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盈利与风险承担
——基于盈利结构和盈利能力的双重视角

2022-04-21 12:57
关键词:利息收入盈利商业银行

庞 明 吴 莎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健全金融机构治理是我国当前金融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主体,产生的风险极具传染性。如果风险承担水平过高,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城商行风险问题不断暴露,如何持续健康经营成为城商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金融监管统计院统计,在银行业2020全年3 200份罚单中,城商行所收到的罚单高达311份,处罚事由重点集中在信贷业务、流动资产管理等暴露出的风险点。同时,据银监会发布的报告可知,各类银行的风险资产均有一定幅度上升。其中城商行最为明显,近十年不良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占比上涨幅度较大,其比例由0.9%上升至2.32%,以不良贷款为主的信贷风险尤为突出,使得城商行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基于此,本文的主要贡献可能在于:(1)由于现有相关文献主要是基于银行盈利结构探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本文尝试从盈利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双重视角出发,研究城商行的风险水平,同时探讨城商行规模在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中发挥的作用,即该变量在两者间是否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2)目前现有相关文献在样本选取上,主要以整体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而言,其特征具有差异性,从而影响结论的适用性。本文将样本选定为城商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促进城商行更有效地控制风险水平。

1 文献综述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风险问题的暴露已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基于不同视角,学者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进行了相关研究。一是从宏观视角。Borio C,Zhu H[1]236-251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杠杆或者资产价格进而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王晋斌、李博[2]25-43发现在宽松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下,银行为扩大借贷规模会放松贷款审核,导致其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郭民乐[3]32-36结合实际,根据我国各类银行不良贷款变化这一情况,得出银行以不良贷款为主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的调整。二是从银行微观视角。学者们主要是研究内部治理因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股权结构方面,Laeven L, Levine R[4]259-275首次以股权结构为出发点,探讨银行应如何安全治理,发现银行的风险承担受每个银行治理结构内股东持股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地,张博、宋成等[5]31-42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指出银行股权过于集中不仅会导致管理层面临大股东压力而怠于行使职责,也会使大股东过于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经营决策,不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当股权制衡度越高时,银行的风险水平越容易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源于中小股东因其股权对大股东的行为产生的监督作用。黄敏、蒋海等[6]56-66在探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时,引入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这种不对称性在银行和市场参与者之间表现的更为显著。而当银行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时,会明晰该银行的风险资产配置情况,市场参与者可以利用银行披露的信息做到合理判断。同时,可以使市场机制对银行的风险资产配置发挥约束效应,银行的风险水平得到进一步控制或降低。

学者们也尝试从银行盈利层面探讨风险承担问题,现有文献较多地从盈利结构这一单一角度提供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证据,并形成了主要的三类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在银行盈利结构中,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加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如Lepetit L, Nys E等[7]1452-1467研究指出,在银行的盈利结构中,非利息收入业务会因为自身特有的波动性,使得银行风险水平上升。黄隽、章艳红[8]75-90将盈利结构纳入银行风险问题的研究框架中,并以美国银行为例,指出了欧美银行的盈利结构逐渐转向非利息收入业务。但该业务的开展,难以避免会出现部分信用风险大的业务,从而加重银行的风险水平。周开国、李琳[9]57-66指出非利息收入业务增加,导致标准资产组合中多元化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分散作用减弱。肖文东[10]88-91指出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非利息收入往往会因市场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银行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大。进一步地,辛兵海、陶江[11]175-184基于银行性质对银行进行分组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对非利息收入增加的敏感度因银行性质不同表现出差异性。与此相反,也有学者认为在银行的盈利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任哲、邵荣平[12]64-70发现在控制银行宏观环境因素后,非利息收入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其中佣金收费活动带来的风险降低效应最有效。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认为非利息收入因其经济环境不同而表现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非线性影响。如DeYoung R,Torna G[13]397-421基于美国数百家银行倒闭的数据,指出非利息收入业务品种的风险各不一致,多数业务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投资、外汇等。这种特点造成了非利息收入业务更难以控制,如果不合理分配各种业务的比重,风险程度更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影响,这种效果往往发生于金融危机期间。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相关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展。一方面,从研究视角而言,针对银行盈利层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了盈利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但尚未形成一致结论。而从盈利能力角度探讨银行风险问题,学者刘忠璐[14]71-115基于逐利效应这一理论意义分析了盈利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本文尝试从盈利能力与盈利结构的双重视角探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银行规模,探讨银行规模是否会在盈利结构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在样本数据的选取上,考虑到现有文献研究多将样本选定为整体商业银行,忽视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异质性特征,从而影响相关结论的适用性。因此,本文将样本选定为城市商业银行,以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经营原则,其中,安全性原则强调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从盈利性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运行主体、典型的金融企业,盈利性是其内在动力,不断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以实现盈利最大化。即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中,存在明显的逐利效应。在逐利效应下,当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低时,城商行出于改善自身盈利状况、实现既定盈利目标,会倾向于选择更冒险的经营策略和高风险项目,或者放贷给资信较差的客户以获取较高收益,从而导致自身承担的风险水平提高。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越低,其承担的风险水平越高

