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苦瓜套种莴笋高效种植技术

2022-04-18 00:59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莴笋套种苦瓜

梁 彦

(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541000)

广西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比较适合苦瓜的生长。本文对早春苦瓜套种莴笋高效种植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1 苦瓜与莴笋分析

1.1 苦瓜

苦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分枝多、枝被柔毛以及卷须纤细等特点,苦瓜的叶柄较为细长,叶片呈膜质,正面呈绿色,背面呈淡绿色,叶脉呈掌状。苦瓜原产于东印度,在热带及温带地区广泛种植,而在我国也广泛种植。最初,苦瓜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耐热但是不耐寒。经过长期栽培后,苦瓜的适应性有所增强,可以适应10℃~35℃的环境[1]。相关试验显示,适合苦瓜种子萌芽的温度在30℃~35℃,而适合苦瓜开花结果的温度在25℃左右。从14℃~25℃来看,温度越高,苦瓜生长发育就越快,产量也会比较高。,苦瓜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苦瓜属于短日作物,喜光,若春季播种苦瓜时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将会影响苦瓜植株的生长。苦瓜对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喜湿,但是又害怕雨涝,在苦瓜生长过程中需要将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苦瓜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且其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苦瓜生长对肥料有较高的要求,为苦瓜提供充足的有机肥可以促进苦瓜生长。

苦瓜的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养颜嫩肤的作用,也具有降血糖、养血滋肝及消炎退热等功效,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在种植苦瓜时需要做好种子的繁殖及栽培工作,需科学处理种子并浸泡催芽、利用营养钵育苗,做好选地整地、播种、合理密植、施肥、搭棚以及肥水管理等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苦瓜生长质量。

1.2 莴笋

莴笋即莴苣,属于菊科莴苣属植物,源自地中海沿岸,之后传入中国,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例如,小孩吃莴笋有利于补充维生素,成人吃莴笋有利于预防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及神经衰弱等疾病,且莴笋具有开通梳利、消积下气、利尿通乳、强壮机体、防癌、宽肠通便等药用价值[2]。莴笋对土壤的酸碱性有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因为,莴笋的根系较浅,吸收能力较差,对氧气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最好在砂壤土中种植莴笋。需要科学选择品种,明确播种时间,并做好定植与管理、采收与采种工作。

2 套种技术分析

套种又称为套作、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相比于单作,套种属于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的种植方式,不仅能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可以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时间,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

3 早春苦瓜套种莴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3.1 种植模式

在应用早春苦瓜套种莴笋高效种植技术前,需综合分析苦瓜与莴笋的种植情况,明确种植模式。从苦瓜与莴笋的不同生育期等各方面情况来看,苦瓜与莴笋的共生期为1个月左右。因此,需要在单厢上进行苦瓜与莴笋的套种定植,并采取苦瓜双行种植与莴笋3行种植的方式。在完成莴笋采收工作之后,苦瓜会进入到初花期。

3.2 品种选择

由于采用早春苦瓜套种莴笋种植技术,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3.2.1 苦瓜品种的选择

根据果实的形状及其表面特征可以将苦瓜分为短圆锥形与长圆锥形2种类型。其中,短圆锥形苦瓜以大顶苦瓜为主,顶端较为圆顿,适应性比较强,品质相对较好,而长圆锥形苦瓜以滑身苦瓜、白苦瓜以及长身苦瓜为主,具有早熟、品质好等特点。早春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在选择苦瓜时应优先选择耐寒性强、抗病性好、商品性好以及耐储存的品种,例如本地原种白苦瓜、雅秀、新秀等[3]。

3.2.2 莴笋品种的选择

越冬莴笋及春莴笋需选择耐寒性强、适应性强且抽薹迟的品种,例如艳美红莴笋,红衣少女等。

3.3 播种育苗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每年的11月中旬—12月初期播种春莴笋。在立春后,即气温回升后进行早春苦瓜的播种。在进行播种前,需要做好育苗工作。

3.3.1 苦瓜育苗

第一,种子处理。为了降低种子携带病菌的概率,在播种前需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可利用清水浸泡种子,约3~5 h,之后再利用适乐时进行拌种。也可以利用磷酸三钠液或多菌灵浸泡种子,再用清水冲洗种子。第二,浸种催芽。需要先利用温度为50℃~60℃的温水烫种,并不停地搅拌,当水温降低到30℃时,可以停止搅拌,让种子在水中浸泡7~8 h,之后冲洗种子,将种子放置在温暖处进行催芽。第三,营养钵育苗。需要先将营养土放置于营养钵中,再将其放置在苗床上,浇底水,并将种子放置在营养钵中,在定植前3 d需要将薄膜揭开,提高苦瓜苗的耐寒能力。

3.3.2 莴笋育苗

需要将莴笋种子撒在苗床上,再在种子上撒一层薄土并浇水,再覆盖地膜,利用竹片做成小拱棚状,将农膜盖上。

3.4 苗期管理

3.4.1 苦瓜苗期管理

需要做好苦瓜的种植工作,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并浇适量的定根水。

3.4.2 莴笋苗期管理

出苗后需要将内膜揭开,根据苗的长势及湿度浇水。在苗期管理过程中,需要追施尿素或清粪水2次,并喷适量的药剂,加强病虫害防治。可以通过喷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噻菌铜降低莴笋出现软腐病的概率,通过喷霜霉威盐酸或甲霜灵猛锌降低莴笋出现霜霉病的概率。

