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工授精在不同地区的推广及应用

2022-04-15 05:18左绍汉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输精种猪公猪

文│左绍汉(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畜牧站)

现代养猪业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养猪业一直是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传统产业,当地群众都有养猪习惯,养猪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产业,与周边县份相比也居前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起来仍十分落后,养殖户多属农村庭院养殖,其科学养殖意识淡薄、养殖科技含量不高、圈舍建设简陋。近年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出现了一些小规模户、示范户,其养殖技术相对成熟,获得较好的效益,形成专业养殖户,带动了周边养猪农户,把养猪作为一条致富之路,但总体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农村养猪仍处于养殖规模小、饲养周期长、饲料消耗多、饲养成本高、猪肉市场价格预测能力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为提高养猪户经济效益、降低饲养成本,当地相关部门大力推广自繁自养,引入优良品种,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但由于地区差异大(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国土面积2200平方千米,其中山区2052平方千米,坝区148平方千米),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不均衡。笔者仅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不同地区猪人工授精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一、养殖现状

1.新资源注入。巍山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但由于多年脱离农村,农业生产技能缺失,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向,2020年随着猪价不断攀升,年末返乡人员看到养猪效益可观,积极加入养猪行业,高价购买大量妊娠母猪和后备母猪,致使当地猪群数量直线上升。2021生猪年末存栏220329头,同比2020年182251头增加38078头,增幅为20.89%;出栏285829头,同比上年184652头增加101177头,增幅为54.79%;母猪年末存栏36676头,同比上年27030头增加9646头,增幅为35.69%。

2.良种覆盖。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母猪是猪群发展的基础,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2021年年末能繁母猪存栏36676头,其中杜洛克母猪99169头,长白母猪5501头,约克母猪18338头,当地母猪734头,配套系PIC/TOPIGS等母猪70头;可利用公猪493头,其中杜洛克公猪75头,长白公猪156头,约克公猪253头,当地公猪1头,配套系PIC/TOPIGS等公猪8头。猪全年杂交改良56631窝(其中人工授精27351窝、本交29280窝),经对1000头母猪受胎产仔情况调查,总受胎率96%,情期受胎率92%,母猪年均产2胎,每胎均产仔11.5头,每胎均育成数9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生猪良种覆盖率较高,但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仍有待加强。

二、猪人工授精情况

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推广和应用好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发展现代生猪养殖业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当地相关部门重视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逐步建立猪供精站,提高当地生猪良种化进程。

1.推广。一是项目支撑。为了让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当地业务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于2016年依托项目对坝区永建、庙街和山区岩子脚的3个猪供精站进行提升改造,扩大种猪养殖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操作环境,规范操作流程。如永建种猪场设计规模达50头,占地面积340平方米,种公猪从原来的8头增至17头,外设8个供精点,面向全县供精。

二是市场主导。随着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巍山地区,为控制疫情传播,当地政府及时关闭生猪交易市场(至今没有开放),猪出栏采取直达定点场所,猪只无法外出,使得母猪配种只能采取异地输精,间接挤压了本交领域,导致边远地区母猪空怀期延长。因此,有的人根据市场需求,又新成立5个供精站(坝区4个,山区1个),增加种公猪40头,可利用公猪28头,后备公猪12头。疫情缓解后,民养种猪陆续出现。

三是自给自足。通过多年对养殖户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大部分养猪场养殖经验丰富,对疫情防控比较重视,良种意识较强,为了能理清血缘、适时更换公猪、避免近亲繁殖,采取自己饲养公猪进行采精自用,有时也为附近养猪提供农户服务,获取一定收益。

四是科技推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猪冷冻精液技术比较成熟,养猪农户开始使用猪冻精。猪冻精具有易选种、浪费少、可长时间保存、能远程投送等优点。但是巍山属于边远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液氮供给比较困难,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导致覆盖面较窄。

五是地域限制技术推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国土面积2200平方千米,山区面积远大于坝区。近年来,由于保护基本农田和人居环境提升,坝区可供养殖用地受到挤压,生猪养殖规模难以扩大,不少养猪农户只能向山区发展,规模较大的养殖户自行饲养种公猪,但多数小规模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依靠人工授精完成母猪配种,而猪人工授精技术受限因素较多,山区路途遥远,路面崎岖不平,供精点距离较远,都以班车代运或骑摩托自取,路途遥远颠簸,精子质量难以保障。第一是班车代运发车时间不准,山区班车会根据客源推迟发车时间,时间延长会使精液质量得不到保障;第二是运输途中路途颠簸,精子受震荡影响,精液品质下降;第三是温度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当地运输精液,夏天采用泡沫箱垫冰袋或冰块,冬天则直接用泡沫箱装精液瓶进行运送,精液质量难以保障,严重影响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六是改变服务方式。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在2010年前是养猪农户将发情母猪驱赶到单位定点供精站进行人工输精,而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县级技术服务人员撤离,基层服务队伍减弱,猪人工授精业务推向市场,由个体自主经营,除少数规模户自给自足外,当地猪多采用异地输精的方式进行或本交。改良人员根据养猪农户需求进行到户服务,养猪农户发现自家母猪发情,及时与改良人员联系,而改良人员接到电话及时预定猪精液,通过班车转运或驱车自取,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输精。

