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及创新性研究

2022-04-25 06:08马杰,赵娟,刘锦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3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国防教育新时代

马杰,赵娟,刘锦

摘  要: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需要结合已有的教育理论将教育本身存在的影响力、效果与师生的日常学习进行潜移默化的融合。推进国防教育是培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和巩固强大国防的基础工程。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基础理论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着力完善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及增加其创新性。文章简要分析现有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体系存在的弊端,提出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性,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9-0057-04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1-4]。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迫切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使命和任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校要想真正高效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必须在现有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好地符合如今的中国时代发展主题[1-5]。本研究简要分析现有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体系存在的弊端,提出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性,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思路。

一、现有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体系存在的弊端

(一)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性

1. 教材的滞后性

教材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记载知识以便学生利用教材上已有的知识对教师想要讲述的东西有初步了解,教材让学生在不能接触实物、不能亲身感受的情况下,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有初步的认知,进而在教师的辅导下建立更深刻的认知。

国防理论课程对应的内容是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领域高端技术和新时代下的军事发展等。学习国防军事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让高校学生具有上述能力。可是即使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其内容也还是陈旧的,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旧”知识。今时不同往日,科技的迅猛发展,最先应用这些高端科技的正是军事领域,军用领域各种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过现如今教材编委每一年更新的速度,导致教材的时效性降低。

2. 思维构建缺乏

国防教育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结合已有的教育理论将教育本身存在的影响力、效果与师生的日常学习进行潜移默化的融合。教育是学生认知的途径,综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内心活动、日常实践学习,整体构建完善的教育。

当下,高校国防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属于教育的“冷门”科目,课时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较少,受教育者也不重视这门课程,不能对国防教育有更好的认知。而教育者由于缺少完整的教育模式体系,专业培养与培训计划也做得不尽如人意,许多教育者本身对于国防教育这门课程也不甚了解。综合观察受教育者的知识构建体系,利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分析,得出当下大学生普遍对国防教育这一学科认知不全,国防教育处于冷门地位[5]。

(二)国防教育认知的缺陷

当代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高中时期,对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国防教育领域中应该被理解和了解的心理结构、原生经验与信念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过程与逻辑思维方式。当下大学生高校国防教育所采取的思维和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模式、思想发展、思维技巧等非实体性、非必需性教学领域重视不足[6]。

首先,国防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育培训依旧处于模式老旧的理论灌输、简单实训以及单纯的军事理论知识陈述等阶段,缺乏在军事创新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总体安全观”的战略统筹学习,以及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针对国防教育教学模式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其次,常规的国防教育模式对国防、军事、外交领域的研究和解读不够全面,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方面尚未出现完整的转呈体系,使得教授课程时,在两个模块之间的跳转过于生硬,体现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无法在学完课程后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在学生军事课程实践体验方面只是止步于新生入学前集中军训这一种方式,理论教学方面更是只有军事理论课程这种普遍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国防教育诞生以来就开始实行,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这种旧式国防教育开展的过程已不能对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缺乏相应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没有起到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的效果[7]。

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学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军人子女出身的学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军事有着更强的认同感,对军事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看法。而其他的学生由于获取相关讯息的方式只有网络、电视、相关书籍或者道听途说,对于军事和国防的了解存在着了解片面、存在惯性思维等问题。由此可见,在教授知识之前,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前,提高对国防教育课程的认同感。

此外,在开展国防教育的高校中,大多數高校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国内国防的发展和进步上,对其他国家的国防军事只有只言片语,或者根本没有提及。这种现象说明高校的国防教育存在着授课方向单一的问题,教师在国防教育方面并没有培养学生有国际视野的意向或者行动,只是照本宣科讲授老旧知识,且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对课程的解读,针对某一国防发展的重大时刻更多是要求记忆而不是结合实际解读和引导学生产生对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对国防发展的思考,导致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对学习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幅降低。

