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

2022-04-18 21:50韩兵
考试与评价 2022年3期
关键词:内核爱国主义精神

韩兵

语言文化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注重积累涵养。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通常都是需要从感悟角度出发去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也是中心思想存在的必要,不仅仅是要将生词和语法看懂,更重要的是要将文章的精神内核铭记。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都充满热情且饱含赤子之心,所以针对一些情感类和精神类文学作品,通常都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更有甚者能够发人深省、铭记于内。所以教师应该从素质教育出发,以生为本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的道德观念,从大局观上讲,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就是提升学生道德涵养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也是为了构建学生的认知观和世界观,不仅对语言文化的学习大有裨益,对于身心成长也有着促进和推动作用。语文作为文化涵养的学科,最适合穿插融合素质涵养教育,爱国主义的渗透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可谓是得天独厚。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维度的文化切入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并且真正感悟爱国精神,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一些新鲜元素,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必要性和发展性探讨

爱国主义教育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因为可以从很多细节角度去切入,而小学生恰好又处在观念塑形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时候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渗透往往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再结合语言文化的深刻教学就更加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记忆。爱国主义的其中一个大方向涵盖了英雄主义,这是每个成长期的孩子都为之向往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榜样带动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巧妙穿插切入,也是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模仿形象,从言行举止方面约束规范成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另外,爱国主义还延续了很多精神内核以及现实可持续发展思维,所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情感共鸣也非常有必要。小学生对外界的信息还算比较敏感,通常都会大量接纳并且通过自己的兴趣和情感寻找共鸣,所以在感悟方面教师也需要结合一定的方法来进行爱国教育渗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会体现他的德行品质,而爱国主义是道德品质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思想,从小学开始灌输培养或者说是将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点点放大,也有助于学生与社会接洽,可谓是带动了整体综合素养成长。

爱国主义教育还包含了很多细小的节点,其中包括感恩教育、理想教育以及榜样教育等等,都是偏向正面成长引导型的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而言是非常强大的推动力。教师应该结合语言文化这个良好的契机去进行融合穿插,让学生在增进语言文化涵养的同时也修习精神内核,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任何好的教育都讲究“润物细无声”,切实融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小学生对万物好奇、对新鲜活动感兴趣的特性,将爱国主义融合在生活学习之中,也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让学生的一颗爱国之心通过时间和环境的浸润愈发澄澈。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教学方法研究初探

(一)引经据典,故事彰显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最直观的方式自然是把爱国主义的内核直接剖析给学生看,基本就是将比较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述,把场景呈现出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共鸣。当然这个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接受程度酌情进行调整,形式上则可以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传输导学。教师可以将课堂氛围调节到比较合适的程度,然后慢慢给学生讲述一些经典故事或者是文学案例来彰显爱国主义精神,通常可以将文章内容的大方向往家国大义上引,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环境的激荡以及内心情感的昂扬,不自觉地被内容所吸引,然后再将爱国主义内核一步步引导展现,传达到学生的脑海以及心田。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为例,教师在讲述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来深化主题思想,让学生更加了解那个年代的国情,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到国家的变化,也是在那个环境中才能够明了文章中周总理的心情和激愤,也才能够真正了解到何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这种课本文章结合历史故事的教育情况下,学生通常会加深对文章、人物以及中心思想的印象,而通过教师的深入分析讲解也能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存在,自然也就能够理解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何况语言文化学习本就是课文中“读书”一词的表面含义,也能够借这个主题来深化学生自身的思想涵养,那就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加持之下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也为了中华伟大事业而努力。文化熏陶就是要如此,教师要尽量抓住教育切入点来升华精神主题。

(二)深度挖掘,多面烘托爱国内核

语文教材是经过无数教研人员参考学生的学习成长状态而精心编排出来的,所以其中关于思维引导和精神涵养的内容不在少数,其中就不乏与爱国主义相关的课文。即便不是表象就有所体现,教师也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深度挖掘文章中心内核,也是让学生做多面思考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涵养,也能够侧面引申爱国主义教育。其实很多古诗词和文言文相关的课文都会隐约将家国大义的格局进行注入,毕竟古人创作诗词和文章大多都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前辈先人所描述最多的就是报国之志,这种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无疑是良好的借鉴。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的时候直接从大义方面切入,让学生直面中心思想情感从而理解诗词文章内核。以《凉州词》一诗為例,画面描述的是古时征战的侧面烘托,教师可以将画面进行呈现并且延伸历史背景,让学生知道这种对比手法是为了突出作者的忧心爱国,也借助古诗词背诵来加深记忆,很多时候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就记在脑海之中了。再比如《将相和》一文,以往的教学重点都着重在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以及蔺相如谦虚大度的道德品质之上,但其实这有个大背景,那就是两位名臣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是因为对国家的热爱,有了这个前提才会有个人品质的展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抓住格局大义、国家为重这个大的引索点进行爱国主义渗透教育。诸如此类还可以从许多文章中进行深入探索挖掘,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多维全面,让思想更有深度,同时也间接彰显爱国主义大局观的重要性。

