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强:小小花椒树“种”成致富大产业

2022-04-25 02:47张晓馨
电脑迷 2022年4期
关键词:花椒树摇钱树江津

本刊记者 张晓馨

人物简介

陈秀强,现任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会长,是江津区农民科技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专家。近五年来,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协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江津区十杰榜样人物”等荣誉。201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

花椒,是一种既可作佐料食用也可入药的作物,也是群众创收致富的“摇钱树”,在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会长陈秀强的带领下,村民们把这些“摇钱树”种在重庆市江津区的山上山下、田间地头,小小花椒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成了致富大产业。

创新助农

为提高江津花椒的品质和产量,陈秀强积极探索和提炼花椒树嫁接、矮化栽植、修枝整形、病虫防治、平衡施肥、衰老树改造和壮树丰产管护等新技术,把江津花椒树挂果期从传统的3年缩短为18个月,2020年再次创新,提前到12个月挂果,亩产从原来的100~250 千克提高到400~750 千克,为江津36 万亩花椒树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农民年增收2.5亿元。

近年来,陈秀强积极促进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与云种高科合作,成功研发出空气能家用型花椒烘干机,既能解决椒农卖椒难,不被压级压价,又能烘出优质干花椒,卖上好价钱,增加收入,深受椒农喜爱。另与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把无人机飞防植保技术成功引入花椒产业,大大降低了农药施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

科普惠农

陈秀强常年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关键技术培训和指导,创建花椒科普示范基地28 个,发展科技示范户5 100户,累计开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现场示范指导512场次,参培人员达11万人次。

陈秀强主编了《青花椒栽培管理实用技术》,该书具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青花椒权威技术解读书籍。在他的帮助下,协会印发了《江津花椒工作简报》32期,发放技术资料6.5万份、光盘2 000张,建立固定标牌265 块,发送管理技术和供求短信4 800余条,为农民送去了农业科普知识。

产业扶农

陈秀强用了8年的时间帮助重庆市重点贫困村——江津区嘉平镇紫荆村发展花椒产业,并实现整村脱贫致富。他还多次赴全国各地进行花椒生产技术交流和指导,帮助“老、少、边、穷”的四川省的通江、西充、南充,贵州省的道真、德江,云南省的昭通、永善以及重庆的城口、石柱、彭水等区县发展花椒产业,把花椒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服务为农

陈秀强常年坚持为广大椒农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及时解决花椒树管理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一是通过与中国复合肥制标企业、亚洲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了撒可富花椒专用肥,为提高江津花椒的产量和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针对江津花椒基地土壤酸化板结严重,在全区不同海拔区域抽取土样30余份免费送检,为合理用肥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积极牵线搭桥,内引外联,为椒农直接销售干花椒800余吨,鲜花椒2 000 余吨,间接销售干花椒500 余吨,鲜花椒5 000余吨;四是主动与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联系,每年争取花椒专项贷款资金3 000余万元。五年来,累计为花椒树种植大户及加工企业争取专项贷款资金1.5亿元,有力缓解了资金瓶颈问题。K

猜你喜欢
花椒树摇钱树江津
花椒树种植特点及施肥技术
肥料一换 技术一换 冬枣树成了“摇钱树”
花椒树
站在一株花椒树面前
花椒树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猪球球想要“摇钱树”
我家有颗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