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与解蔽在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

2022-04-20 06:02余瑶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景观建筑

余瑶

【摘要】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时空体验基础上的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关系,以园林景观设计为依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景观与建筑常见的交互形式,并总结可行的时空体验与建构方式,为内外交互设计夯实基础。其次分别从优化景观和建筑交互功能、采集空间结构信息、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材质、金属支架与植物景观融合四方面提出建议,立足于延展、解蔽两种状态实现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优化设计。最后总结今后景观与建筑关系的发展趋势,旨在全面实现时空体验和建筑景观设计的融合。

【关键词】时空体验;景观;建筑;内外交互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7.067

引言:

现代园林景观和建筑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关键任务,通过一直以来的实践经验也可以认识到两者关系,主要表现在时空体验方面,即建设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的空间。无论是时空体验的理论还是景观与建筑交互实践,必须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优化景观建筑空间。在时空体验基础上,景观与建筑之间的交互,需要在实践中创建交互空间,换言之,时空拉伸和时空压缩角度,都是探索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的基础与着手点,为总结时空建构方法提供参考。鉴于此,下面在时空体验基础上,对实际建设期间的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方式展开分析。

1、景观与建筑交互形式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领域,理论研究中景观和建筑之间的交互关系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处于后现代时代,“景观”不只是作为一种建筑概念,更是被当作文化概念,使得景观形式更加多样。现代化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的进程中,更应该关注建筑、景观之间的关系,通过剖析内外交互关系,在空间塑造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丰富景观与建筑设计内涵。

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关系,总结为三种:第一种是灰空间和过渡空间,该形式需要保证建筑要同时关注内、外空间,灰空间的作用是缓解空间分离导致的情感疏离,将所有元素在空间塑造中融合起来。第二种是复合公共空间,常见的有中庭、屋顶平台等。第三种是复合界面,一般是在建筑外围的空间跨度界面、过渡空间中存在。围绕不同的内外交互空间关系,为景观和建筑空间塑造夯实理论基础。

2、时空体验与建构方式

在心理时空观基础上,景观和建筑内外交互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本时空模式,分别是时空拉伸模式、时空压缩模式。基于时空拉伸视角,因为空间组织各个环节联系密切,而且保持分隔沟通的状态,位于空间中的游客会产生动态叠加形式的感知,内心体验时间也会因此而延展,体现出可推导性的特征。时空压缩角度,因为界面材料、建构方法解蔽特性,所以游客会在一瞬间产生交叠印象,即所谓的“瞬时生成性”。由于时空压缩构件并置型认知界面,对于游客完型思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引导。利用扩增建筑、景观之间交接所具备的“厚性”,则有助于完善游客“观”“想”流程。

时空拉伸即为延展,在现代艺术环境下,古典建筑空间所在的特有中心性、封闭性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创新,重点表现出人、空间的动态联系。引入到我国之后,基于传统文化的古典园林建筑,本身和园林就有非常高的统一性,而且也建筑、园林也紧密融合,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层次,也使空间层次与深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即相互分隔又互相连通。在城市园林景观建筑中,因为可用空间比较有限,加上空间具有连续性、渗透性,所以可以作为延展,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体验。

例如可以通过空间要素穿插组合这一方法,塑造流动性空间,比较典型的案例包括日本东京都的现代美术馆。该建筑的庭院设计为半围合形式,设计时采用水、石、步道这些元素,增加建筑和外部空间连接的丰富性。美术馆内部空间的中庭、柱廊等部分,专门在设计缓冲空间,使内部空间层次更加丰富。除了要素组合穿插的方法外,景观要素之间的内外关系,可以进行过渡,比如可以使用玻璃一类的轻型材料,在建筑设计时打造界面阶梯形式的过渡,在屋顶、中庭等空间设计绿植空间,将外部空间的元素进行合理延伸。建筑内外空间多层次界面的设计,还可以采取孔洞这一元素,加强空间之间的沟通,以嵌套空间的形式实现内外交互。

时空压缩即为解蔽,对比时空拉伸两者的明显差别在于,时空压缩建构主要是采用无遮蔽、透明状态,环境存在的所有元素,都可以聚集至界面中。好比美国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在其《运动与视知觉》这一著作中,专门提到了“透明性”这一概念,要在空间、时间这两种元素基础上,使原本无意义单一性转换为有意义复杂性,从而了解到物体中涵盖的没有被注意到的结构特点。艺术设计方面拉兹洛提出了玻璃体“光调节”装置,在常规装置中增加了折射、反射、透射的功能,真正达成“像”“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基于影像投射、远程在场理论,如果不同类别的空间图像、信息相互叠合,经过层叠处理的物象,通过各自关系可以证明其存在性。在此条件下的“透明性”可以表示空间与身体在发展进程中延伸而来的新关系,可以直接创新观看与体验方法。如果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艺术理念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用传统的长卷和全景图作为类比,在主体融入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元素的重叠、交杂,将原本单向客观时间、三维空间模糊处理。游客处于空间漫游状态,基于瞬间信息具有的偶发性和易逝性基础上,可以产生连锁经验,而这种连锁经验更是会超过预设有序视界。

