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核磁检查,为何排队要这么久

2022-04-18 15:20王振雅王艾冰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放射科医学影像医师

王振雅 王艾冰

CT检查排队两周,核磁检查排队快的1个月、慢的要3个月……近日,记者随机调查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发现,两地三甲医院核磁预约时间大概在20天左右,时间较久的则需要等待超3个月。

“2021年12月初开始感觉头部不舒服,经常犯晕、记忆力大大减退,打算去医院做个检查,结果一个核磁加一个脑电图足足等了1个半月。”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李女士,去年12月初开始头晕,便挂了一个神经内科的号做检查,结果1个半月完成检查后,拿到了一个多注意休息的结果,万分无奈。

骨科、神经内科往往是影像检查需求量较大的科室。医生往往需要让患者拍摄X片、CT、核磁等检查后,才能根据结果针对性的治疗。“吃药还是手术,要等影像结果再定”,往往是患者听到最多的话。

在2021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中,4542名有门诊胃肠镜、超声、CT和磁共振检查的病人中,检查预约天数小于7天的占84.37%,6.01%的门诊病人检查预约时间在14天及以上,尤其是三级专科医院门诊影像检查的预约时间14天及以上的病人比例达到11.03%。门诊影像等检查等待较长,已成为影响患者满意度、亟待解决三大问题之一。

近日,记者随机调查了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10家医院。从调查情况来看,CT检查等候在一周以内有8家,另外两家需要等候在两周以上,增强CT预约时间要1个月左右,基本情况还算良好。但对上述医院其中6家核磁排队等候时间调查显示,平均等候时间在3周以上,其中一家医院腹部增强核磁排队时长达3个月左右。

记者采访多位放射科医生发现,影像科的患者需求与供给存在不平衡。“我的病人们也经常被排队久的问题所困扰,有时候作为医生也很着急和无奈。”北京某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江医生(化名)向记者表示。

江医生叹气说,“其实,每个公立医院的放射科都非常忙,科室的医师每天也加班到很晚,并且如果要负责任地出一个核磁报告,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一个医生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天只能出16个患者的报告,而病情复杂的报告要更久。”

不仅是北京上海这样一线城市的大医院,在一些地市级医院也是如此。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陈宏伟告诉记者,影像科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所有的人都在加班,“早晨提一提、中午连一连、晚上拖一拖”是放射科医生的工作常态。

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张海涛早上8点就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她在三个电脑屏上不断切换、放大影像,然后再写报告。他告诉记者,一天工作就是不停写报告,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检查需要完成诊断报告的签发,时常写到晚上10点。

根据我国影像科室、麻醉科室医师数量及收入情况分析(2021年)数据显示,全国医学影像数据年增长率高达30%,而放射科医师增长率仅为4.1%。2017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年会数据也显示,全国放射科从业人员约15.8万,其中放射医师只有约8.63万人,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只有2万人。据丁香人才2020年3月发布数据显示,影像科是目前我国医生资源缺口最大的科室,人才缺口高达70万。

“目前CT和核磁影像科普遍存在影像检查设备相对不足、检查患者较多等难题;另外,诊断医生人员不足,且影像诊断需要人工审阅大量影像数据,如CT增强检查项目有近1000副图像,且需要双人阅片、审核。”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纪建松告诉记者,很多医院影像检查设备CT、核磁已满负荷运行,从8∶00至23∶00都有人在工作,并且周一至周日的中午和晚上都在加班,好多医师经常无法按正常时间下班。

在北京一些医院更是这样,即使在近几年,设备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仍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中日友好医院医学影像学科副主任黄振国告诉记者,CT及MR检查需求量大,而很多医院设备总量相当不足。因为CT、核磁都是大型设备,医院想购买需要申请配置证。黄振国介绍,CT、MR设备需要空间大,增加CT、MR数量受限于医院的空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李建国教授指出,重复检查是造成影像检查工作量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和诊断不相干的检查过多增加了检查科室的负担。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刘女士,因为腰疼去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却让她去做核磁、CT、X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原因。

一边是放射科资源的稀缺,一边却是医疗资源的浪费。李建国教授指出,“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是临床必需的诊断依据,随着技术的纯熟、设备功能的提高,的确在成数倍的增加着超声和放射影像科的患者数量。作为临床的诊断前端科室,减少差错和误漏诊是必须保证的头等大事,单单追求应付数量,不仅会导致医务人员的过劳,还会极大的影响医疗质量,认识到这个问题,才可以使上级、医、患三者之间能够在共同理解的基础上推进该问题的解決。”

纪建松建议,首先,医院可以建立引导患者进行线上检查预约的机制,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第二,增加影像技术、诊断医师人员,以及增加影像检查设备,并提高影像医师的待遇;第三,加快推进医学检查互联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再次,可以引入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软件,提高诊断医师工作效率;第四,成立第三方医学影像检查中心,引入竞争机制;最后,要不断提高临床医生业务能力,提高影像检查阳性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影像检查。

李建国教授建议,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更加深层次的推动分级诊疗,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从人到技术的支援;其次,充分利用好社会上的非公医疗机构,这是解决公立医疗机构影像超声等待时间过久的重要社会力量。对不同层次的非公医疗机构严格管理、健全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如何解决影像检查排队长的问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认为,实现院前化,影像服务下沉到基层。通过互认共享,可以进行跨院预约检查服务,打通检前一公里和检后一公里,构建影像的服务闭环,让病人和下级医院有更好的获得感。实现互联共享的前提是影像互认,这推行起来比较困难。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能不能做到质量一致,二是图像能不能实现数字化。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3月1日起,《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全国施行。《办法》要求,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北京、天津、江苏、云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已先行一步开展省(市)内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摘自《健康时报》)

猜你喜欢
放射科医学影像医师
韩医师的中医缘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AI医学影像
中国医师节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