2.应用。首先,猪人工授精在坝区的应用。坝区随着疫情的不断影响,生猪市场长期关闭,猪只不能随意流动,只能采取人工授精技术或自养种猪完成母猪改良,全县设有8个供精站和8个供精点,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坝区覆盖率达92%。散养户因养殖场地受限,多以庭院养殖作为家庭经济的补充,养殖数量少,无法自养种猪,都是由技术人员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完成母猪配种。部分适度规模户或规模户,因母猪养殖数量较多,为梳理猪群血缘,避免近亲繁殖自养公猪进行本交,有的规模户为节约成本,让效益最大化,自行饲养公猪进行采精、分装自用。

其次,猪人工授精在山区的应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山区面积占93.2%,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好,疾病防控相对容易,有的村社和区域具有天然屏障优势,养殖用地审批相对容易,当地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都向山区发展,但由于地处偏僻,养殖户分散,交通不便利,致使猪人工授精推广难度加大。母猪养殖数量多的农户大多以自行饲养种猪进行本交,目前只有2个养殖场使用人工授精技术面向养猪农户服务,覆盖区域有限,部分养殖户发现母猪发情后打电话给技术人员,由技术人员向外采购猪精液后完成输精服务,也有一些养猪农户依旧驱赶母猪前往饲养公猪户进行本交。全县山区只设立1个供精站和1个猪冻精改良推广站,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山区覆盖率不到50%。

三、问题及建议

1.问题。一是供精站配置不均。坝区生猪养殖数量远少于山区,设有6个供精站,猪人工授精技术运行正常,覆盖率较高,猪人工授精配种数同比2020年增加16.61%。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改良收费高于坝区,虽然养殖环境较好,便于疫情防控,但是精液运输路途颠簸,精子活力受损,可影响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增加养殖成本。目前,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6个山区乡只有五印乡设有一个供精站和牛街乡设有一个猪冻精站对外服务,其余乡镇都需要从坝区采购,冻精质量难以保障,山区乡猪人工授精改良数明显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山区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

二是技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市场化推进,竞争相对激烈,有的技术人员受利益驱使,将盈利置于职业道德之上,一接到养猪农户电话就收取费用,忽视实时输精环节,导致母猪复配率高,产仔数少,严重挫伤养猪农户接受人工输精的积极性;有的技术员因为接到通知后,推迟时间,次日前往输精,错过输精最佳时间,延长了母猪空怀期,增加饲养成本;有的边远地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没有技术人员前往,只能进行本交,影响生猪产业发展。

三是养猪农户科技意识低。虽然猪人工输精技术推广多年,山区仍有一些养猪农户不愿接受,认为人工授精的精液稀薄、数量少,母猪较难受精;一些养猪农户不能预判母猪最佳配种时间,加之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达完成输精,无法让母猪情期受胎达到最佳效果,对周边养猪农户会产生负面影响。据统计,2021年全县猪本交改良29280窝,人工授精改良27351窝,本交改良数高于人工改良数7%以上。

四是引种。一些生猪养殖户不按种猪引种相关规定执行,不报备,盲目引种,有些种猪查不到系谱,没有种猪相关说明资料及生产性能鉴定资料;很多养殖场户多以本交进行杂交改良,种猪无资质,猪群近亲及遗传疾病隐患较大。部分无证经营户生产环境差,种公猪使用年限长,精液质量无保障,严重冲击供精站的正常运行。针对无证经营者,需要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为猪供精站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建议。首先,政策支持全面推动猪人工授精技术。当地政府每年预算一定政策资金,逐步完善域内山区乡镇猪供精站及供精网点建设,让山区改良人员和养殖户就近就便及时拿到精液,实时完成输精,为当地生猪养殖良种覆盖提供有力保障;拨付一定培训经费,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开展猪人工授精从业人员和养殖场(适度规模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全面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和养殖效益;定期对散养户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让养猪农户改变观念,掌握母猪发情鉴定技术,准确把握实时输精时间,提高母猪受胎率,缩短空怀期,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其次,强化队伍建设。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种猪养殖户进行业务培训,规范养殖环境及操作规程,符合条件的核发“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制订年检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专人负责,实时监管,对不规范的供精站及时整改,对不合格的供精站一律取缔;组织改良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颁发猪人工授精“从业证书”,要求其职业道德好,业务技术过硬,并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根据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以及收费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差、滥收费的人员及时进行教育,对执意不改的一律取缔,及时更换。

最后,强化良种监管。当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养殖户种猪管理。第一,要求新引入种猪进行备案,查阅其种源、系谱、检疫等相关资料,猪只必须健康,手续齐全。第二,公猪饲养年限不宜过长,应实时进行更换,因引进公猪成本较高,政府可适当给以补助,公猪饲养一般以3~5年为宜。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部门监督管理是猪良种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猪人工授精技术全面推进的基础,管理好猪人工授精从业人员和公猪饲养户是提高当地良种覆盖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输精种猪公猪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与应用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可视输精枪在广西母水牛生产中的应用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广东广垦广前种猪有限公司
母猪低剂量精液深部输精技术研究
如何调教种公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