2.2 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

现有文献指出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表现为银行非利息收入在银行营业收入中的占比。[15]100-108过去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借贷和证券投资等传统业务,即利息收入。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竞争愈为激烈,传统的盈利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生存所需,其纷纷转向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而言,城商行因业务范围小、集中度高等原因,在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利息收入变窄时更易受到冲击,从而更为注重非利息收入相关业务的拓展。但是,在盈利结构中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从业务自身特点而言,非利息收入业务大部分以费用为基础,在转换过程中所需的相关成本较低,客户更容易转向提供类似服务的其他金融机构,使得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增加,随之城商行风险水平上升。同时,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需要城商行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使得银行的固定成本上升,提升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开展业务时,也难以避免地参与一些信用风险更大的业务,从而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上升。基于此,从盈利结构角度,提出本文第二个假设:

H2: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越大,其承担的风险水平越高

进一步地,基于规模经济效应,考虑到城商行的规模作用,规模越大的城商行往往综合实力更强,拥有更优质全面的服务或者高素质的业务人员等,在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时更具优势,从而使得在银行的盈利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占比得到进一步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升高,进而助推了城商行的风险承担。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正向调节非利息收入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城商行2010—2019年相关数据,并剔除不完整、异常的数据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最终得到220个样本观测值。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东方财富网等,部分残缺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并整理各城商行年报所得。

3.2 变量定义与构造

3.2.1 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风险承担。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指标的适用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衡量城商行的风险承担。

解释变量:银行盈利。从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两大视角选取衡量指标。其中,选取总资产收益率衡量城商行盈利能力,选取非利息收入占比衡量城商行的盈利结构。

调节变量以及控制变量:选取城商行的规模作为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调节变量,同时,借鉴现有研究,选取资本充足率、成本收入比、贷款资产比、存款保险制度、银行杠杆、存贷比以及贷款损失占比等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3.2.2 实证模型构建

为了分析盈利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检验研究假设H1,构建模型(1)。

NPL=β0+β1ROA+β2CAP+β3LDR+β4COI+β5LOANS+β6LEV+β7LOSS+β8DI+ε

(1)

为了分析盈利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检验研究假设H2,构建模型(2)。

NPL=β0+β1NII+β2CAP+β3LDR+β4COI+β5LOANS+β6LEV+β7LOSS+β8DI+ε

(2)

进一步地, 为了研究银行规模在盈利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检验研究假设H2a,构建模型(3)。

NPL=β0+β1NII+β2lnSIZE+β3NII* lnSIZE+β4CAP+β5LDR+β6COI+β7LOANS+β8LEV+β9LOSS+β10DI+ε

