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榜样: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022-04-23 11:53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1期
关键词:吴良镛核能院士

八九十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活法,可有一批大国工匠偏不。

年龄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分水岭,只要能走得动,就坚持为从事的事业奉献力量,在他们看来,这种状态已经浑然成了“人生的一部分”。

他们当中,有年过百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人居国匠”吴良镛,有已过鲐背之年的“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歼8之父”顾诵芬,还有步入耄耋之年的中国核能奠基人王大中。尽管上了年纪,但他们依然勤勉,除了对自身事业的孜孜追寻,更有为年轻一代的考虑。

变老不是一个悲剧,只要头脑保持灵活,好奇心没有衰退,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着你。

102

陆元九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们,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科技报国,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

在炮火战乱中辗转求学,在荆棘虚无中拓荒求变。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堪称传奇。

作为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陆元九1949年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同年,迎娶了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他用汗水、青春,为祖国实现火箭升空、卫星环绕、九天揽月、踏足火星的壮丽梦想贡献了毕生力量;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更是惯性导航系统这一尖端领域的探路者……他的足迹诉说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曲折多艰,他的经历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

回国后,陆元九首次提出了“回收卫星”的概念;他和同事组装出我国首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他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杰出贡献。他还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一批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个性耿直的陆元九,会为了技术问题和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他常说:“我们的产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要求严格,可以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

陆元九一生简朴,却捐出自己的大笔积蓄,资助科学研究。在他看来,青年始终是未来。

尽管因为年岁已高的缘故近来不能坚持上班,但是他每天都在想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办公桌前贴着座右铭“不急不恼,不懒不馋。人生难得老来忙,有问题查不出来是失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分析。严格、认真、执着”。

100

吴良镛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家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共同奋斗!”

作为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2021年恰逢吴良镛99周岁华诞,3月31日,“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撷取吴良镛工作中的吉光片羽,展示其在建筑设计、科学研究、规划实践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他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许多国际大奖,以及多国授予的荣誉称号,国家天文台命名一颗小行星为“吴良镛星”。

以“为生民立命”的大儒担当,引发出他“天下人居”的思想与实践,并逐步形成丰满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吴良镛把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从单体建筑的精雕细琢引向一座城市、一个经济协作区的宏伟规划:大北京、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三峡库区……最美的蓝图画在神州大地之上,宏大的空间叙事展现出中国建筑师的大手笔。

虽已年迈,但对未来仍充满期待。他勉励建筑界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家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共同奋斗!

95

叶叔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

“要办成一件事情,如果有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但你不去努力的话,百分之四十就变成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零,但是你去努力的话,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就会变成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百。”

2021年11月2日,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本刊编委会主任——95岁的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一时在网络引发热议。

她,投身天文事业70余载,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促进了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和多国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她是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我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她主导建立了我国的时间系统,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1994年,国际编号为324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

她提出建设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网,推动建成“天马望远镜”,大幅提升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能力,为我国的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步入鲐背之年的叶叔华,丝毫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她积极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阵列(SKA)的七个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争取在上海建立SKA区域中心;推动我国天文观测向太空、月球,甚至是向火星、木星及更遠的太阳系边缘不断拓展。直到如今,她依然坚持工作,研究上海天文台的发展方向,“大概七八点钟起床,九点后到单位,下午两点半回家看文件消息,我从事着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

92

顾诵芬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了解航空的进展,就是我的晚年之乐。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

顾诵芬,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航空界唯一的兩院院士,是航空工业唯一的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70年航空报国路,由于国防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隐姓埋名。回首往昔,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年,也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他不仅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中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中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主持编纂了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还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支撑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他已迈入人生第92个年头,依然坚持到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去上班,不为名、不趋利,“未来我们的飞机要具备隐身能力,电子、火控系统、发动机要做好。中国航空事业需要人才,我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牢记历史,多读书多思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咏世德之俊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人如其名,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祖国航空事业诚挚的爱,用嘉言懿行激励着后辈们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86

王大中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但是,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我个人体会,克服这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

2021年11月3日,86岁的王大中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随后,王大中、高祖瑛伉俪决定将全部奖励金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王大中奖学金”。

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教育家,他带领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成功之路,从关键技术攻关到实验堆,再到示范工程建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破解了世界难题,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作为中国第一批反应堆专业的学生,王大中的科学求索之路与国家的核能事业紧密交织在一起,一干就是60多年。作为极具前瞻眼光的核科学家,王大中时刻关注国际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动态和国家需求。

认识王大中的人都这样评价他:瘦弱的身躯充满着非凡的智慧,谦和的外表蕴含着坚定的意志。在国家需要核能时,他依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在核能发展陷入低谷时,他坚持初心,不言放弃。在认定了固有安全的学术目标后,他持之以恒,直至登上反应堆安全的高峰。

王大中说过:“我始终有一个理念,对于核能利用来说,安全就是生命线,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而这个第一位除了人以外,还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吴良镛核能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百岁国匠吴良镛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揭秘核能
院士速递
中国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