(三)榜样带动,积极引发爱国共鸣

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自己的偶像和想象中的英雄作为人生指引,其实很符合孩子的特性,很多男孩子都会学超级英雄和孙悟空,幻想自己能夠飞檐走壁、惩恶扬善;女生也会幻想自己是公主或者小精灵,能够受人爱戴、流连美好。其实这都是有些英雄主义的情结在其中,也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学习,想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特征,非常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因为英雄主义本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影响元素,很多学生喜欢听历史故事也是因为个人英雄主义作为切入点,从而拓展到整个格局。所以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种以点化面、以小见大的切入方式来进行,能够非常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英雄雨来》一文为例,教师可以把抗日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鲜活,可以借助一些动画和影视场景来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被文中聪明机智、勇敢抗日的小英雄所吸引,从而也想要模仿借鉴,让自己也成为那样的小英雄。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从榜样作用中有所感悟,即便是在这个年龄段以及和平的社会氛围中并没有当时那个年代的紧张和激愤,但也能够通过情感牵引以及榜样带动来传递爱国主义情怀。很多时候爱国并不需要多么激昂愤慨,能够有一份念想并且不断朝着提升自我为社会国家做贡献的道路上努力即可,尤其是小学生这样活泼纯真的群体,只要树立好的榜样以规范自身,往好的方向上成长前进就好。

(四)文化衍生,浸润涵养爱国之心

语言文化讲究文化积累以及浸润涵养,也就是说不仅仅要从课文中汲取,也要尝试从各种文化细节中学习,包括到生活日常应用以及一定的文化延伸拓展。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日常生活浸润入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爱国教育主义渗透。要知道小学生还是有着一定的孩童心性,其实任何人都是喜欢轻松娱乐多过于严肃刻板的课堂教学,所以学生对于动漫游戏的热情比起读书而言要强烈许多。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不需要打压学生的娱乐生活,反而应该运用这一份热情,将爱国主义教育做一种形式转变渗透,让学生从生活细节以及娱乐运用中也能够所有体验感悟,这样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推荐给学生一定的读物,这样可以让喜欢读书的学生直接通过文章文字来感受爱国精神,比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这类小说作品,既有趣味阅读性,又充满了爱国情怀;还可以推荐学生一些相关纪录片,可以是历史类的也可以是侧面烘托型的,比如《国家宝藏》《一堂好课》《我爱我的祖国》等,不仅是借助娱乐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浸润,还能够通过这种影视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理解。所以文化浸润以及爱国精神主义渗透也可以从多元角度进行衍生,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兴趣点往往能够加深作用力,让学生感悟颇多。

(五)实践拓展,体验结合爱国先行

语言文化哪怕是注重内涵以及知识文学,有的时候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应用体验,也就是常说的知行结合,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阅历感悟往往也是精神深化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条件进行一定的文化联动实践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文化的印象,同时也提升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悟。教师其实可以采取组织学生游览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渗透教育,比如参观名人故居或者是游览历史博物馆,为学生讲解一段历史故事,或者是延伸藏品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都能够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不仅是文化层面的,更是精神内涵层面。

教师可以根据条件来进行活动实践组织,还可以和学校商讨联动居委会去探望抗战老人,让学生参与其中去亲自聆听感受,通过陪伴的方式来软化学生的内心,侧面也算是和社会接触并且感悟家国情怀,可以说是全方面的提升。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虚拟场景游历,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场面还原,而教师则是充当导游讲解,为学生介绍场景所经历的故事,而背后又蕴涵着怎样的大义情怀,爱国主义自然而然就融入其中。所以教育讲究真实感悟,文章固然是共情的方式之一,实践活动也是,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以及环境条件的便利来进行实践教学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蕴含在文化中的精神所在。

三、教学总结与经验反思

其实爱国主义牵扯的范围非常之广,而语言文化教学本身就将其涵盖在内,教师所要做的不过是深入挖掘,将爱国主义呈现得更加明显具体,好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感悟,而语文课堂其实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往往也能够升华主题精神,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心思想以及文化表达,这就是由内而外的影响。而语言文化可以和多方面进行联动,比如历史故事、人文情怀、实践活动等,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同的形式拓展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既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够从多方面涵养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希望学生能够将爱国主义思想刻入心间,在祖国强有力的教育支持下,也在祖国努力建设发展的社会氛围中,慢慢浸润成长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内核爱国主义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评论)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初春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拿出精神
具备DV解码功能的DVD编码器——数字视频刻录应用的理想选择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