(3)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

由表2可以得出, 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NPL)均值在1.0以上,说明以不良贷款为主的风险问题在我国城商行中较为普遍;最大值为7.7,最小值为0.17,说明对于城商行而言,各银行间承担的风险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在某些银行仍然存在。在城商行的盈利层面,一方面,各城商行的盈利能力(ROA)存在较大差异,其均值为0.93,最大值为2.13,最小值为-0.54;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的盈利结构而言,非利息业务收入占比(NII)均值为14.730 4,说明我国城商行的业务类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同时,从非利息收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出,各城商行的盈利结构存在较大不同,即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由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样本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CAP)、成本收入比(COI)、存贷比(LDR)、存款保险制度(DI)、贷款资产比(LOANS)、银行杠杆(LEV)以及贷款损失占比(LOSS)等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差异较大的特点相一致。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依据样本城商行相关数据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表3 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差,其承担的风险水平越高,初步验证假设H1;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盈利结构中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高,自身承担的风险水平越高,初步验证假设H2。进一步由盈利结构与银行规模的交叉项相关性分析得出,该交叉项与银行风险承担在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城市商业银行规模与盈利结构两者的交互作用会正向影响银行的风险水平,假设H2a得到初步验证。同时还可以发现:在控制变量中,资本充足率、成本收入比、银行杠杆以及贷款资产比与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存贷比、存款保险制度以及贷款损失占比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

另外,表3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线性关系。

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4给出了回归分析结果。

表4中,模型(1)检验了假设H1,由结果可以看出,核心解释变量盈利能力(ROA)在模型(1)中的估计系数为负,且具备统计显著性,从而假设H1得到验证。当城商行的盈利能力较低时,为了改变盈利状况或者完成既定的目标,城商行往往会采取更为冒险的策略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使得自身承担的风险水平上升。

表4 回归分析

在模型(2)中,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NII)为正,且具备统计显著性,从而假设H2得到验证。对于城商行而言,盈利结构中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对承担的风险水平产生影响。因为相比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非利息收入业务由于转换成本低造成波动性极强,并且该项业务的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以及物力等固定成本,从而加重了银行的风险承担。

在模型(3)中引入盈利结构与银行规模的交叉项后发现,交叉项(N*S)在模型(3)中的估计系数为0.312,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当城商行的规模越大时,其更有能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提高了盈利结构中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从而强化了盈利结构对于风险承担的影响。

4.4 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见表5。

表5 稳健性检验

续表5:

4.4.1 替换解释变量的度量方法

参考已有研究,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采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衡量银行的盈利结构,通过稳健性回归分析发现,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且银行规模和盈利结构的交叉项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检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4.4.2 对城市商业银行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组回归

将资产总额大于2 000亿的城市商业银行划分为大型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小于2 000亿的城市商业银行划分为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对这两组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在大型城市商业银行中,基于盈利结构角度,非利息收入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而在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中,非利息收入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验证了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对于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两者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近年来城商行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暴露的风险问题随之增多,如何有效持续健康经营成为城商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2010—2019年上市城商行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的双重视角对银行盈利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探讨城商行规模在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中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越低,承担的风险水平越高;盈利结构中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越大,承担的风险水平越高,且银行规模在盈利结构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银行规模越大,越能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5.2 启示

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城市商业银行因其区域性特点,往往具有典型的地缘优势以及客户粘性。(1)城市商业银行为促进自身的发展首先应找准自身的定位,调动员工对待客户的积极性,以抓住信用状况良好、优质的老客户,并对潜在客户保持敏锐的察觉度,积极发展存贷款业务等传统业务。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优化资产组合,在资产的配置中合理增加盈利性资产,提高自身盈利能力。(2)对于盈利结构的转变,应将外部环境与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有效的业务模式,在扎实做好主业的基础上适度适时进行银行业务的创新和拓展。并在发展业务过程中,督促银行相关部门提高风险意识,重视对业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及时叫停或者整治风险高的业务。(3)政府在相关工作部署中,不仅需要提高对盈利能力较低的城商行的关注程度,引导这类城商行选择正确的经营策略以提高盈利能力,也需鼓励并引导城商行盈利结构的转变,加强对城商行开展业务的监管,做好非利息业务发展状况的监控,以使城商行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王建卫)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盈利商业银行
饲料涨近1000元/吨,鱼价大幅下滑,2022年草鱼盈利拐点在哪?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P2P网贷对银行信贷利息多重效应分析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广西JG集团绩效考核现状及评析
新时代下财税体制改革对金融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