(三)国防教育制度体系待完善

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意在完善现有暂不健全的国防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因材施教,制订完整的教授流程。每一届新生开课前,都应先了解学生对军事有怎样的认知,具体认知到什么阶段,国防军事的认知是否有偏差。教学不应以教授完毕为目的,制订系统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国防军事素养,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减少刻板教学,加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提高课程之前的联系,增加课本之外的拓展,做到在教学完毕后,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国防军事知识,了解当今国际局势,懂得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然而,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程考核多采用考试形式,学生对课程缺乏认同感,国防教育仍处于冷门地位,并不受学生重视,学生大多对国防教育的考试考核不重视。同时,部分高校对学生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以及实验课程较为看重,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国防教育军事理论课程这类偏冷门的课程采取漠视态度,既不给予支持,也不对课程的开展持反对态度,任由任课老师自由发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打击了任课教师的热情,不利于建设完整国防教育体系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军事理论课程[8]。

国防军事理论课程的研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时间去规划出一条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教育路线,摸索出一套可以跟随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在这期间,需要放弃原有的、已经固化的,甚至开始出现些许弊端的落后国防教育模式,逐渐把摸索出的方式、总结出的经验教训集合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防军事素养,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国防教育认知度和认同感的一套完善的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体系。

国防军事教育对学生大局观以及国际视野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德育、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教学,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国际局势、对军事有一定了解、专业课程达标的全方位人才,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二、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性

(一)创新的可行性

进入21世纪20年代,高校国防军事理论课程学习资料仍然只有学校下发的统一的军事理论课本,对军事理论有兴趣的学生只能通过搜索引擎对网络上的资料进行筛选阅读。由于信息时代知识过于混杂,想在茫茫大海中搜寻到想要的知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课程较多的学生可能没有时间筛查学习,学习兴趣折损。参考其他学科已有的成功教学方法,顺应时代潮流,应用大数据技术,搜索发表在网络上与国防军事理论有关的论文、期刊、新闻等,借助AI数据技术筛除部分虚假的新闻,将上述部分整合,由此建立一个有利于高校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的资源网站,方便学生下载、阅读[9]。

此国防军事理论课程资源下载学习网站以大数据筛查为基础,人工筛选审查为辅助,学生或教师阅读时发现问题报错或补充,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军事理论课程课本之外知识的平台,旨在提高学生对国防军事理论课程的认知度,拓宽学生视野。

(二)创新的变革性

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防军事素养,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减少刻板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时代总是在进步,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开展课程教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国防军事理论教学研究同样如此,非军事院校普遍认为该课程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无关,但是课程开展本身并不仅是为了学习这些知识,时代进步的速度是超乎想象的,课本更新的速度不及知识更新的速度。新时代国防教育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也不只是为了更新书本上的知识,坚持创新发展国防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了解到何为国防、何为军事理论,学的是方法,是思想,不是落后的知识。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思想可以使人认知世界的方法改变[10]。

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基础,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习和了解这门课程时用到的方法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创新研究方法,旨在摒弃落后思想,把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成功传授给学生。

(三)改革创新的影响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高校可依托“互联网+”的形式创建互联网高校军事理论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网络上已有的军事理论教材,将论文、观点、时事新闻等进行分类整理,便于读者查阅[11]。

在有效正确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给学生传播积极的军事理论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外也有学习的欲望。对教师来说,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在备课时加入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扩展内容,避免搜集资料的繁杂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

三、结语

营造国防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和创新的机会,应注重借鉴其他专业课程教育氛围建设的有益经验。建设巩固强大国防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国防教育不仅需要“敲黑板”上大课,更需要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教育形式,着眼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实效性,不断丰富形式内容,扩大声势和影响[1-5,13]。加强军区与高校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新时期赋予的新课题,高校可给大学生提供一些接触现役军人、了解现役军人的机会,以此提高大学生爱军、参军、拥军的自觉性和支持国防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国防教育要贴近时代要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法手段,推进全民普及,不断增强群众国防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 苑彤. 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方向探究[J]. 知识文库,2020(21):197-19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4]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张丽芬,张京,张文杰. 高校国防教育手段革新研究[J]. 法制博览,2019(36):60-61.

[6] 李江,江南,李羊城. 大学生国防教育实践创新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9):1-3+7.

[7] 周艳玲,王明明.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创新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8(05):172-174.

[8] 张冬胜. 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创新视角的选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04):99-100.

[9] 鲍书军. 探索高校国防教育新途径[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182-183.

[10] 罗强强,张晓松.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110-114.

[11] 肖静. 新时期创新发展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6):103-105.

[12] 黄欢.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8):142-143.

[13] 张赟,闫忠林,问鸿滨.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全民国防教育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21(11):101-105.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国防教育新时代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绿色会计浅议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