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约法三章”

2022-04-15 08:27孟红
清风 2022年4期

孟红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毛泽东曲折传奇、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上,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总是严于自律、以身作则。毛泽东还常常用“约法三章”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在工作和生活上,他都制定过或律己或“治家”的“约法三章”。其操行守则,简明扼要、字字千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色和高风亮节。

对自己及全党“约法三章”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仍然坚持“三不谈”:一不谈个人政治和经济待遇,二不谈家庭和生活琐事,三不谈男女方面的问题。这“三不谈”与毛泽东青年时代提出的“三不谈”内容大体相同,但内涵更为广阔。

延安时期,1943年12月26日正逢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传统习俗,50岁是人一生中的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这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毛泽东,报告了相关庆祝计划。这是毛泽东1910年离开故乡以来,第一次遇到的“生日问题”。

然而,当毛泽东看了来信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经过认真考虑,毛泽东在4月22日给凯丰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毛泽东谢绝为他庆寿并提出“三条理由”:“一是战争时期,许多同志为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一个人‘祝寿’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队和机关的同志没有粮食吃,搞庆祝活动,会造成浪费,脱离群众;三是才50岁,大有活头,更用不着‘祝寿’。”

除此之外,毛泽东又慎重地随之加上“三条规矩”:“一、不许请客吃饭;二、不许唱戏,如果要演,就演给老乡们看;三、不许开会。”

1953年8月,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强调了内容相似于延安时期的一些规定:“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礼,至少党内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五曰不以人名做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学生和先生的关系,应当如此。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

相关规定体现出毛泽东一贯的严格作风,在他眼中,这些细节是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联系在一起的。

对亲戚朋友“约法三章”

毛泽东有8个表兄弟,相互之间关系都很好。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多次给他们写信,寄钱寄物,也曾接他们进京观光。但是,当亲戚朋友们写信请他给介绍工作时,毛泽东却原则立场分明,决不开假公肥私的口子,从未答应。他说这样做“人民要说话的”。

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毛泽东:“人民政府各机关部门,由于工作需要,招收了许多新人。也有许多老干部的家属和亲朋来了,只要历史上没什么问题,一经介绍也就参加工作了。”但毛泽东回答说:“别人的亲友可以来,我的不能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要率先律己,树立一种风范。

为此,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处理亲友一般来信原则是:“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安排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毛泽东给亲友回信也直接告诉他们:“我对你们‘约法三章’:一不要来京看我;二不要来京找我安排工作;三不要借我的名义找地方政府安排工作。”

毛泽东对牺牲了的妻子杨开慧的家人一直关照有加。开国伊始,要做的工作很多,各地区要建立正常的秩序和恢复生产,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曾很抱希望地给毛泽东写信,提出想在长沙谋个“厅长方面的位置”。为此,毛泽东给时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长沙军管会副主任的王首道拍去电报,并另有一封给杨开智的电报,请王首道转送。两封电报传达的大概意思是: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工作,不可应允无理要求。此外,毛泽东还细心嘱咐,对杨家老母亲,如有生活困难,可给若干帮助。

对收礼品“约法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常有不少人给毛主席送礼。其中有昔日的战友,还有乡音未改的同乡、同学,也有素未谋面的普通群众。这些礼物并非图谋攀附,而是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感激之情。但对于他们送的东西,毛泽东总是婉拒,实在无法拒绝的就按价付款,或者交公。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经常会见外宾。外宾来访时常会赠送贵重礼品,包括金银器皿、象牙制品、民族工艺品……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毛泽东通常只看一眼后便嘱咐交公。

为毛泽东执掌内务的吴连登,有时劝毛泽东可以留用一些,反正礼品都是送给毛主席个人的。毛泽东却毫不含糊地坚定回答说:“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党有纪律。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我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如果说,你在我这个位置上,人家也会送给你的。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

关于怎样处置这些礼品,毛泽东既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又把持有一定的度。他基本遵行以下的“约法三章”:凡属贵重礼品一律交公,专门陈列起来;对于没法保存的土特产,若是水果,就送幼儿园;若是茶叶,则送身边工作人员。

在十几年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吴连登从未见毛泽东将水果、茶葉留给过自家。遇到送来的土特产很多时,毛泽东就让工作人员拿到中南海食堂卖掉,然后附上一封说明党关于不准送礼的规定和纪律的信,将钱寄给送礼的单位和个人。

这类事例,发生过很多,信手拈来。比如,大约在1964 年,有侨胞送了重达31.5 公斤的燕窝给毛泽东。毛泽东毫不犹豫地指示:“把它们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秘书徐业夫试探地说:“主席,是不是家里留一点……”毛泽东摆摆手,打断道:“不用留,一点都不用留,全部送走。”于是,这31.5 公斤燕窝一克不少地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但自己常常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非常注重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去搞调查,无论是秘书、卫士还是警卫部队的战士,毛泽东常让他们深入基层调查农村情况。在他看来,不懂得中国的农民,就办不好中国的事情。

