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启发·实践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5 07:44谭新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美术素养初中美术教学

谭新

摘要:如今,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全面且均衡的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美术课程作为学生“美”的素养的培养方式。从美术教学来看,“引导——启发——实践”可以简略地概括整个教学流程:美术教师以塑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探究,以优秀的艺术作品,启发学生“美”的灵感,最终以实践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美术素养;实践教育

【案例背景】

2011 年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该标准明确推行了美术课程的改革,并提出了美术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同时,这也揭示着美术课程的育人功能恰恰是在于对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初中美术课程更重视以引导、启发与实践为主。对此,初中美术通过应用“引导·启发·实践式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美的感悟、对美的体验、对美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例描述】

一、学情分析:通过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影响,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对色彩表现、绘画光影的基础审美能力,同时也能简单地运用吸管、墨水创作较为浅显的画作。整体上学生具有基础的审美能力与出色的色彩运用能力,绝大部分学生偏好电子金属、现代国风等较为新潮的艺术体验,部分学生对于黑白光影并不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印象派、野兽派等艺术作品的审美。就本节课教学课时《寄情山水》而言,本节课中所包含的艺术作品赏析更贴近学生对于现代国风审美,因此,对学生来讲,鉴赏中国山水画并不困难。但本节课同时也是一节鉴赏“写意”课,中国山水作品大多注重留白与诗词的搭配,学生往往会感觉很枯燥。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寄情山水》,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中关于“树”的画法,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山水画有着一个较为浅显的认知与了解,同时,本节课还囊括了关于中国山水画画具材质、绘画形式与内容的通识类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这些知识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后续中国山水画鉴赏课程的基础,本节作为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

②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③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2、能力目标:①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

②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

3、情感目标:①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情境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

情境描述: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发展情况,以宋代山水画为主,以《清明上河图》作为压轴,同时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配以山水为内容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

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祖国山水的名诗名句?”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结果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看到的山水更偏向写实,色彩艳丽,图片清晰,而画家笔下却较为模糊,注重渲染与留白。

设计目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音乐、图文渲染教学课堂,以现代高清摄影照片对比古代写意山水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山水画的高妙指出,引导学生投入到创作者的情感中去。

【情境二】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启发学生

情境描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在“情境一”中提出的描写中国山水的诗句配以图片,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启发学生思考,配备或激昂、或静谧的音乐,进一步加深课堂教学氛围。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山水画与照片里面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

结果一:共同点是同一处风景吧,虽然视角不同,但是因为(画的)同一个景点。

结果二:气势一样吧,比如画的山都很沉稳,第二幅画的山壁都很陡峭,上面还有松树。

设计目的:学生学会思考,将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山水相联系,根据画家视角、情感的不同,体会不同的意境。同时,启发学生知道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在于“意境”,并进一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画法风格,了解山水画中峰、石、云、水、树的复杂表现。

【情境三】以实践联系帮助学生掌握山水画基础作画方法

情境描述:结合中国山水画的系统美学理论,围绕“气、韵、思、景、笔、墨”六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作画场所,展示“线 — 披麻皴、点 — 点错皴、面 — 斫垛皴”的基本定义,从在阴阳、疏密、远近的质地范畴描画上开展实践。

提出问题一:“勾、皴、染、点”是指什么,应该怎么画出这种效果?

结果一:以勾、皴、點、染的不同技法,抒状风、晴、雨、雪的不同气象,从而实现峦光山色、朴茂静穆的平深布局。

设计目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数学董氏山水画技巧,让学生体会“勾、皴、染、点”不同技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单个描绘,让学生着重了解每一个技法,也可以直接作画,鼓励学生用全部画景体现“勾、皴、染、点”四点技法的不同,引导学生用“勾、皴、染、点”四点技法创作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提高学生作画能力与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引导·启发·实践式教学综合性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多层次的学习体验。美术教师在推行引导·启发·实践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知识点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将不同的知识点均匀且递进地分布在教学内容中,进而才能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完成对知识的迁移,从而有效达到美术教学的教育目标。引导·启发·实践式教学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体验的三个步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更偏好于“记忆”学习。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脑、手与心,让学生与知识产生共鸣,是将外界知识内容过渡为学生技能的有效方法。

【结束语】

引导·启发·实践式教学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内层次,更多的强调了通过层次化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那么作为美术教师要把美术教学的内容“有趣化”,让学生主动去学,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变成“所用”。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美术素养初中美术教学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