现代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时,玻璃和镜面这种材料具有光学介质作用,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空间结构组织形式,产生丰富、层次性的时空体验。例如哈维提出的“时空压缩”理念,更是站在批判性视角,在空间信息是否对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这一方面引发人们的深思。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平面化表象涉及到的三维意义是真实存在的,可以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园林景观设计元素的豐富性与完整性。基于解蔽式基础上的时空建构,差异性元素全部集中在浅空间界面,利用空间建构控制界面、视野引导、压缩维度,采取复制和扩展的方法凸显内外空间交接的“厚性”。

3、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建议

3.1优化景观和建筑交互功能

解蔽代表开放性与显示性,延展则注重转变、引导。立足于时空体验的视角,不同组织方式也会带来相应的感受与视觉体验。景观和建筑内外交互设计时,设计人员负责控制内外关系先导性,在现代景观设计领域也逐渐展现出主动性。例如在外部景观设计中,很多现有的建筑作品都是采用内外交互设计,为了表现出透明建筑的特色,一般会在场地设计时应用现有景观元素,在创造景观这一方面,表现出建筑内外精细比例、清晰的空间节奏,为游客创造观看、体验的最佳场所。

空间建构中的景观场地如果为下凹式,那么在处理时可以立足于植物疏密度、敞开处理与围合关系的角度,即便游客在任何位置都可以与建筑融为一体,获得新鲜的体验。例如很多景观建筑会采用透明玻璃、磨砂玻璃,利用景观映射的方式了解图像的变化。白天遵循由内向外的顺序,获取外部空间景色,园林景观中的树林绿地图像、建筑内部空间环境。待进入到夜晚后,可以从内部向外观察周围环境,但是光量可能会有差别,导致内部环境在叠加之后形成反射,如果是由外向内观看,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建筑光盒情况。

由此可见,景观空间建构是丰富观赏体验的重要方法,因为外部环境和建筑内部空间相互融合、叠加,景观也融入到了建筑中,游客在形成叠加物象感知之后,也会体会到流变解蔽式的时空体验。

3.2采集空间结构信息

基于时空体验的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点获取建构空间信息。设计阶段采集重要标志物、学校、河道以及断层线等信息层次,调整尺度、旋转角度后,可以通过叠加、重组等手段进行组合。例如内部展览空间的景观要素体量可以进行创新,联系庭院、人行桥以及园林建筑等紧密联系起来,突破建筑、景观之间的限制,了解到各层信息平等联系,所以景观与建筑交互关系也会在设计过程中而存在[9]。设计时可能会在场地格网的各个位置种植植物,按照人口数量、水体与庭院等元素,渗入到建筑形体中,也因此时空关系不断延展,交错体块在内外关系交融之后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空间。景观结构经过穿插、交错之后,从而形成持续性的流动,各个景观要素交接位置的信息更加丰富,体验空间也得到时空拉伸、延展。

3.3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材质

建筑和外部城市环境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要隔离建筑本体,另一方面还需要与城市环境相结合。设计人员采用各种材质墙体,展开组织性设计,而不是简单的使用挡土墙,对内外关系、高差关系做出处理。比如可以使用半透明材质的铜板墙体,搭配铜板墙、厚重感较强的石墙。这种半透明双面打孔铜板墙体中的各个墙面,均被提前打孔,外墙面利用打孔便会形成相互呼应的图案。通过半透明墙体,重组内外景象,在内外观察中产生层次性的体验,也可以在内外空间基础上进行解蔽。设计环节这种半透明界面,使建筑本身和外部城市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彼此处于交叠状态,相互融合,同时采用其他材质墙体重组,实现了建筑行进空间时空体验拉伸。一般来说延展状态、解蔽状态相互依赖,被认知和体验过程中会舍弃稳定结构状态,经过层叠处理的信息,会在相互关系确定的进程中实现自我建构、转换。

