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2022-04-16 16:38王占国郓城县消防救援大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消防设施消防

■ 王占国 郓城县消防救援大队

当今社会,人们对安全问题十分关心,而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如家庭、商场、学校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造成安全问题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消防安全。因此,消防部门要认清到当前的形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好消防安全的防范和监管工作,并且寻求监管模式的创新,致力于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

一、消防安全监管的意义

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也是极具必要性的。长期以来,我国的消防安全监管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必须承认的是,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其中包括消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评价体系进一步的健全,这些都为新的社会时期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过,消防安全虽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消防工作质量无法达到预期。需要明确的是,消防安全不是单单靠救援的速度,也包括从安全隐患的源头进行剖析,从而提前做好防范,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在当前我国的消防管理现状下,有必要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层面进行创新,这是优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渠道。

二、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消防管理工作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消防安全的保障功能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消防监督管理上理念陈旧,对消防管理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包括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等。要使我国的消防安全和监管工作有明显的效果,就必须在消防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一)对消防安全工作不够重视

对消防安全的不重视这一问题,既可以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反映在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中。就拿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公共区域的消防通道都堆积着较多的物品。同时,在公共场所也不能保证消防栓周边的清洁。这样的话,一旦出现火灾,防火门就会因为各种杂物的阻拦而无法快速打开,进而影响到火势的控制,而消防通道的堵塞,还会让人的撤离变得更加困难。而且,大多数人的消费安全观念都不是很强,住户们并没有将灭火器放在一些较为显眼的位置,即使是在某些公共场所,灭火设施也不够完备。

(二)消防安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目前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人员大多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有的甚至没有持证上岗,导致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质量难以保证。另外,也有一些单位不太重视消防安全,对工作人员也没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当事故发生之后,很容易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另外,一些部门的消防管理人员也都是临时员工,其职业素质整体不高。而且,他们并没有长期的工作合同,导致他们的工作热情也不高,所以工作的质量也很难保证。此外,有些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安全的理论缺乏全面的认识,对相关的机械设备也不熟悉,这将会影响到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随着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公司都更加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在防火安全方面,往往都是抱着玩忽职守的心态。比如一些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会挑选一些非专业的员工,而不会雇佣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组建一个优秀的消防机构,这样就不可能让消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另外,有些公司并不会根据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生产经营状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火灾管理体系,甚至连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都没有。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员工们也没办法及时处理。

(四)消防设施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

消防站、消防车道等属于公用消防设备,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重大火灾的作用,从而保护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大量严重的火灾事故,其中由消防设施落后而引起的问题也不在少数,比如消防站供水不足,消防设备老化等。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缺少这些消防设施的支持,火势也很难得到控制,严重危害社会。尽管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地强化消防设备,提升灭火能力,但其解决方案并不统一,因为存在着很多的潜在安全隐患。通常来说,在城市中心设置消防站是不大可能的,大部分的消防站都在边远的郊区。当城市中心着火时,消防员将不能及时赶到。另外,由于地处偏远,在消防、给水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比如供水管线直径较小,供水压力较低等。

(五)消防部门内部监管力度不足

一方面,一些监管人员对消防监督工作不重视,致使消防监管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对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另一方面,一些消防部门的员工在购买设备材料时,往往会弄虚作假,违规牟取私利,再加上监管的疏忽,也导致消防部门的设施难以达到消防标准,进而影响到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效果。

(六)重利益、轻消防

有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投资不多,抱着一种“碰运气”的心态,这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思维,极大地削弱了消防安全意识,极大地妨碍了消防工作的开展,埋下了严重消防安全隐患。

(七)监管机制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

消防工作需要政府部门、行政机关、社区、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然而,在消防安全工作实践中,大多数工作都是由消防部门独立完成。因此,在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着工作量大、工作繁重等问题,导致了消防监督工作的成效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另外,在实践中,对于消防安全监管主体的责任界定并不清晰,导致在出现事故之时,难以找到具体的负责人,这都不利于消防安全监管。

三、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在我国,火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和财产损失是无法估计的,所以有必要持续加强对消防安全的监管。本文就如何创新消防监管模式,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对管理模式进行分级