为深入了解农村实情,1955年初,毛泽东提出从全国各地选调军队干部集中到他身边的警卫部队工作,让他们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调查了解情况,并要求写出调查材料交给他,作为他联系农民、了解农村的一个办法。

为了帮助警卫战士更好地搞好社会调查,毛泽东专门系统地给他们讲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怎样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教导大家:“要尊重乡村干部,要尊重你们的父母,礼节要周到,谦虚就可以调查出东西。”毛泽东还嘱咐大家:“今后你们回家,了解农村情况,回来向我汇报,但不要说是毛主席派来的,不要摆架子。”

不仅如此,而且毛泽东又就调查研究,为警卫战士特地制订出针对性强的“约法三章”, 并亲笔拟写了一份《出差守则》:

(一)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二)态度——不要摆架子。(三)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五)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

在守则结尾,毛泽东还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足见毛泽东多么重视此项工作;这个“约法三章”通俗易懂易记且言简意赅,可见毛泽东多么细致用心。

从那时起,警卫战士们便把农村调查当成一项重要工作。遵照毛泽东指示,警卫战士分期分批回乡探亲搞调查。回京以后,毛泽东总是亲自听取他们的汇报,批阅他们的调查报告。

不仅是警卫战士,对自己的秘书毛泽东也同样预先严肃地搞个“约法三章”,指示要过好“三关”:一要过好生活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搞特殊化;二要过好政策关,正确执行各项方针政策;三要过好群众关,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总想了解、接近群众。为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常常派自己的秘书下乡搞调查,并细心耐心地交代他们:下去调查时不要各级领导作陪,要找生产队长就只找生产队长,不要公社书记、大队长参加;要找群众谈话就不要找干部参加;要找县委书记也只请他本人来谈,因为人多了谈话就有顾虑,同级干部如此,上级干部更如此。找群众谈话要有各个阶层的人物,尤其要注意中农的态度。还可以找下放干部谈话,他们可能顾虑较少。总之要了解各种人的真实想法。

外出视察“约法三章”

“上有所行,下必效之。”毛泽东明白这个道理。为了全党的廉政建设,他必须以身作则。

1958年9月,毛泽东到安徽省视察工作,住在一间仅有一张板床及简单桌椅的普通平房里。稍作休息,毛泽东便对省、市负责同志和宾馆的接待人员 “约法三章”:一、不要请我们吃饭;二、我也不请你们吃饭;三、按伙食标准用餐,不喝酒。

毛泽东带了厨师,但买的菜先由省里接待人员检查,保证新鲜、无害。开饭了,一小盆小米粥、几只小馒头、一碟土豆烧肉、一碟韭菜炒鸡蛋、一碟炒青菜和一碟干炒辣椒,每盘菜的分量也不多。毛泽东吃完饭,用茶水荡荡饭碗,把碗里的几粒米连同茶叶一起吃进去。吃完饭,他高兴地说:“吃得很够嘛,很舒服嘛。”又说:“哪天全国农民都能吃上我们这样的饭菜,那就不错了。”

可见,毛泽东历来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到防微杜渐。

1927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参加革命,从此,关山远隔、战事频仍,音讯难继;期间,一有机会毛泽东便打听家乡的事情,同亲朋故旧取得联系。全国解放后,湘潭的家乡父老也多次专程进京看望毛泽东,邀请他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直到1959年6月25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才抽出余暇,重新踏上了故乡那温情亲切的泥土芳香路。3辆小车从长沙出发,经过湘潭,直奔韶山。

临行前,毛泽东对负责安全工作的罗瑞卿,特意提出了“约法三章”:一、不要派干部去韶山,特别是不要派公安人员去;二、在行动上给予自由;三、到了韶山要让我广泛接见群众。

6月25日下午,小车驶进韶山冲,在韶山招待所前缓缓停下。毛泽东走下汽车,慈祥的脸上笑容可掬,神采奕奕地同在此迎候的当地党政军负责同志一一握手,并用浓郁的乡音向迎接的群众不断地致意说:“乡亲们好!”

返乡的两天,毛泽东夜以继日地接見群众,几十年的往事回忆一齐涌上心头,毛泽东的心思如大海的浪涛在翻滚。他不禁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的这首诗中蕴含了几许沧桑、几许感慨和几许美好的憧憬啊,既是对无数英雄儿女的高度赞誉,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殷殷期望。

(作者系山西省党史研究院党史七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