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动物园》中的自我身份构建

2022-04-23 15:39张闪
青年文学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阿曼淑女劳拉

张闪

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田纳西·威廉斯(ennessee Williams)曾在1948年和1955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其成名作《玻璃动物园》,赢得了1945年的纽约圈内剧评人奖,被评为“开创了西方戏剧史的新篇章”,是美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该剧主要是围绕汤姆一家三口展开叙述的,母亲阿曼达是一个典型的南方淑女,担心女儿无法走入婚姻的殿堂以及儿子汤姆的酗酒问题,姐姐劳拉年少时因意外致使腿部残疾,整日在家玩弄玻璃动物饰品,汤姆在一家鞋厂打工但心怀诗人之梦。汤姆因母亲要求给姐姐劳拉介绍男朋友,便将自己的同事吉姆带回家,劳拉与其相谈甚欢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却因吉姆将要结婚的消息重回“玻璃动物园”中。然而为何劳拉在吉姆来做客时的表现与其平时的形象不同?作为威廉斯重要的作品之一,《玻璃动物园》深受学者关注,研究主题多以逃离为主,有些学者以女性主义角度探究两位女性的悲惨命运,例如李莉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剧中女性角色的不幸。有的学者从自传性的角度解读,例如李尚宏结合美国的社会背景来解读这部作品,研究汤姆与阿曼达的母子关系。纵观全文,汤姆和劳拉逃离社会生活,与母亲阿曼达的教育以及父亲长年的缺失有关,因此,本文将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结合这对母子、母女的相处过程,分析身份建构失败的原因。正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导致汤姆和劳拉的悲惨命运。

一、自我身份建构的失败

1936年,法国著名的精神学家拉康提出“镜像理论”,他指出镜像阶段中存在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即“镜子中的外界世界‘他者’作为镜像存在,镜子前的‘我’无意识地对镜像趋于认同,并逐渐将这个‘他者’当成自己的真实存在”。镜像阶段的镜子并非仅指所谓的镜子,也指的是他人,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阶段,他者主要是父母。孩子将父母眼中的自己作为镜像,认同镜像中的自己,看作是自己的真实存在,从而建构自己的身份。然而不断趋于镜像中的“我”,将其视为标准,往往容易忽视内在本质的自己,从而对自我认定造成困难。

戏剧的开端就点明父亲的不在场,父亲被定义为从未出场的“第五个角色”。由于父亲的离去,汤姆、劳拉在成长时只能通过母亲阿曼达这个他者来构建自我身份,而母亲教育的不成熟也导致了孩子无法建构自我,选择逃离社会。因此汤姆写诗、看电影麻痹自我,缓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而劳拉则是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沉迷于“玻璃动物园”中,一旦玻璃制品破裂就会引起劳拉剧烈的反应。在平日的相处时,阿曼达从来没有考虑劳拉的感受,甚至不加掩饰地说劳拉腿部的问题,母亲这样的做法使得劳拉自卑,放大了自己跛脚的问题,觉得自己腿部的支架“声音响得像—打雷”,引人注意,所以担心自己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上下楼梯而不愿意去上课,不愿意接触陌生人,直到吉姆的出现。吉姆对劳拉的赞同认可,使得劳拉重新自我审视。当劳拉谈到自己被腿部支架所困扰,吉姆却说从未注意到支架声音。劳拉的困扰正是母亲所带来的,劳拉不断认同母亲所建构的自己,却忽视了真正的自己。同时在吉姆意识到劳拉自卑时,不断开导她,认同劳拉的独一无二,赞美劳拉的漂亮、与众不同,称劳拉是“跟其他人很不一样。因为不一样,所以越发出色”。因此在和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劳拉变得开朗起来,不仅主动谈论自己的事情,甚至不顾及腿部支架和吉姆跳舞,不再只拘泥于自己的世界中,就连自己最喜爱的玻璃独角兽摔破也不再感到难过。此刻的劳拉和平时在母亲面前的样子完全不同,完全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

拉康认为“没有他者,自我是不成立的”,因此汤姆和劳拉必须通过他者来建构自我。汤姆和劳拉这样性格并非生来如此,而是在与母亲的相处中而不断建构的,然而在这样的身份建构中忽略了本质的自我,迷失在镜像中。镜像始终是虚幻的,终会幻灭,因此劳拉与吉姆交谈后,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我,不再逃离而躲在“玻璃动物园”中,重新接纳外面的世界。

