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

2022-04-25 19:24肖霞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春种菜园子稻草人

肖霞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菜园子,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对孩子的爱。

春种秋收,对不种地的人来说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季节轮回现象,但对于亲自劳作的人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育苗、选苗、栽种、施肥,到一遍遍除草、浇水等,要想收成好所有程序样样都不能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说“土地是三分种,七分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种多收,不种不收”。

妈妈的菜园子,是我从小到大都爱光顾的地方。每年的清明过后,妈妈便开始在菜园子忙个不停。先是把菜地用铁锨翻一遍,再用锄头勾成一道道渠,把肥料放进去,再把渠里挖出来的土又填进去,然后给每道渠上都盖上地膜(黄土高原的春天风特别大,地膜的几个边要用土压实),再用小铲在地膜上每隔一小段戳开一个小洞,最后把小洞下面的土剥开,把菜苗种进去(如果是干旱少雨的情况,盖地膜之前需要浇足够的水)。菜苗种进去后,为了防止鸟类来破坏,菜地里就会竖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稻草人。稻草人有的举着草帽、有的张开臂膀,有的扛着旗帜。一个个身影,只有风吹过的时候,衣袖里才会弹出庄稼人对飞鸟的诅咒。不知道管不管用,反正家家户户都这么做的,而且从我记事起一直这样。等菜园子的栽种任务完成后,接下来这四五十天只需要偶尔去转转便好。老人们常说“有苗不愁长”,这是千真万确的。春天大地回暖,再加上土地肥沃,有时候感觉一夜之间它们就会长高很多。

去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回到家不見妈妈身影,猜想到她一定在菜园子。我走进菜园的时候妈妈正在给丝瓜和豆角搭架,一根根竹竿就像涂了猪油一样在太阳的照射下越发光亮。妈妈和我打完招呼继续着手里的活,我拿起锄头在需要栽竹竿的地方先挖了小窝,妈妈把竹竿插进去然后绕竹竿使劲踩一圈,最后把藤蔓用线绳轻轻地固定在竹竿上。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感觉就像给小时候的我们梳头、洗脸,或者扣纽扣。

夏天是所有植物疯长的季节,等到我再次回家的时候,远远的,映入眼帘的不光是各种各样的绿色。走近一点看,茄子顶着淡紫色的大肚子,头戴深紫色的帽子,懒洋洋地晒太阳。丝瓜藤沿着架子形成了一个“凉棚”,长成型的丝瓜在凉棚下悠闲地乘凉。有些豆角顶着紫色的小花,有些爬上架子荡秋千。葫芦花像极了留声机上的大喇叭,坐在蒲扇样的叶子中间。当然菜地里还有牛角样的辣椒,又绿又嫰的黄瓜,绿里透红的西红柿,绿中带紫的苋菜,绿油油的油菜,叶子密集的红薯和洋芋……这么多的植物在小小的菜园子里错落有致地生长着,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秋天的清晨,走进菜园子就会发现所有的果实都沾着露珠。晶莹的露珠在清晨的霞光下闪啊闪,像是在感谢主人这半年来的悉心照料。说心里话,每次离开菜园子,都会让人对这园子愈发眷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城区土地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然而住进楼房的人们却始终渴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在那里既能填补闲余时光,又能收获新鲜的有机蔬菜和快乐。那是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即使手上磨出老茧,即使汗流浃背,但人们的那份热情始终不减。

我们小区的北面就有一块闲置的土地。土地原来的承包户和小区的退休老人便把那块荒地开垦出来弄成了方方正正的菜园子,一大片菜地既让他们活动了筋骨,也让他们收获了劳动的喜悦。从春种到秋收,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穿梭在菜地里的身影,松土、施肥、浇水、搭架、除草,每一道工序都是那么仔细,仿佛在细心照料着自己的孩子。一双双勤劳的手既做到了善待土地,又编织了对生活的热爱,土地怎会辜负他们?

猜你喜欢
春种菜园子稻草人
春种
不担当比“稻草人”还要差
稻草人
春种
稻草人
外婆的菜园子
稻草人
乖乖兔的菜园子
春种
扎西的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