国家明文规定,每个场所都要配备防火设备,确保消防设备的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并且由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的巡查,为消防安全上一道保险。不过要想满足这样的要求,消防部门的工作量也会随之攀升,在本就人员紧缺的现状下,面对高负荷的工作,消防管理的效果势必难以满足预期的水平。所以在原有的消防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非常具有必要性。比如可以采取分级的管理模式,对于消防设施更加完善的场所,减少抽查的次数,因为消防设施越完善,火灾发生的概率也就越低。而对于消防设施相对薄弱的场所,这需要加大抽查的力度,这也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地,必须严格管控。因此,通过这样的分级管理,也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效,既要从消防部门着手,又要从广大民众的角度进行切入,通过不断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火灾发生后的危险。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宣传,政府部门和消防部门可以通过户外大荧幕进行滚动播放防火视频,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处看到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如果在农村不具备大荧幕播放录像的条件,可以在村委会设置防火安全宣传栏,定期组织群众参与防火宣传活动,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对群众形成激励。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媒介拓宽防火宣传的覆盖面。此外,消防部门还可以组织居民、学生、职工到消防站进行参观,借此机会向民众展示消防安全常识。第二,也可以在节日期间进行宣传,如十一月九日是“防火日”,消防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个日子,结合各地的特点,进行防火宣传,还可以建立消防博物馆,向人们表明火灾的危险性,强化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认识。

(三)完善消防相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消防法规,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式,避免盲目重复,提高操作能力。比如2020 年的“凉山火灾”,因为凉山的地形比较特殊,树木比较多,所以在制定消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可以考虑到防火和森林的管理,在遇到大风天气的时候,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保护。另外,新增设的消防管理技术设备也要适时进行修改,确保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能找出相应的法律依据,并实行责任制,从根本上杜绝互相推诿的现象。

(四)加强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防工作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消防监管工作时,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这直接关系到消防安全。所以,消防部门要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的检修,对出现故障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对老化的设备要及时上报并进行升级。消防工作涉及的项目很多,但是由于消防管理部门人手有限,有些工作人员也只能进行主观层面的取舍,进而导致很多消防工作难以得到高质量地开展。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消防设备的管理力度,杜绝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的发生。尤其在高层建筑的防火设施构建中,更要确保工作的开展质量,对不合格的操作予以及时纠正,提升消防设备在高层建筑防火工程的使用效果。在消防设施完成后,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下一次的火灾能够正常的使用,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的管理水平。

(五)注重消防设施和技术的更新

要使有关的防火监管工作有所创新,必须要加强其核心工作能力,不断改进消防监管手段。比如在消防设施和处理技术环节,就要做好适当的更新。首先,将基本硬件投入到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中。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新型设备,比如易燃易爆气体测试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监视器等。除了基本的硬件之外,通讯、交通等方面也要加强,以保证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良好的工作环境能使消防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相关单位也应当注意他们的工作环境优化。最后,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防工作也在逐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这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应该增加财政的扶持力度,在装备和技术方面要有充足的资金准备。同时,也要加强消防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消防系统的训练中去,多学一些新的知识,以适应新的发展和新的需要。

(六)加强消防安全队伍的建设

政府可以组建专业的消防巡查队伍,并对当地的场所进行全面的防火检查。比如上海闵行区,就成立了一支专门的消防安全检查队伍,由社会各界人员进行消防技术培训,然后将优秀的人员分配到各个街道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由于闵行区消防检查组是由消防联动机构进行的,该小组的成立对降低火灾安全事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闵行区的做法也比较值得借鉴。

(七)转变检查方式

现在消防工作量每年都在增加,但警力却很少,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新管理方式,以推动消防事业的发展,必须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从定期的消防部门到社会团体,定期进行互访,对发现的问题,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奖励机制,在主动式的自我检查中,调动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只有如此,社会单位才能自我激励,转变传统的被动消防检查思维,进而顺应时代发展。

四、结语

结合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当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各单位以及群众对消防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设施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消防部门内部监管力度不足;重利益、轻消防;监管机制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等。因此,作为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也需要进行监管模式的创新。比如:可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分级;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完善消防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注重消防设施和技术的更新;加强消防安全队伍的建设;转变检查方式。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消防设施消防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消防界》征稿启事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重视消防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