二、建构失败的成因

(一)根深蒂固的南方文化

阿曼达是一个典型的南方淑女,南方文化已经扎根于她的头脑中,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她的言语与行为。即使生活艰难,她外出时也会穿假天鹅绒大衣,戴吊钟形帽子,拿漆皮的手提包。阿曼达也多次怀念曾经在南方的生活,并且以南方淑女的标准来教育劳拉,教导劳拉要“保持娇嫩和漂亮—等男客人们上门”,告诉劳拉“一个姑娘有漂亮的脸蛋和苗条的身段是不够的……她还需要有机灵的头脑和高明的口才来应付各种场面”。

阿曼达用南方淑女标准塑造劳拉,却忽略了劳拉的个性发展。所谓南方淑女的标准,其实是父权社会所定义的女性标准,并非是女性真正所求的,在劳拉的成长过程中,阿曼达并没有真正了解劳拉,而是以社会中女性的标准培养劳拉,但“她们归根结底只是被看作整个社会优美的装饰品、附属品”。在舊南方,“种植园的经济结构使妇女对男子存在极大的依赖性”,阿曼达把这种女性完全没有独立只能依附男性的命运强加于劳拉身上。阿曼达给劳拉寻找男朋友,这一情节贯穿全文,她认为劳拉的唯一出路便是得到一门好的婚姻,这也是女生最终的结局,而这一观念便是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也是旧南方社会为女性所规划的结局。因此,阿曼达让劳拉去学打字、练速记只是为了吸引到一位优秀的男客人,从而获得一段合适的婚姻,而从未考虑劳拉的意愿,尤其在明知劳拉去商学院会呕吐不适应时,不去开导解决问题,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制安排劳拉。面对劳拉不愿意接触陌生人、逃避社会等性格缺陷时,阿曼达没有去培养劳拉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踏出舒适圈的能力,反而灌输寻求他人依靠、摆脱生活困境的观念。当得知吉姆要来家拜访时,尽管平日里去买黄油都要赊账,阿曼达也斥资买了新的沙发,按照淑女的标准装扮自己的家,并且将自己装扮得像重回青春一般,试图重建自己当年南方的生活“来找我的客人全是上等人—全是上等人!来找我的男客人当中有几个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显赫的年轻种植园主—种植园主和种植园主的儿子”,沉浸于曾经的回忆之中,从而获得安慰而逃离现实的痛苦。当阿曼达为劳拉装扮准备接待吉姆时,劳拉认为母亲的做法就像一个圈套,而阿曼达却不以为然,认为“所有漂亮的姑娘都是圈套,漂亮的圈套”,而这些观念都是阿曼达内心的南方淑女标准所认同的。阿曼达以她所坚守的南方淑女标准塑造劳拉,不考虑劳拉的意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拉不愿意和外界交流、自我封闭的性格,甚至在得知吉姆有未婚妻的时候选择重回“玻璃动物园”。

(二)母爱的“越界”

荷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母亲教养的方式和母性的特点会一代一代流传”。因此,“对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自我感以及基本的关系态度来说,母亲都具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母亲由于自己自我和身体自我界线模糊,以及将女儿视为与自己合一,或像自己的分身一样,而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致使他们的女儿始终无法独立,处于一种非个体化的状态”。而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渐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母亲却完全忽略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诉求,她对孩子的行为反馈其实并不是针对孩子的实际行动,而是自己一开始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想象。

