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谐音梗”

2022-04-20 03:32任铁石
课外语文·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捷报合子谢安

任铁石

没有烟花爆竹的喧嚣,沈阳今年的春节格外安静。我享受安静,却又因仪式的缺失而怅然。儿时放鞭放炮的单纯快乐,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很多古老的习俗一同消逝了。

就连春节本身也曾差点被取消。在清朝终结后,中国施行公历,提倡过元旦,鲁迅先生就是不过春节的代表人物之一。民间却固守着旧历新年,元旦和春节并存的格局一直持续至今。

在不断变化当中,依然有一些习俗岿然不动。如果仔细揣摩,你会发现很多留存的习俗通过谐音的方式,传达出中国人最底层的思维逻辑。就像枯水季,河床底部祼露出来的圆溜溜的鹅卵石;就像人类学家深入原始部落,窥探到的最朴素的秘密。

北方人除夕夜必吃饺子,取的是“侥”幸的谐音,大致是希望吃下幸運饺,迈入幸运年。然而,“侥幸”和“幸运”在词义上还是有着微妙差别的,细思“侥幸”二字,包含着谦虚和审慎的意味。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朋友在发表比赛获胜感言时,用到“侥幸”一词,这是谦虚、给对手留面子的说辞,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胜者盛气凌人、失去平常心—这恐怕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修养要求。

典故“折屐齿”是这种心态的高级版本。东晋淝水之战,捷报送达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连忙告辞去转播这条喜讯。谢安送走客人回内宅去,他兴奋的心情再也憋不住了,过门槛时踉踉跄跄,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1600多年之后,2022年大年初六,类似的故事再次上演。中国女足在落后两球的绝境中,最终以3比2的成绩反杀韩国队,捧得阔别16年的亚洲杯。水庆霞教练的赛后发言和谢安如此相似:“我也不认为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录,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备战。”“很感谢所有队员,她们在困难情况下战胜了自我,也战胜了对手。”但是,水教练在赛后的大笑落泪,却像折断的屐齿一样,出卖了她真实的内心。

对饺子的谐音的分析,还有很多未尽之意,就不再细说了。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二吃面条,面条之形顺溜、绵长,借面条形状的谐音,讨的是顺利长久的彩头。初三的合子,取的是“和”的谐音,中国人自然是以和为贵。到了正月十五,元宵是必吃的,这和南方人除夕吃汤圆是一个意思,取的是“团团圆圆”的谐音。

除了食物,春节期间还有很多行为,借谐音添吉言。如果不幸失手打碎碗碟杯盘,必须及时补上一句碎碎(岁岁)平安,方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沙和尚在当卷帘大将时如果会这句话术,可能就不必去流沙河受苦了。

也许有人会说靠谐音给自己打气,幼稚且不科学。我很想知道,提出这样见解的人是否做过或者想过这样的事—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大喊:“你是最棒的!”

带着春节里的吉祥的谐音梗,带着女足姑娘们胜利的喜气,我在文末祝愿读者们,在虎年里雄风大振!

猜你喜欢
捷报合子谢安
才艺之窗
还能是谁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塔莎小姐”:风雨共担才是爱情真谛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啥样的
捷报
和治友德 盛夏捷报
身教
谢安下棋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