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北京冬奥会:跨项选材的属性抽绎与走向审思

2022-04-23 10:58王诗钰
体育时空 2022年6期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王诗钰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3-047-02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许多制约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此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于2017年提出“跨项选材”策略。学界对于“跨项选材”的意义、定位、实施办法以及同传统选材的区别联系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明确跨项选材的内涵属性,是审视其发展走向,拓展其在我国当前形势下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的逻辑起点与关键前提。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以跨项选材、跨界选材、冬季项目、冰雪项目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梳理总结其属性内涵,进而分析当前学界对于跨项选材提出的问题,对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续发展提出展望,以期对促进我国跨项选材与冬季项目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跨项选材  北京冬奥会  冬季项目  冰雪项目

一、前言

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针对我国冰雪项目优秀运动员少、基础薄弱的情况,体育总局从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于2017年3月召开的全国冬季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动员和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跨界跨项选材,着力解决冰雪人才匮乏问题”。一时间跨项选材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实施,这种着力解决弱势项目或新兴项目人才短缺的人才的跨界跨项选材受到热议。学界对于“跨项选材”的意义、定位、实施办法以及同传统选材的区别联系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明确跨项选材的内涵属性,是审视其发展走向,拓展其在我国当前形势下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的逻辑起点与关键前提。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以跨项选材、跨界选材、冬季项目、冰雪项目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梳理总结其属性内涵,进而分析当前学界对于跨项选材提出的问题,对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续发展提出展望,对于促进我国跨项选材与冬季项目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跨项选材的定义

国内对于运动员“跨项选材”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因为我国“三级训练网”的传统选材体制,“跨项选材”在长期实践中未能得到积极关注。在前期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跨项选材”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大卫认为可以将“跨项选材”称为“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即“运动员在多年训练过程中改变原来选定的运动项目,并在新转改运动项目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现象。”但该定义过分强调在新项目上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不具有普遍性。王金灿在1998年的文章中指出“转项是指运动员从事某项竞技体育运动,在专业队训练1年以上或在业余训练2年以后,又转入另一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的情况。”田麦久等指出,“运动员从一个运动项目转向另一个运动项目进行专项技术训练的模式被称为跨项选材训练。”还有很多学者认为跨项选材是以培养运动员快速达到世界水平为目的,从其他项目中选拔已经达到一定运动水平,且具有新项目所需要的先天与后天能力的运动员进入一个新的运动项目的过程。虽然此后有很多关于“跨项选材”的文献发表,但对于“跨项选材”的内涵属性并未达成一致。

通过对跨项选材概念的梳理,国内外学者都认同跨项选材是运动员从一个运动项目跨入另一运动项目,以期快速成才的过程。那跨项选材的意义与实质是什么?哪些项目可以进行跨项?跨项的时间节点是什么?跨项选材的方法与组织形式是什么?以及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进行跨项选材是我国在实施跨项选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问题。

三、跨项选材要考虑的问题

(一)可进行跨项的项目

国内对于跨项选材中可进行跨项的项目的界定最开始是以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技战术及训练方法相似等宏观的描述为依据,从项目中选拔运动员,使得一些运动人才的竞技潜力既可能适合某一项目,又可能适合另一项目。杨群茹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以生物学为基础,从身体形态、技能迁移和供能特点的相似性考量跨项选材的来源项目。”关志逊等以LTAD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可跨项项目关系。孙民康等就冬季项目的跨项选材进行研究,分析冬季项目跨项主要在体能主导类速度/耐力性项目间进行跨项,并发现跨项成功的案例多出自于此,最突出的是雪车项目。缪律等同样以冬季项目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可跨项项目,他们认为短跑转俯式冰橇、体操转跳水和冰球转速度滑冰存在较高的跨项可能。韩洪伟等则以身体素质、动作技术、项目特征与制胜规律、综合竞技能力迁移四个角度对可跨项项目进行分析。

(二)进行跨项的时间点

张欣就排球运动员的跨项选材进行研究,提出该运动项目的最佳跨项时间点为“男运动员不超过15岁、女运动员不超过13岁,个别身体条件和运动天赋特别突出的运动员可放宽1到2岁。”通过对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不同项目跨项选材获得的成绩进行分析,杨群茹认为“跨项选材的实践节点选择首先需要考虑项目制胜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其合理的时间区域以内跨项选材更具时效性,并选材时间因项目和人员而异。”关志逊等认为不同项目专项化训练开始的时间不同是不同项目可以进行跨项的基础,早专项化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可以在本项目最佳竞技年龄过去后转向晚专项化的项目继续训练。韩洪伟等人同样认为早期专项化项目为跨想选材提供了前提,运动员可在其“黄金期”结束后转入其他晚专项化项目。

