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海洋追梦人(三)

2022-04-25 12:47徐小龙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滑翔机雪龙海冰

徐小龙

王建忠,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船长。2013年年底,俄罗斯科考船“邵卡夫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雷蒙湾被浮冰围困,整艘船失去了机动能力。正在执行第30次中国南极科考任务的王建忠收到俄罗斯科考船的求救信号后,就决定尽可能地救援俄罗斯科考船。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派出“雪鹰12”直升机经过6次往返飞行,成功将俄罗斯科考船上的数十名受困人员营救出来。人救出来了,可“雪龙”号却陷入困境——被南极海冰重重围困。面对如此困境,王建忠顶住压力,抓住南极风向转变的机会,利用“雪龙”号自身的力量,突破了海冰的包围。

“雪龙”号本身就是破冰船,为什么也会被海冰困住呢?这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其实,“雪龙”号也有它的软肋,那就是怕被海冰“前后夹击”。“雪龙”号的破冰能力主要体现在坚固的船头和自身的重量上。它船头的水下部分倾斜度很大,可以在航行中冲到冰面上。然后“雪龙”

号将压载水舱中储存的水调往船头,将巨大的重量压到海冰上,并将海冰压裂、压碎。可要想使“雪龙”号船头压到海冰上,就需要一定的航行速度,完成一个又一个冲刺。在快要抵达南极时,“雪龙”号都会开足马力,用这种方式不断冲击厚厚的海冰。

但这次救援任务,发生在“雪龙”号从未去过的雷蒙湾。这里的海冰移动得非常迅速,很快围住了“雪龙”号。“雪龙”号无法行动自如,更别说将海冰压裂、压碎了。面对未知的海域可能遭遇的重重危险,王建忠船长在救援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极地科考船的船长,面对求助,王建忠船长毫不畏惧,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带领“雪龙”号全力投入救援工作。面对海冰的围困,王建忠船长更是冷静应对,收集资料,制订多个应急预案,最终使“雪龙”号驶离海冰的包围圈,脱离险境。

李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近年来,随着我国周边海洋形势的日趋复杂,海洋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课题,他们投身于海洋史和海疆史的研究,用理论框架作基石,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历史支撑坐标点,为祖国捍卫海洋主权、维护领土完整提供有力的依据。在面对海洋的领土归属问题时,我们一定会振臂高呼“钓鱼岛是我们的”“黄岩岛是我们的”。但就像写论文要有论据、打官司要有证据一样,振臂高呼的同时,我们更要拿出有力的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它们就像武器一样,捍卫着我们的权利,而李国强等海疆学者就是寻找这些“武器”的先锋。李国强始终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治学态度,把追求真理和为人民做学问贯穿于海疆学术研究全过程。他的著作《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系统、全面地对南海的历史进行综述,对南海现状进行分析,该书现已成为学者研习南海问题的必备参考书。他还围绕“一带一路”的建设问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建言献策。

许李易,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东山二中”)海洋生物标本馆负责人。经过30多年的不懈求索,他与东山二中几代教师一起,艰难搜集了上千种海洋生物标本,并建起了一座海洋生物标本馆,为学生传授海洋知识,向社会传递海洋文化。这座海洋生物标本馆也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

许李易曾是东山二中的一名学生。从小就对生物十分感兴趣的他,中学时期就参与了海洋生物标本馆的建立。他大学也选择了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致力于海洋知识的传播,2015年他荣获了“2014年度全国海洋人物”的称号。

这座海洋生物标本馆虽然面积不大,但几乎涵盖了台湾海峡的所有海洋生物标本,并且还分为了海龟厅、鲸豚厅、鱼类厅、节肢动物厅、软体动物厅、海藻厅、腔肠动物厅、棘皮动物厅等多个展厅。海洋生物标本馆的有关内容还曾被编入福建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乡土教材《生物》一书,许李易参与编写的《蓝色宝藏》也成为东山二中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俞建成,我国水下滑翔机第一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是俞建成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十几年的重大成果,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攻克了高效驱动、续航力强、下潜深度大等核心技术,连创多项水下滑翔机世界纪录。2017年3月,“海翼7000”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6329米,打破了由美国保持的6003米世界纪录,创下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世界纪录;2017年10月,“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完成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91天,航行距离1884千米,创造了我国水下滑翔机海上工作时间最长、航行距离最远的新纪录,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跨季度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

“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创下那么多新纪录,可很少有人知道俞建成和他的团队在初期开展海上测试时,遇到了两次台风。在无规律颠簸的船体上,科研人员需要长时间盯着显示器,操作各种机器。尽管如此,俞建成和他的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下,顺利完成了预定的试验任务,取得了突破性试验结果。

海洋牧场、极地科考、深海探索……12位不同海洋领域的海洋追梦人凭借着他们对海洋的满腔热血,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如今,中国人的身影穿梭于世界各大洋中,还有更多的海洋追梦人等着我们去追寻、去了解!

猜你喜欢
滑翔机雪龙海冰
“雪龙2”号出征南极
“雪龙2”出征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三)
雪龙2号首航南极
南极海冰融化致帝企鹅减少
水下飞起滑翔机
海洋星探组 先进的中国古代海船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滑翔机
滑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