3.5 定植

一般情况下在2月底—3月初进行苦瓜定植。在1月上旬与中旬进行莴笋定植,即莴笋苗长出5~7片真叶后将其移栽到大田中。在莴笋定植时,需要选择排水条件较好的土壤,并施用适量腐熟有机肥,并深翻整平,在起苗前需要先进行苗床浇水工作[4]。由于是在1月进行莴笋定植,所以需要在苗龄40 d左右利用地膜覆盖定植,将植株行距控制在30 cm×30 cm,当苗成活后需追肥1~2次,但是不能过度施肥、浇水,避免苗期生长过旺。在初春需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加大追肥浓度。

整厢:可以将开厢距离控制在1.5 m,将厢面宽度控制在90 cm,高度控制在20~25 cm,将沟宽控制在60 cm左右。在对厢面进行平整处理后,需要施加基肥。按照两行定植苦瓜、三行定植莴笋的模式,将苦瓜的株行距控制在70×60cm,将莴笋的株行距控制在70 cm×30 cm。同时,每0.067 hm2施加3 000 kg的农家肥和30 kg复合肥。

3.6 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和排水条件,为苦瓜与莴笋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6.1 苦瓜田间管理

苦瓜具有较好的耐肥性,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需坚持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在苦瓜定植后,需要施5 kg/0.067 hm2的尿素,达到提苗的效果。在开花结果后,需要施加壮果肥15 kg/0.067 hm2。开始采收后,需要每隔7 d施加1次追肥,为幼瓜提供充足的养分,避免植株早衰。苦瓜虽喜湿,但不能有大量积水,在高温干旱时需多浇水,保证土壤湿润即可。在多雨时期,需加大排水力度,避免田间存在大量积水。种植苦瓜时需要做好搭棚及引蔓等工作。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需要及时插竹搭棚,即搭设一个“∏”字型棚架,让苦瓜的枝蔓均匀分布在棚架上。当瓜苗高度达到50~60 cm时,可以将枝蔓引到棚架上。

3.6.2 莴笋田间管理

莴笋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较少,需要加强耕作,合理浇水。莴笋生长前期,应做好棚地通风工作。当莴笋茎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加大施肥量与浇水量。植株封行后,莴笋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需追肥2~3次。

3.7 病虫害防治

3.7.1 苦瓜病虫害防治

苦瓜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常出现的虫害有瓜实蝇、斜纹夜蛾等,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否则会降低苦瓜的生长质量,影响经济效益,见表1。

表1 苦瓜病虫害防治Tab.1 Control of balsam pear diseases and pests

病害防治。猝倒病多出现在幼苗刚出土时期,会导致幼苗出现水浸状的情况,之后倒伏,需要通过苗床消毒及药剂防治进行预防,常用药剂有甲霜灵-代森锰锌和霜霉威盐酸等;炭疽病会导致瓜条等位置出现病斑甚至龟裂等情况,需要合理选择抗病品种并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也需要合理施肥,利用咪酰胺进行防治;褐斑病会导致叶片上出现褐色的小斑点,最终导致叶片干枯,需要合理选择种植地块,改善田间的通风条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利用药剂进行防治;白粉病会导致叶片、叶柄等位置出现白色的粉斑,最后干枯,需要选择抗病品种,施加适量的微量元素肥,利用百菌清等药剂进行防治;病毒病会导致苦瓜植株矮小,叶片黄枯,需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定期在叶面上喷洒瓜菜用叶面肥,并及时防治蚜虫,及时烧毁病株[5]。

虫害防治。蚜虫与白粉虱等害虫会蛰伏在苦瓜植株的叶背、嫩茎等位置并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出现变黄、褪色等情况,植株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利用噻虫嗪或阿维吡虫啉或阿维啶虫咪进行喷杀;瓜实蝇会进入苦瓜中取食,会导致苦瓜腐烂,利用食物诱杀、药剂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氯氰菊酯等;对于斜纹夜蛾需利用20%氯虫苯甲酰胺3 000倍或5%甲维盐进行喷杀;根结线虫会导致苦瓜植株的根部形成瘤,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为了预防这种虫害需要在植沟当中应用1%阿维菌素颗粒剂。

3.7.2 莴笋病虫害防治

大多数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病虫害的情况,莴笋也不例外,见表2。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等是莴笋常出现的病害,而莴笋常出现的虫害主要是蚜虫。

表2 莴笋病虫害防治Tab.2 Pest control of lettuce

病害防治。霜霉病是莴笋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会危害到莴笋的叶片,导致叶片枯死。可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例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水肥管理与田间管理等。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如喷洒霉克多66.8%可湿性粉剂等。灰霉病也会对苦瓜的叶片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叶片出现灰褐色斑,甚至导致植株溃烂。在发病初期,需要喷洒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软腐病会对苦瓜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多出现在多雨、高温等情况下。需要科学选择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并铲除病株,在播种前需利用热水与高锰酸钾处理种子,在种植过程中需利用新植霉素等药物进行喷洒。菌核病使莴笋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之后导致叶片枯黄,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优化田间的通风条件,并利用药剂进行喷洒。病毒病也会危害到莴笋植株的生长,需要积极防治蚜虫。

虫害防治。需要利用好年冬、快杀敌乳油等药剂喷杀蚜虫。若同时出现病毒病与蚜虫,需要利用20%病毒A进行喷杀。在处理虫害时,应尽量上午10时前与16时后进行喷杀,避免阳光暴晒。

3.8 采收管理

苦瓜采收,5月在开花15~20 d后,苦瓜即可进入采收期;莴笋采收,当莴笋最高叶片的叶尖和主茎的顶端位置相同时,比较脆嫩,肉质膨大,适合采收。

4 结语

应用早春苦瓜套种莴笋的高效种植技术有利于增加种植效益,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等各方面条件,科学选择苦瓜与莴笋的品种,合理开展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高苦瓜和莴笋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莴笋套种苦瓜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吃苦瓜
如何挑选莴笋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风味莴笋加工“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