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教三合一原则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2022-04-25 01:41赵清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学活动院校

赵清

摘要:随着教育部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在中考改革和职业教育方面,力度之大实为罕见;近年来各省都推行了中考分流政策,教育资源逐渐向职业教育倾斜,中职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也逐渐对中职教育有所改观;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加大对中职教育方面的投入来看,旨在将中职院校以往落后学生无奈选择的求学之处,改造成为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训基地和摇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师资力量短缺、生源素质偏低、课堂教学刻板、教学宗旨不接地气等现象;本文从国内中职教育发展情况、中职教育发展前景代入,以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基准、展开阐述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探讨实现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以达到产、学、教三合一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产;学;教三合一;数学教学改革

一、国内中职教育发展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建国后,为了培养初、中级层次的技术人才,政府斥巨资创建了一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特殊历史时期下经历了调整、整顿和严重的破坏之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从2010年之后,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投入,在软硬件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进入调整和滑坡阶段,呈现出规模逐年缩减的趋势,发展情况仍不容乐观。

1.中等职业办学比例逐年下降:

自1998年后至2016年的18年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下降了约51.4%;中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滑坡。

2.中等职业在校生梳理逐年减少:

2010年至2016年,由于普通高中和大专、本科等高等教育的扩招,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严重阻碍,在校学生数量迅速下降,2016年较2010年下降了约28.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呈现出缩减的趋势。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2020年应达到2350万人,据准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216.2万人,远无法达到要求。

3.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参差不齐: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变革办学体制的号召,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很多民办中职院校,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随着时代发展此类学院大多消失,且尚续办的在教学质量、条件和水平上与公办院校存在着很大差距。

4.师资力量短缺: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学历不断提高。2016年,中职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下学历约为9.2%;但专任教师的数量却在减少,2016年较2008年下降了约5.6%;外聘教师的情况也不乐观:近10年,外聘教师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的比例基本稳定在1∶7左右,远低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的要求。

5.教育经费投入加大: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方面,2016年与2006年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了约715%,且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均低于中等职业学校。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近年来,各省份推出的“匠人计划”或“大国工匠”等专业化定制人才的计划,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战略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在未来十年必将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但要想有长期且稳定的发展,但需要在以下做好功课,以中职数学为例。

1.响应政策号召,做好转型工作。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区别于以往中职教学来讲,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要有所提高;而数学作为文化课程的重中之重,应当冲向改革的第一线,做好教学转型工作,以促进中职生的文化基底的提高、打造一专多能的新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2.扩大招生领域,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不拘一格降人才。

往年中职院校的生源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且多为普通高中淘汰的所谓“差等生”;在时代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应当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广泛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等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的社会群体,改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强、课堂互动较差的现象,制定较为详尽的培训和教育、教学计划,并为毕业生的发展通道提前做好规划。

3.贴合市场需求、组织定制化服务。

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高等院校经过近15年改革、发展和扩招的阶段后,部分地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已经浮现出盈余的情况,大学毕业回家送外卖、送快递、摆地摊的情况屡见不鲜。当前和未来20年内市场上紧缺务实性的操作性人才,需要有技术、懂操作的基层技术人才,恰恰给中职院校带来了较为好的发展契机;中职院校可以与市场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定制化服务,培养一批即插即用、具有工匠精神、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三、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要想冲破近20年来人们形成的传统眼光,与新时代紧密结合,还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究原因并制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笔者以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为例,一窥中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學机制僵化、不懂与时俱进。

中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因此教学大纲课时的分配必须贴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设计,确定中职数学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数学公式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导致很大部分数学教学依然沿用过去时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部分教师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和企业知识的支撑,削弱了数学课的实用性,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指导实践的作用已然丢失。

2.课堂教学呆板、师生互动不强。

近年来,各中职院校为教学工作投入了较多的资金来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用具等,虽然硬件设施再不断提升,教学方式不断改革,但总体来讲课堂气氛还是稍显沉闷、师生互动性不强。笔者观察过十余名中职院校数学老师的公开课教学,一些年轻教师在努力转变之前灌输式教学的方式,也在尝试着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但很多时候都是响应者寥寥无几。有些教师尝试了很多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数学教学,但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提升课堂效率。还有一部分教师仍然在用喂到嘴边的方式讲授学生知识,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氛围会有多差。

3.学生基础偏弱、学习积极性偏低。

由于中职院校的特殊性,很多招录的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偏低、数学成绩不理想。进入中职院校后,学校对各科考试成绩要求不严、所学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不端正产生了学习的惰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中职院校招生难竞争大,基本形成“无淘汰生”的现象,导致很多学院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学生基础差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再者数学与就业和工作相关性不大,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偏低。

四、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笔者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所在,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出即插即用的现代技能型人才,基于“产、学、教”一体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改革教案,为专业课程服务。

教学大纲既定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灵活掌握,由于数学基础的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贴合专业开展教学对于基础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重点教学,对于较难的数学公式推导、专业中用不到的数学知识可以不做硬性要求,做到数学学科为专业课程服务。以数控专业为例:数学课堂可以引入复合型教学,数学教师实时关注数控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数学知识与数控专业有机结合。例如三角函数可以应用于数控机床、车床和铣床的坐标设定;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可以解决机械图纸中的节点问题等。定期将数学知识和在数控专业中的知识应用整理成为专题课,这是典型的产、学、教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使数学成为高运用的学科。

2.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匠人精神。

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较强的定力,而数学是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恰好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则应该提升整体素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聘请具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执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或者数学教师多和专业课教师磨课,寻找数学和专业、生产的实际结合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教授技校学生数学课程知识,还可以向技校学生普及就业后的相关问题和实际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生产中出现的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某一相关热点通过数学思维来解决,向学生展现数学的本来面貌,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也是对学生“匠人精神”的培养和锻炼。“专、研、精”,这正与浙江工匠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使数学成为高评价更实用的学科。

3.敢于汰换、引入企业机制,突出产学教三合一。

学生步入社会后都会有一定的适应阶段,笔者认为将这种适应阶段提前搬入校园,会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利。首先与市场结合,开展一批企业定制班,进入定制班的学生由企业承担学费,但必须必须保证考试成绩高于最低要求,且毕业后为企业服务2-3年不等;如果学生考试和补考均为达到要求,即转为自费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数学作为专业课之外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必须设置为必考学科,从外因上强制学生去分配给数学更多的学习精力;若能按此引入定制班,教学活动才能实现生产实践、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目的。

4.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引进竞赛评价,强化师资。

中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文化课教学应得到重视,尤其是数学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转变思想、求真务实。尤其是在教学评比方面,要引进竞赛评价,并与老师的绩效、奖金、评优等挂钩,对于可以胜任专业课教学和数学课教学的老师给予更优的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合上述,若要转变中职院校的困境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若要培养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要以产、学、教合一的形式完成。筆者以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活动为例,以窥究竟。

参考文献:

[1]和震 张格然.改革开放40年数据视角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22期

[2]颜芹.新课程改革下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7(11)

[3]王国海.浙江工匠解读工匠精神.浙江工人日报.2020(6)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学活动院校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