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私教”不是万能钥匙

2022-04-22 06:15民生周刊于海军
民生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私教求职者职场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4月8日下午,临近下班,刘雨辰从北京西单一写字楼走出。她刚经历了一场面试,看上去没精打采。

刘雨辰觉得,在直播平台上的求职私教课没派上用场,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她并没有应对好,只能给自己打50分。

刘雨辰口中的“求职私教”,是近年来的新兴行业,在短视频平台上颇为活跃。尤其每年招聘季,直播卖课、提供咨询是他们的主要获利方式。

私教们打着“一对一面试辅导”“传授零经验转行秘籍”“带职场小白逆袭大厂”的诱人广告,线上开班授课。

然而,现实中求职者付费后的体验并不理想,私教除了教给他们一些面试套路,以及如何给简历“注水”,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有业内人士表示,求职私教课程只能作为参考,求职者不要盲目消费,在就业市场中没有捷径可言。

制造焦虑

去年大学毕业后,刘雨辰没急着找工作,而是在安徽自家手工作坊里给父亲打下手,大半年过去了,今年春节后,刘雨辰想来北京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可能是在老家待久了,不太适应大城市的节奏了,每天早上看着上班族挤地铁的情景,突然觉得自己对未来很茫然。”刘雨辰说,自己从来没有把这种想法说给同学听。

经常有老师和学长们给她发来招聘信息,刘雨辰觉得有的大公司自己不太敢进,甚至简单的面试也会怯场。

手机上下载三四个求职软件,刘雨辰不时拿起手机扫一眼。在她看来,招聘信息越多,内心越焦虑。偶尔还会有短视频平台给她推送“求职私教”的信息,这种付费求职课程让刘雨辰眼前一亮。

“我想着付费听听课,看价钱有些犹豫,880元的价格不便宜,我问对方能不能试听,竟然被拒绝。”刘雨辰说,这些短视频平台上的“老师”简历都很牛。多数有大公司多年工作经验,已经帮助几百人成功入职互联网大厂,刘雨辰一狠心,以优惠价666元的价格购买了职场专业课。

“老师很会制造紧张气氛,什么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互联网公司不断裁员、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感觉自己刚毕业就面临失业危险。”刘雨辰觉得,听老师这么一说,自己整个人都焦虑了。

老师声称能手把手帮助学员获得高薪,让学员轻轻松松实现职场逆袭,这类话语很能为刘雨辰这样求职心切的人加油鼓劲。

“第一节课有25 分钟,讲了一些面试技巧、职场礼仪之类的,还有一些心灵鸡汤,感觉听完课还是能给自己带来一点希望。”刘雨辰说,因为付了费,常常自我宽慰,毕竟是大公司出来的老师,多听听前辈传授的经验肯定对求职有帮助。

可是,后来的几节课,越发平淡无奇,内容注水严重,一定程度上是在凑时长。“他讲的职场技巧短视频平台上随处都是,没什么特别,越来越听不下去了。”刘雨辰说,自己听了3 节课,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过。

广州求职者季盛也在短视频平台上听过几节付费求职课,与刘雨辰一样,他也觉得听课效果远不及预期。

季盛说,起初每天晚上都会听几节课,所谓的资深职场专家讲简历优化、公关礼仪、面试实操,还有在线难点解答等,甚至有老师声称可以直接向公司“内部推荐”。

“打出来的广告很吸引人,给人一种他很强势的感觉,一种资源人脉很广的样子,但是讲课内容很一般,对我们求职者没什么实际帮助。”季盛说,授课老师摸准了求职者的心理,起初会描述一番求职市场的竞争如何激烈,制造紧张气氛,求职者很容易被情绪带动进而焦虑。

季盛认为,对方教的东西过于粗浅,对自己实际提升没有大帮助。“提供的学习资料都是热门行业动态,以及当下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这些资料网上都有,动动手指就可以查询。”季盛说。

季盛觉得,与课程内容相比,自己支付的1288元的价格显然过高了。

没有捷径

事实上,“求职私教”之所以有人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求职者确实有“被指导”的需求。

不可否认,面试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凸显自己的优点,在短时间内让用人单位尽可能了解自己,让自己的履历在众人中能够脱颖而出,确实存在一定技巧。

求职私教应该通过一定的指导让求职者对自己和就业环境有一个客观认知,通过一定的辅导让求职者更加从容地迎接挑战。

北京某互联网公司资深人力资源主管靳晓晴认为,求职私教本身门槛低,成为一门生意着实让人意外,“现在短视频平台很多,免费分享的职场经验、面试心得很多,没必要付费买课程”。

深圳一家科技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王卓坦言,销售商品都需要话术,求职私教课也一样,求职者学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内容,被私教包装五花八门的课程“注水”的可能性很大。

“有真才实学的不用听那些课程,一个本科毕业生应该懂得社交礼仪、沟通常识。当然,一定的表达技巧在面试中可能有帮助。”王卓说。

《新华日报》评论员梅剑飞坦言,求职者不要陷入求职私教营造的焦虑情绪里,再高超的表达技巧、再炫目的求职简历,都抵不过真才实学。尤其是刚走出校园的求职者,应该保留几分年轻人的率真和自信,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用人单位。

梅剑飞强调,沟通确实有技巧,有些求职课程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成为求职者的“万能钥匙”,求职的路上没有捷径。求职课被包装得再好,也不过是浮华盛宴,求职成功与否还是要看真本事。

猜你喜欢
私教求职者职场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南开区健身俱乐部私教课后追踪服务调查研究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健身私教工作室的现状浅析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驻马店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现状调查研究①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