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圈房的建筑特征

2022-04-21 00:43张建琦
上海工艺美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宅民居构件

张建琦

绞圈房分布于上海、江苏地区,作为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颇具地域特色。本文选取了浦东乡间四座绞圈房,结合其他区域的民居建筑,总结并归纳绞圈房的布局、结构、装饰等特征,以期通过对建筑的研究了解地区发展变化及其人居环境。

引言

上海地区之民居建筑,石库门被认为是传统建筑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代表,其主要集中在黄浦区、静安区等城市中心区域;而另一种合院式民居建筑——绞圈房,则是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体现。绞圈房不仅分布于上海的郊区与市区,于江苏亦有类似建筑,从时间上可以追溯至明代。由此可见,绞圈房在上海的历史与分布都较石库门更久且更广。

此外,对比上海的绞圈房与北京的四合院,虽同是合院式建筑,但两者之间有着鲜明的区别。绞圈房围绕方正庭心而布局,四面房屋构架相互连接,成一整体,其屋面相连并以45°斜交,使朝向庭院的屋檐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北京四合院则是通过四周单栋的房屋与墙、廊等,围合庭院。可以说,绞圈房是体现上海地域特色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

建筑的地域特征不仅与自然环境相关,也与社会人文有关,本文选取了浦东乡间四座相对邻近的绞圈房:周浦镇的棋杆村顾家宅、棋杆村张家宅、苏家宅(东湖山庄),以及张江镇的艾氏民宅,总结位于乡村区域的绞圈房的空间、结构、装饰、环境等特征,以此对该地区的人居环境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二、绞圈房的布局及结构特征

2.1空间布局

在上海方言中,将“排”称之为“埭”,“天井”称之为“庭心”。因此,单排建筑即为“单埭”,前后两埭建筑与左右厢房围绕庭心呈“口”字形布局,屋面围闭,即为“一绞圈”,是构成绞圈房的基本单元。如棋杆村顾家宅和张家宅,均为两埭一庭心,又在建筑的东西两侧设长弄及包蔽屋,其中作为重要生活空间的庭心方正敞亮,而两侧长弄相对狭窄,由于长弄上空被左右屋檐交错遮挡,采光很差。

对于多进的绞圈建筑,受传统儒家思想以及尊卑有序的家庭观念影响,多沿轴线方向对称布局,最多可至“十埭九庭心”,如高行镇新牡丹园中的马氏民宅、奚氏民宅、周浦镇的苏家宅等,均为多进绞圈。其中苏家宅因拆毁情况较为严重,格局变化较大,从现存看,建筑为三进两厢,正落轴线方向依次为入口仪门、前厅、仪门、后厅、辅助用房,辅助用房与后厅之间以墙体相连接。而在建筑中设置仪门也是绞圈的一种重要做法。

此外,古时上海地处较为偏僻,尤其是近海的浦东、闵行、奉贤等区域,受官方制式影响较小,布局随意,所以也存在东西组合等多种形式,以致第一排建筑面阔九开间甚至更宽,如张江镇艾氏民宅,为典型的东西组合的双绞圈房。该宅原先仅为一绞圈,即现在围绕东侧庭心的部分,后逐步扩建,西侧庭心因西厢房的偏移而呈现梯形,其东侧又有一包蔽屋,此处的长弄较之前的顾家宅与张家宅宽敞。

由此可见,绞圈房的布局形式,与居住者实际的使用需求、宅基地及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2.2结构形式

绞圈房结构简单,形式质朴,经济节约。建筑的部分构件有相应的本地称呼,一榀穿斗式木构架被称为“立贴式”,立柱之间砌筑“壁脚”;进深方向,依据桁条的数目,对应多少“路头”,如艾氏民宅客堂间进深为五路头;面阔方向,椽子的间距称为“豁”,通常采用单数,如苏家宅客堂间有27豁,约6.6米,相当宽敞。

作为江南地区的一类建筑,其结构形式多采用穿斗式构架,建筑的正贴或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于一些重要空间,为增其装饰效果,将梁、川等木构件扁作,并在表面雕刻纹饰。以苏家宅第一埭的明间及两侧次间为例,正贴用扁作大梁与山界梁,次间短川为眉川式样。而这些具有装饰作用的扁作构件,由圆木结方而成,所需木材尺寸较大,在加工上常由上下两部分拼合而成,主要受力的是与梁柱相连的下部。

从屋面形式来看,这四座建筑前后两埭均为歇山顶,形成了深远的出檐,在上海其他区域,也有采用悬山顶、硬山顶的形式,如之前提及的马氏民宅、奚氏民宅,为硬山顶建筑,两者相较,歇山顶更为外向亲切,硬山顶更为内向收敛。

三、绞圈房的装饰特征

装饰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点缀空间,彰显门面。绞圈房作为一种朴素且经济适用的传统民居,虽无法与其他一些宅院的精致相比,但在这四座建筑中仍能看到许多装饰性元素。

3.1木雕

因木材易于加工的性能,且作为传统民居中大量运用的材料,被赋予了除结构、隔断等功能之外的装饰功能,工匠在木构件上雕刻各类题材的图案,或是将其加工成不同形状。而雕刻耗时耗工耗财,因此首先会运用到重要的、对外的空间。