(三)跨项选材的方法、指标与组织形式

张欣通过对调查确定的指标计算权重,认为排球跨界跨项选材的指标主要分为形态类、素质类、心理类和治理类,并建议选材时重点考虑身高、跟腱长、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助跑摸高、半“米”字移动、快速决策能力等。但该跨项选材指标同排球运动员传统选材无差,缺少作为跨项选材指标的特殊性。杨群茹认为跨项选材的指标构建要从遗传学、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对运动员的跨项选材进行全方面的評估。姜志远等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选材方法,同时提出要各机构协同合作,广宣传,并有跨项选材的侧重项目。王阿婷则以构建跨项选材数据库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认为可将优秀运动员的转项特征进行统计,找出行为变量,最后综合各种特征,构建跨界跨项选材模型,旨在促进我国更科学、更高效地对运动员进行转项培养。

四、北京冬奥会后我国跨项选材后续问题

(一)跨项选材的概念和意义

明确跨项选材的内涵属性,是审视其发展走向,保证冬季奥运会后跨项选材在我国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的逻辑起点与关键前提。跨项选材的概念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跨项选材只属于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偶然现象,还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跨项选材是对传统选材的补充还是对传统选材的改革?跨项选材的提效率、降成本等推行意义能否真正得到实现?跨项选材的实践开展得很早,但理论的累积很少,因此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得出的理论。但理论需要不断更新才能推动实践的继续发展,明确跨项选材的意义对推动其在我国后续的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有重要影响。

(二)运动员跨项后的制度保障

运动员自行进行的跨项是运动员自身为追求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自愿做出的改变,而国家现行的有组织、大规模的跨项选材是为了应对此次北京冬奥会,以实现“全项目参赛”、“获得例试最好成绩”等目的的行为,其中难免有运动员被动参与。由于转入的项目多是我国未曾开展过的冷门运动项目,转项后运动员的相关训练方案制定、训练场馆以及训练装备的购买等不比原热门项目方便,这给转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以及成绩提高带来很大问题,同时也会消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完善运动员跨项输送、权益保障等配套激励政策,消除跨项运动员及培养单位的后顾之忧,跨项选材才能顺利实施。

(三)冬奥会后冬季冷门项目与新兴项目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的“跨项选材”计划是为了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与“历史最好成绩”两个目标而进行的短期计划,冬季奥运会结束后是否还会继续开展不得而知。“十四五”中国体育发展规划对我国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建议,希望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由于地域广阔,冰雪运动多在北方开展,国家要求借此次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南推西扩,提高冬季项目人口,为备战北京冬奥会而进行转项的运动员正是此次推广的关键。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国家应继续尝试通过跨项选材来助推我国冬季冷门与新兴项目的开展。保证跨项选材策略的一直实行,是冬季冷门项目与新兴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结语

为准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跨项选材”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种选材方式能够打通项目界限,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关于哪些项目适合进行跨项、何时跨项和怎样跨项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虽然各持己见,但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这个争议将会逐渐减小。但在为什么要跨项选材和哪些运动员适合进行跨项选材的问题研究上相对较少,多数停留在假设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此外,还要明确我国目前实行的跨项选材策略不是仅为冬奥会准备的短期计划,而要应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继续实施,并为此要明确跨项选材的概念和意义,运动员跨项后的制度保障以及冬奥会后冬季冷門项目与新兴项目持续发展等问题,以期促进我国跨项选材的推行与冬季项目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卫.对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1993,13(04):44-48.

[2]王金灿.运动员转项规律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02):6-11.

[3]田麦久,刘爱杰,易剑东.聚焦“跨项选材”:我国运动员选拔培养路径的建设与反思[J].体育学研究,2018,1(05):69-77.

[4]杨群茹.跨项选材理论溯源与关键问题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06):95-102.

[5]关志逊,薛岚.LTAD理论视域下的跨界跨项选材培养系统化实施路径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9,40(02):37-46.

[6]孙民康,龚丽景.冬季项目跨项选材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体育科学,2019,39(11):88-97.

[7]缪律,史国生.从无序化到规模化:运动员跨项选材的演进历程与经验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03):72-79.

[8]韩洪伟,戴健.竞技体育跨项选材:规律·困境·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01):116-123.

[9]张欣,杨军,赵亮,等.我国排球“跨界跨项”选材中关键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4):81-86.

[10]姜志远,张莉清.经验与启示:以奥运会为导向的英国运动员跨项选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02):72-77.

[11]王阿婷,曹宗航,熊焰.竞技体育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实践逻辑与实施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12):77-82.

[12]徐冉,孙长良.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9,41(01):46-50.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
平昌冬奥会后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雪上项目展望
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影响及发展的研究
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
北京冬奥会视域下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北京地区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新时代视域下冬季项目跨项跨界选材发展效率分析
北京冬奥会对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