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里种大豆,家庭成员间也要“良性共生”

2022-04-20 12:09杨雄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葵小丑鱼共生

杨雄

许多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是家庭“共生系统”出了问题。

家庭是一个“共生系统”

还记得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吗?

小丑鱼尼莫和爸爸一起幸福地住在美丽的海葵里。海葵的触手能够分泌大量毒素杀死入侵者,小丑鱼却不怕这种毒素,可以利用海葵保护自己。而海葵遭遇天敌蝶魚的攻击时,凶猛的小丑鱼可以帮忙打退蝶鱼。这样两种生物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关系,就是共生现象。

农业是一个典型的“共生系统”,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由一个共生系统产生光合作用。比如,玉米地间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通过根部取得它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并把空气里的弥离氮吸收起来,变成大豆和玉米所需的氮肥。两者非但不会争夺营养,还能共同增产。这说明当相互有利的植物栽种在一起,就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互保护。

家庭也是如此。在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里,家庭成员之间处于彼此支持、互利共生的稳态结构中。我曾在《有机教育》一书中提出家庭教育三角关系,即大多数家庭呈现为三种互动关系: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用“共生论”来诠释,家庭这一“共生系统”是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

“良性共生”亲子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正向激励:父母喜欢且理解孩子,孩子也亲近父母,父母和孩子互相影响,彼此在生命成长道路上成为相互支持的珍贵动力。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孩子能平稳地完成个体化分离,心智逐渐发育成熟,长成一个独立、完整、有力量的成年人。

“不良共生”亲子关系则会导致父母之间相互埋怨,亲子之间缺乏互动。有的父母忽视养育,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关爱,缺乏安全感,亲子之间建立不起良好的共生关系;有的父母喜欢控制,共生关系过于纠缠,孩子事事小心翼翼,看父母脸色行事,长大后较难发展出良好人际关系,失去真正独立“成人”的时机。实证发现,虽然许多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是家庭“共生系统”出了问题。

父母要承担共同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责任

家庭“共生系统”要形成健康、和谐的成员关系结构,除了父母要相互尊重,为子女做出行为榜样,更重要的是承担起共同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责任。

滋养亲情,切忌“隐性失陪”。时下,不少父母人在孩子身边,但心不在焉。父母应与孩子保持良性互动,坚持成为与其并肩而行的朋友;要提高陪伴质量,学会“在位陪伴”,而不是“在场陪伴”。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能产生质变,亲子沟通也具有累积效应。沟通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质量越高,亲子关系越亲密。

做智慧父母。父母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切忌唠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孩子可以从“三规”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家懂“规矩”,在学校守“规章”,在社会遵“规则”。

注重“三生教育”。

(1)敬畏生命。对任何人来说生命都是唯一的,父母要教育孩子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并且推己及人,敬畏身边每一个宝贵的生命体。

(2)学会生存。人每天的基本需要其实也就是“睡三尺床,吃三顿饭”而已。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学会谋生本领。99%的人终将成为平常人,把握适度幸福、知足常乐才能享受人生。

(3)感恩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善良。

猜你喜欢
海葵小丑鱼共生
你帮我来我帮你
小丑鱼
海葵和小丑鱼
会“开花”的海洋植物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为什么小丑鱼喜欢住在海葵里?
伤心的小丑鱼
曲线养小丑鱼副产品也俏销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