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健肾巧养生

2022-04-19 22:39孟昭群
食品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真气肾经传统医学

孟昭群

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的功能是帮助机体排出新陈代谢的废物,同时分泌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今,不少人因为压力大而出现身心疲惫、精力衰退、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耳鸣、尿频等肾虚表现。养肾补虚的方法很多,如多晒太阳,多食温补肾阳的食品,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在医生指导下选服补肾药品等。此外,通过自我按摩进行养肾补虚,也很值得尝试。现向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学、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自我按摩方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朵和全身经络、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部有很多防治肾脏疾病的穴位。经常揉搓双耳可以疏通经络、活血驱寒、补充肾气、健肾壮腰。

双手来回搓至发热,用掌心捂住两耳腹面(即耳朵正面),稍加用力按摩,然后向前反折耳朵,按摩双耳背面。按摩力度以能承受为度,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3次。也可采用搓弹双耳法,即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不停地揉搓至耳垂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次20下,每天3次。

祖國传统医学对腰与肾关系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成书的《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唐代王冰注云:“两肾在于腰内,故腰为肾之外腑。”肾的位置在腰部,腰是肾之精气所覆盖的区域。若是肾精充足,则腰脊健壮有力;如果肾精不足,腰部脉络失于滋养,可导致腰膝酸软无力、畏寒怕冷等。按摩腰部是强肾健肾的有效方法之一。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位,按摩后人会感觉全身发热、经脉畅达。经常按摩腰部有舒筋活血、温肾健腰等作用,同时可辅助预防肾虚腰痛、腰肌劳损、腰椎病等疾病。

端坐于凳子上,思想放松,自然呼吸,松开腰带,宽衣,双手搓热后,将双手掌放在腰部两侧,掌心紧按皮肤,上下反复用力搓摩200次左右,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佳,早晚各一遍。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为男子之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地,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生气之源。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络也都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在全身循环中运行,顺畅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经常按揉丹田可以养肾益肝、填精补髓、祛病延寿。

将双手搓热,先用右手中间三指放在丹田处(位于肚脐下三寸的地方,即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横放在肚脐下,之间的距离约为三寸),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50~60次;再换左手三指,在丹田处逆时针方向按揉50~60次。每日早晚各1次。注意力度不要太重,以手指与皮肤紧密贴合为度,能感到肠道有蠕动为佳。

踮脚尖是一个很好的有氧运动,可刺激足少阴肾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亦可疏通足三阴经,使体内的气血向上运行,实现温补肾脏、激发中气、改善肾脏等功能,同时促使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保护心血管健康。此外,踮脚尖还可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保持身体立正姿势,全身放松,两腿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老年人可用手扶墙),提肛收腹,肩向下沉,慢慢踮起脚尖,以前脚尖为重心点,后脚跟抬起来,尽量维持10秒钟以上,然后脚跟轻柔落地。动作可重复30~50次,小腿肌肉有酸痛为佳。每天早晚各锻炼1次,连续锻炼效果尤佳。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脚心的涌泉穴直通肾经,是肾经的首穴,在坊间有“生命活力之源,人体强肾第一要穴”的美誉,是著名的养生大穴。《黄帝内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摩脚心可强肾固本,使肾精充盛、肾气强健。

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后,双手相互搓热,用左手掌按摩右足心的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即涌泉穴,然后用右手掌按摩左脚心同样的位置。每侧各按摩100下左右,以搓热双脚为佳。每天按摩1次。

猜你喜欢
真气肾经传统医学
成功也会上瘾
人无疵,不可与交
人无疵,不可与交
人无疵,不可与交
人无疵,不可与交
MINORITY REPORT
浅谈瑜伽体位对缓解高校女生生理期疼痛的作用
按摩脚心除尿频
(10)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