母亲阿曼达在教育孩子,和汤姆、劳拉相处时,多次越界,不考虑两个孩子的感受,这样强势不考虑孩子的爱,造成孩子无法认清自我,处于非个体化的状态。阿曼达不断地对汤姆唠叨,这些不间断的唠叨抱怨使得汤姆感到特别厌烦。在故事的开始,汤姆回忆一家三口吃饭的场景,母亲对吃饭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展现自己极强的控制欲,对汤姆的动作指指点点:“别用手指塞。如果非要塞,就该用面包皮塞……吃得慢一点……嚼嚼你吃的东西。”除此之外,阿曼达也多次抱怨汤姆吸烟过多,不停地唠叨,却未考虑汤姆这样做的原因。阿曼达多次否定劳拉,这也导致劳拉自卑。在发现劳拉逃课而致使退学时,劳拉解释说自己每天假装去上课,其实只是出去走走。然而阿曼达直接强硬地说这个理由是假的,并不相信劳拉的话,坚持自己的想法。在阿曼达来说,只有自己的想法是真实的,孩子们的说法都是谎话,她只相信自己的想象。而后她还打击劳拉,“你没法找一个职业—你已经死了这条心了,因为你一紧张就神经性消化不良”。在面对劳拉的缺陷时,阿曼达并没有选择鼓励让劳拉勇敢走出第一步,而是一再地贬低,这也导致劳拉无法认清自我,不断建构母亲眼中的劳拉,逐渐趋向于镜像中的自己。在面对儿子汤姆爱看书时,阿曼达未经同意将小说还给图书馆,声称那些书都是“头脑有病的人或者迎合有病的头脑的人写的作品”,并且“不容许把这种下流的东西带到我家里”,不但不允许这些书本出现在她的视线中,而且不允许汤姆喜爱并阅读,并且拒不道歉。除此之外,阿曼达还多次直接否定汤姆的梦想,阻止其“冒险”,告誡汤姆要老实待在自己的岗位上,作为一位母亲,不鼓励孩子勇敢追梦,反而以“为他好”的名义干涉甚至阻止孩子追梦,也导致了汤姆对自己的审视、迷茫。吉姆来拜访敲门时,阿曼达强迫劳拉开门,在明知劳拉不愿意的情况下,并不是鼓励劝导,而是痛斥“干吗你和弟弟不能变成正常的?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和举动!”最终劳拉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打开了门和男客人寒暄。虽然阿曼达的本意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生活,但是她的做法从未考虑两个孩子的意愿,完全是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想象,而这样的行为使得母爱越界,成为“母害”。

(三)母亲的不成熟

阿曼达虽然是母亲,但是很多行为却并不像母亲这个角色所作的,这些不成熟的行为也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对建构自我身份产生影响。

故事中多次提到阿曼达做事像一个姑娘,并不像一位成人母亲一般稳重,并且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遇到不满意的事情,直接用表情或者言语表现出来。在知道劳拉逃课后回来质问女儿时,她直接说到“我要在地上找个窟窿,永远躲在那里面”,并且一直盯着劳拉,最终劳拉忍不住说母亲“感到失望的时候,脸上就会出现一副可怕的痛苦的表情”。一向顺从、不愿表达自我的劳拉就这样形容母亲,就可明白阿曼达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表情以及情感管理,像一个小孩一样任性。当汤姆发现母亲将自己的书还给图书馆后与母亲争论时,阿曼达直接斥责汤姆是一个白痴,并且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拒不道歉,直到汤姆道歉后才与其说话。这种幼稚的行为也会导致孩子行为判断能力,影响自我身份认知。阿曼达让汤姆给姐姐找男朋友这一情节贯穿全文,在与汤姆交谈时,将汤姆与劳拉捆绑,只有劳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后,汤姆才会有自由权,可以“自由自在地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如若不同意,便是自私自利。阿曼达的行为并不像一位成熟的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时察觉孩子的情绪,积极引导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母亲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自我身份建构失败。

劳拉起初排斥陌生人、逃离社会,而在与吉姆交谈后,敞开心扉,不再拘泥于“玻璃动物园”中。起初劳拉主要依靠母亲阿曼达来认知自我、建构自我身份,无意识中成为母亲投射在自己身上的镜像,变得越来越自卑,不愿和他人接触。然而,和吉姆的交谈中慢慢了解到本质的自我,看到自己的优点,一个全新的劳拉,因此变得开朗,走出自己的世界。正是母亲阿曼达教育的问题,致使孩子出现性格缺陷。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孩子通过家长的反馈构建自我身份,家长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得孩子能够正确且多方面认知自我。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家长如何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取得平衡值得深思,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引导,如若忽视,可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猜你喜欢
阿曼淑女劳拉
我讨厌打嗝
做淑女好难
快乐的小淑女
阿曼的糖果罐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一个拓荒女孩的故事
只有一个人做对了
祝你新年快乐
English Clause Syntax
请相信狗的善良
阿曼达:一个战地女记者的以德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