3.4金属支架与植物景观融合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时会采用金属支架,并且与植物景观融合,创建具有立体性特征的公园。很多情况下社区空间的设计也会使用钢构架,搭建多层次的空间组合,这样一来既可以拓宽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还可以发挥结构框架优势,包裹不同的藤本植物,利用植物穿插与攀爬,使游客感受界面更加合理的重构,这对于游客行进路径起到了引导性作用,还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中季节变化。设计初期通过钢架、镂空钢板,本质上可以从内、外展示透明与解蔽这两种状态,植物在不断生长进程中钢索和框架会对其攀爬形成引导,从而将各个空间形式串联起来,搭建内外绿墙延展形式的结构体系。除此之外,设计过程中空间结构需要重点表现出开放性,取消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关于时空关系的设计,除了可以从横向层次上加以展现外,还需拓宽到垂直层面,通过座椅、露台等空间的穿插式设计,可以在创建空间中营造不确定状态,这是表现延展性体验的有效方法。游客则更加直观地体现出各个空间所具有的层次感,对内部时空进行拉伸处理。设计人员针对自由界面的状态和基本形式展开创新,可以将压缩、拉伸两种形式加以混合,游客所获得的体验将更具复杂性。

4、今后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发展应注意问题

在今后空间创造与设计领域,为了体现出和谐性与合理性,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且多元化的时空体验,内外交互设计务必要体现出“厚性”这一特征。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延展和解蔽基础上,探索内外交互建构方式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时空拉伸可以弱化边界清晰性,从而塑造反思与体会的空间环境。在设计时一般会应用半界定分割的方法,通过内外渗透与连接进行过渡,将植物、建筑界面的相互组合,并要注意模糊内外衔接的边界,以此来构建复合空间。另外,今后在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这一领域,还会更加关注孔洞式设计的广泛应用。该方式是通过均质开放性空间风格设计,将内外空间关系进行模糊处理,在建筑中进行架空式设计,所有景观元素均可以通过延伸的方式与建筑相融合。景观拉升之后,游客所获得的体验时间不断拓展,而体验特征方面也逐渐具备了可推导向的特征。

时空压缩这一层面,感知界面在内外交互设计中会处于解蔽、透明的状态,利用特定光学介质可以通过界面的时空压缩单向空间信息投射,让游客在一瞬间形成感知,并界面联系内外空间,通过各个界面关系的连接,采集景观与建筑内外部信息。如果焦点界面存在相互映射的关系,也可以持续性的重构,将空间元素进行拼贴式处理,集中压缩于同一个界面。这样一来便可以产生可以满足游客视觉体验需求的交互式界面。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设计工作中,基于时空延展和解蔽。这一角度能够进一步达到相互依赖和转换的效果,具体在设计时可以采用植物大川,他是设计着重表现出见面,多元化与可变性与各个类型的空间,组织相融合,使空间交互形式更加多样化,而且能够营造相对自由的状态,景观和建筑交互设计还可以利用特殊方式,尽可能地消除边界,按照空间设计需求,尊重景观与建筑内外交互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征,并对景观元素空间结构等进行重构,便可以达到理想的内外交互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时空体验基础上的景观与建筑设计,必须关注两者之间内外交互关系的总结,而且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多元方法,重点突出景观和建筑内外互动特性,为游客营造多层次空间,感受到景观建筑艺术性、美观性,深入地理解的景观建筑融入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文博.村落交互空间景观的活力再生研究——以尹家冲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11):69-71.

[2]赵若妤,张继兰,刘柯三.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互动型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21,44(19):100-102.

[3]曾斐莉.交互理念下的工业遗址公园景观小品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9):64-65.

[4]翟司琪,樊清熹.濮阳“龙文化”特色景观交互设计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56-57.

[5]唐绍男,黄滢.基于交互型的街区景观体验性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2):88-89.

[6]董芊芊,刘垚燚,曾鹏,孙凤云,张然,田恬,车越.城市三维景观格局特征与社会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基于增强回归树[J].应用生态学报,2021,32(09):3311-3320.

[7]尹静.社区共享空间交互体验式景观设计探究解析[J].现代园艺,2021,44(10):41-42.

[8]卢窈.社区公共空间的交互景观设计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5):60-61.

[9]吕红,赵兰勇.基于多元感知的交互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21,51(02):90-92.

[10]张洋,李长霖,吴菲.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交互景觀实践与未来趋势[J].风景园林,2021,28(04):99-104.

[11]朱治衡,魏光普,于晓燕,张虹虹,康瑜.白云鄂博矿山公园5G景观设计更新策略研究[J].现代园艺,2021,44(07):83-87.

猜你喜欢
景观建筑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