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您需要知道的事儿

2022-04-19 22:39吴波
食品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蛛网膜椎管禁食

吴波

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或消除痛苦,顺利完成治疗。除“开刀”手术外,麻醉也被应用于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治等方面。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从而在无痛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丧失痛觉和意识,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全身肌肉松弛,患者感受不到疼痛。全身麻醉适用于心胸外科手术、开腹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时间长、范围大、部位深的手术。麻醉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手术时间的长短。

局部麻醉是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通过表面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局部镇静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等方式,暂时阻断周围神经功能,令身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而保留患者清醒的意识。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性高、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小。

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脊膜外隙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隙联合阻滞等方式,适用于下腹部以下的手术和两三个小时以内可以完成的手术。以蛛网膜下隙阻滞方式为例,这一麻醉技术也被称为腰麻、脊麻,是将麻醉药物局部注射到蛛网膜下隙位置,麻醉阻滞的区域和药物注射的平面、药物性质等有关。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意识清醒,但手术区域失去痛觉。

任何医疗行为都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患者因存在麻醉禁忌而要暂停麻醉和手术,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在急诊手术中,当患者存在生命危险,而手术又能够解决问题时,即便患者有禁忌症,医生也应以抢救生命为先。只有当患者的疾病可以择期进行治疗时,医生才能充分考虑禁忌症。此外,不少患者对麻醉存在认识误区:有的人认为麻醉是小事一桩,随时都能进行。这是不正确的。

(1)术前进食或饱胃

饱胃是指未达到麻醉前禁食的要求,胃内有食物残留。存在这种情况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全身麻醉,可选择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全麻时由于患者意识丧失,气道的保护性反射消失,若是在麻醉过程中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会导致患者发生窒息死亡或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严重贫血

严重贫血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极易缺氧,手术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低血压,造成组织供血不足。这类患者应尽量使用全麻,不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因为硬膜外阻滞后容易使患者的血红蛋白数更低,加重组织缺氧。

(3)其他禁忌

遗传性缺乏某些凝血因子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阿司匹林的患者等应避免硬膜外穿刺手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存在疾病复发风险,应避免全麻,可使用神经阻滞麻醉。

进行全麻手术前,患者须严格禁食禁饮,固体食物的禁食时间为8小时,牛奶的禁食时间为6小时,母乳的禁食时间为4个小时,清水的禁食时间为2小时。

对于麻醉和手术,大部分人会感到害怕,这是一般手术患者正常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看见头顶上明亮的灯光,身边都是穿手术服、戴口罩的医护人员时,很可能因陌生的环境、不可预知的治疗效果而产生紧张等不良情绪。一方面,患者要正确面对自己的恐惧心理,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鼓励自己,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另一方面,患者也应充分相信医务人员。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会竭尽全力保证手术的成功。对于他们而言,每一个失败的手术都是自己人生失败的一部分。

有服药经历的患者应将服药情况告知医生和麻醉医师,包括服药的时间、药物的种类、患有的疾病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可以移除的假牙,在接受麻醉进行手术前应将假牙去除掉。这是因为,可移除的假牙会导致喉镜操作过程中出现假牙脱落等问题,假牙有可能进入到咽腔深部、食管、气管等,引起严重后果。

处于生理期的女性需要告知医自己的生生理期时间,以便医生合理安排麻醉和手术时间,防止出现下腹部盆腔脏器充血等问题,增加手术难度。

有的家属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手术结束后,还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患者才能回到病房?这是因为,即使是一项小手术,患者也需在麻醉恢复室(也称麻醉苏醒室)进行监护,直至生理功能正常才能返回普通病房。终止麻醉给药和手术结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麻醉结束”。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恢复的过程中,患者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如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帮助患者转危为安。特别是有些患者的术前情况较差、手术较大,更需要在术后接受持续的监护。

猜你喜欢
蛛网膜椎管禁食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空腹抽血 禁食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剧烈头痛?
偶尔禁食,可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猴子禁食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每周禁食一天,血管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