结构构件中,主要是对扁方构件进行雕刻,如扁作梁、看枋等。题材多种多样,有简单的仅雕刻构件轮廓,如苏家宅前埭的明间梁架有卷草、卷叶纹;顾家宅墙门间看枋及短川是更为复杂的人物故事图样;张家宅客堂间看枋上的郭子仪拜寿、三星高照图等。

绞圈房在一些朝内的门窗上雕刻纹样,而朝建筑之外则是简洁的门窗板,十分简朴。花卉、人物、禽兽等均为常见图案,这些构件的面积不大,又非受力构件,因此门窗的木雕更显精美,同样的题材亦有多般变化。例如苏家宅客堂间门扇上的各种花卉透雕,张家宅客堂间北侧窗扇上人物图等。

一些较小的木構件,如短机、斜撑等也有雕刻或是在构架中增加一些纯装饰性构件,如苏家宅、张家宅中的抱梁云。

3.2砖雕与灰塑

砖雕主要聚集于仪门处,仪门的存在不仅可以大大增加空间的装饰效果,同时也形成了多进的院落,增强了建筑的秩序感。苏家宅南侧的仪门,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从其残存的砖石构件,仍能看出原有仪门之精巧。仪门不高,砖雕共四层,以薄砖分隔,从上往下,第一层为一斗三升,第二层残损,依稀可见建筑、植物的纹样,第三层为题字,第四层为绶带缠绕的器物纹饰。

在建筑的屋脊以及歇山两侧的山花处也有砖雕、灰塑。例如顾家宅前埭屋脊处砖石镂雕的三星高照,张家宅、顾家宅及艾氏民宅山墙处的八边形灰塑等。

3.3其他

斗拱,原为受力构件,其力学作用随建筑结构的完善逐渐演化为装饰性构件。這几座建筑中,明间看枋上均有一斗三升的装饰。其中建于康熙至雍正年间的苏家宅年代最早,一斗三升的拱的样式最为古朴,转角处做简单的三板卷杀。而建于清末的顾家宅和张家宅在拱的三板处凿刻明显反弧。同样是清末的艾氏民宅,其 呈倒梯形。这些斗拱的变化也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苏家宅第一埭明间山界梁上有个特殊的木构件,为荷叶墩,雕刻成荷花样式,置于坐斗之下,增加坐斗的高度,是一个类似驼峰的木构件。

除上述这些装饰外,张家宅客堂间的壁脚也十分具有装饰性,虽未涂抹灰,但墙砖之间勾缝细腻,边缘衔接考究,形成一定肌理感。其北侧墙面以不同深浅的墙砖构成菱形的花纹,以简单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美化效果,这种做法在江南地区并不常见。

纵观这些建筑,精美的雕刻与简洁的构架,繁简之间恰到好处地结合,形成了美观、敞亮、舒适的空间效果。

四、绞圈房因地制宜的做法

地域因素对于古代的木建筑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为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相较于顾家宅、张家宅、苏家宅及艾氏民宅这类位于乡村的绞圈房向四周铺展开营建的方式,新场镇的民居建筑,由于人口稠密,用地紧张,则形成了狭长、多进、两层的以硬山顶为主的房屋,由此可见,建筑的地域性也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差异相关。

就这四座绞圈房而言,其所处的周浦镇与张江镇,近海,多台风雨水,建筑的建造需要考虑抗风防潮,因此可以在这些建筑中发现许多相应的细节做法。从整体来看,建筑高度显然较其他类型民居院落低矮,更贴近地面的做法减少了受风面,使其具有更好的防风作用,屋面铰接的做法也加强了整体建筑的稳固性。外立面上,砖墙外覆“枪篱笆”,一种说法是,因为壁脚仅砌筑一层,十分单薄,为了防止小偷拆掉壁脚入户盗窃;也或是为了增加壁脚的牢固度,同时,覆盖在砖墙外的枪篱笆也能有效防止风雨对砖的侵蚀。在棋杆村顾家宅外墙局部地基处可以看见圆形的通风孔,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通风,防止室内地板受潮,通风孔处设铸铁篦子,令蛇鼠等动物无法钻入。通风孔外的走道以石砖侧砌,略向下倾斜,使周边地坪高度降低,以防雨水从孔中倒灌。

作为乡土民居建筑,绞圈房最主要的特征是经济高效且宜居。建筑庭心方正、宽敞,带来了良好的采光通风,同时又能满足居民日常起居、洗晒、晾晒等多种需求。周边环境优美,临水而居,种植树木、竹林,形成了生态实用的居住空间。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几处绞圈房的归纳研究,以期从中理解建筑的地域特征,朴素经济的生态理念与智慧,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为地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有更深入的探索。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现代的建筑能较传统的民居建筑更为坚固且舒适,然而不同地区的建筑也趋于雷同。与城市用地日益紧缺状况相反的,是广袤的乡村亟待发展,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当地传统民居形制,从中理解居民生活需求,并充分考虑地域特征,使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发展中得以延续。

猜你喜欢
民宅民居构件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武汉工地钢材贴上电子标签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
基于复合连接器的插拔式构件组装方法研究
铜陵农村民宅的雷电灾害原因及其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