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MS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

2022-04-19 08:54贾琳斐贾润芳
现代食品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源性

◎ 贾琳斐,管 理,贾润芳,尹 静,张 鑫

(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咸阳 712000)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一类快速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抑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治疗[3-4],少量使用能促进畜禽类的生长,故广泛应用于兽药领域[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6]、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7]、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8]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灵敏度、准确度均较低及被检样品种类受限等原因,研究鲜有报道。目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检测手段,前处理技术多采用QuEChERS法[10]或固相萃取法[11],但这些方法或检出限较高、或大环内酯类检测种类较少。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对提取条件、基质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大环内酯类兽药残留的快捷、准确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甲醇、乙腈,色谱纯,默克公司;HLB固相萃取柱(500 mg/6 mL)、C18色谱柱(500 mg /3 mL),均为艾杰尔公司;12种大环内酯类标准品均由CATO公司提供;动物源性样品均来自咸阳市区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取可食部分绞碎、混匀,-20 ℃冷冻保存。

1.2 仪器与设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Qsight 210,美国PerKin Elmer公司;RV-10旋转蒸发仪,德国IKA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适量12种大环内酯类标准品于容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得到浓度为100 μg·mL-1的大环内酯类标准储备液,冷冻保存。分别移取适量的各单标储备溶液,空白基质稀释,配制成大环内酯类标准工作液。

1.3.2 样品处理

提取:称取均质后的试样5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20 mL 1%酸化乙腈,涡旋1 min,超声5 min,5 000 r·min-1离心6 min,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残渣再加15 mL乙腈,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备用。净化:预先用5 mL乙腈活化HLB固相萃取柱,上清液过柱,收集洗脱液,加入异丙醇4 mL,40 ℃蒸发至干;加入2 mL乙腈乙酸铵(1∶4)溶解残余物,加乙腈饱和正己烷2 mL,转至离心管中,旋涡 10 s,5 000 r·min-1离心 5 min,取下层清液过0.22 μm滤膜,上机测定。

1.3.3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柱温:40 ℃;进样体积:5 μL;流速:0.3 mL·min-1;流动相:A为5 mmol·L-1乙酸铵,B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0~2 min,A∶B为95∶5;2~5 min,A∶B为 50∶ 50;5~ 6 min,A∶B为5∶ 95;6~8 min,A∶B为5∶95;8.0~8.3 min,A∶B为95∶5;8.3~11.0 min保持95∶5。

1.3.4 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干燥器流速:100 μL·min-1;脱溶剂气温度:300 ℃;雾化器流速:200 μL·min-1;离子源喷雾电压:5 500 V;离子源温度:300 ℃。

2 结果与分析

2.1 提取条件的优化

为提高提取效率,本研究比较了乙腈、1%酸化乙腈、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1∶1)对动物源食品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提取效果,图1结果表明,采用乙腈、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1∶1)提取液提取目标物质后回收率较低,回收率在20%~60%;1%酸化乙腈对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提取效率最高,回收率均在60%以上。

图1 3种溶剂对12种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图

2.2 基质效应的评价与消除

对于动物源性等较复杂样品,基质效应影响样品测定的准确性。因此,在样品测定时应建立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ME)的评价,一般较为简单的评价方法为相对响应值法,A为空白样品基质中添加的相同含量标准物质的响应值,B为纯溶剂中标准物质的响应值,ME=A/B×100%,当ME<1.0时,则存在基质抑制效应;当ME>1.0时,则存在基质增强效应[12]。表1实验结果表明,12种化合物在3种不同基质中的基质效应在0.16~1.31。其中,3种基质对交沙霉素,鸡肉对克拉霉素、林可霉素均无明显的基质效应(ME=1±0.1);猪肉对克拉霉素、林可霉素均有基质增强效应,3种基质对其余化合物均有基质抑制作用。

表1 12种大环内酯类在不同基质中的基质效应评价表

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包括改进前处理净化方法、同位素内标法、基质配制标准曲线法,综合考虑,本研究采用基质配制标准曲线法,能够很好地消除基质效应,满足残留物的检测。

2.3 检出限与定量下限

采用空白样品配制与待测样品相同基质的系列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 2 ng·mL-1、4 ng·mL-1、10 ng·mL-1、20 ng·mL-1、40 ng·mL-1、50 ng·mL-1、80 ng·mL-1和100 ng·mL-1,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各化合物均在2~100 ng·mL-1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以3倍的信噪比确定检出限,10倍的信噪比确定定量下限,得到12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均为 0.1 μg·kg-1,定量下限均为 0.3 μg·kg-1。

2.4 回收率与精密度

准确称取阴性试样猪肉、鸡肉、牛肉并按照1.3.2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考察。向其中加入 0.3 μg·kg-1、0.6 μg·kg-1、3.0 μg·kg-13 种不同浓度进行3个梯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测定,每个添加水平测6个平行样品。基质空白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见表2。12种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9.2%~105.3%,相对标准偏差均在9.5%以内。该方法精密度、回收率均满足痕量实验分析要求。

表2 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及精密度表

2.5 实际样品的分析

应用本方法对咸阳市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抽检的猪肉、鸡肉、牛肉各20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批次猪肉检出红霉素,残留量为8.2 μg·kg-1,其余样品均未检出上述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物。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提取条件的优化、基质效应的影响分析,建立了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方法;得到12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均为0.1 μg·kg-1及定量下限均为0.3 μg·kg-1。12种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9.2%~105.3%,精密度均在9.5%以内。本方法易操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满足批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需求。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源性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方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聚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