之盛,论德较实,方诸汉祖,吾见其优,未闻其劣;顾所遇之时殊,故所名之功异耳。(《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裴注)[7]134

《魏氏春秋》曰:少康、殷宗中兴之美,夏启、周成守文之盛,论德校实,方诸汉祖,吾见其优,未闻其劣;顾所遇之时殊,故所名之功异尔。(《御览:第一册》卷九十四)[8]823

《魏氏春秋》曰:未必创业者皆优,绍继者咸劣,少康中宗中兴之美,论德核实,方诸汉祖,吾见其优,未闻其劣。(《御览:第四册》卷四百四十五)[8]687

按:“较实”,《御览》卷九十四作“校实”,卷四百四十五作“核实”。

“较”“校”互为异文。“较”,他本可作“校”。如:

《荆楚岁时记》:“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钩之戏,分二曹,以较胜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引《风土记》和《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八引均作“校”。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枇杷花底较书人”,徐乾学刻本《通志堂集》收录纳兰性德词卷六作“较”,汪元治结铁网斋本《纳兰词》“较”作“校”。赵秀亭认为用“校”要比用“较”易读得多。“较”或许古通“校”,但古籍中少见这种用法,似不及用“校”为好[20]152。

“校”,他本作“较”。如:

唐·王焘《外台秘要方》:“《病源》凡得伤寒及天行热病,日数校多,腹内有热,又人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食人五脏及下部也。”明末程衍道刻本“校”作“较”[21]33。

“较实”与“校实”“核实”互为异文。“校实”,他本作“较实”,亦作“核实”。如:

《晋书·刘弘传》:“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宋·王若钦《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一引“校实”作“较实”。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作“循名核实”。

按:“较”有“检查、校核”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司马贞索隐:“较者,校量也。言有常制,若大车不较,则车不能载常任。”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二“较论”条注:“较,《韵英》云:校也。”据此可知,“较实”,同“校实”“核实”,三者所指相同,表示核查、检查事物的真实性。如:

明·道盛说《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卷二十四:“至于说弥陀经,更不分真别妄,较实论权,并无顿渐偏圆之可拘,亦无始终大小之可判,直是全提一心不乱。”(J34/732b)

(三)清白—清高

《晋阳秋》曰: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三国志·魏志·胡质传》裴注)[7]743

《晋阳秋》曰:威跪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御览:第七册》卷八百十七)[8]601

《晋阳春秋》云:停十余日,临归,质赐绢一匹为道粮,威跪拜曰:“大人清高,不审安得此?”(《御览:第三册》卷二百五十四)[8]388

《魏志》曰:威跪问曰:“大人清高,何得此物?”(《御览:第五册》卷五百一十八)[8]112

按:“清白”,《御览》卷八百十七、二百五十四、五百一十八均作“清高”。

根据上下文意来看,上文言“少有志尚,厉操清白”,下文言“其父子清慎如此”,且《御览》卷五百一十八引《魏志》曰“父质操厉清白”,因此,“清高”与“清白”“清慎”形成对文,“清白”特指廉洁、不贪污。《东观汉记·高诩传》:“高字季回,以儒学徵拜大司农,在朝以清白方正称。”“清慎”指清廉谨慎。唐·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清高”,《汉语大词典》第五卷收三义,即“纯洁高尚;不愿合群,孤芳自赏;职位显达高贵”[22]7767。此三义于此皆未安,且本例“清高”与“清白”形成异文,故“清高”当指廉洁、清廉。

四、结语

晋代史学家孙盛著书颇丰,其佚文资料在《三国志》裴注、《太平御览》中均有征引。通过比较法、旁证法和检索法,本文对裴注、《御览》所引东晋孙盛著书的异文进行了梳理和考辨,发现这些异文文字主要有通假、异体、古今三种形式,异文文字上的讹误主要是因为音近或形近而造成的。裴注与《御览》所引孙盛著书中的异文词语基本上是同义或近义关系,通过异文所指相同可以推出相关异文词语的语义。

注释:

①本文所引佛经文献皆来自“CBETA电子佛典2014”。T指《大正新修大藏经》,X指《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J指《嘉兴藏》,其后数字表示册数,“/”后数字表示页码,a、b、c表示当页上栏、中栏、下栏。如T12/179a表示此段文字引自《大正新修大藏经》12册,第179页上栏。

猜你喜欢
魏氏异文晋阳
某电站锅炉主蒸汽管道魏氏组织形成原因分析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李白诗歌异文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