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均:让村民种紫苏开启致富门

2022-04-25 02:47张晓馨
电脑迷 2022年4期
关键词:彭水紫苏重庆市

本刊记者 张晓馨

人物简介

李永均,男,汉族,1973年9月出生,重庆市彭水人,专科,重庆后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艺师,2011年、2012年被彭水县政府评为“返乡创业明星”。

紫苏,古名荏,又名苏。它有“窗户莫嫌秋色淡,紫苏红苋老生花”的斑斓色彩、绰约多姿,又有“未妨无暑药,熟水紫苏香”的美味可口、养生实用。作为紫苏适生区的彭水,这里的人也自然更了解它的“美”,在李永均的带领下,紫苏在这里遍地开花,为村民开启了致富门。

打工发现新商机

2002 年,在一家建材门市打工的李永均,为了多挣钱,应聘到重庆一家生物工程公司做销售员。其间,他发现公司生产的“三高合清”胶囊里所含的亚麻酸,就是从苏麻里提取出来的。

这种苏麻,就是老家房前屋后生长的紫苏,是一种药材。“当时公司的紫苏籽从外面收购来的价是1斤3.5 元,紫苏叶也能卖钱,是个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李永均发现这一商机后,萌发了回家种紫苏的念头。

2009年春,李永均把左邻右舍荒芜的几十亩田地租过来,连同自家的10 余亩田地种上紫苏,并成立重庆市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彭水县紫苏专业技术协会。

种紫苏种出品牌

通过几年的发展,从一人种到多人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种紫苏的队伍中,彭水县紫苏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已达到137人,紫苏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覆盖梅子、鹿鸣、平安、大垭、三义、诸佛、走马等10余个乡镇,种植户达2 300余户。

2013年5月举行的“渝洽会”上,彭水的紫苏油“一炮走红”,获得西南大学、阿尔康集团、市农产品集团等多方关注。同年11月,彭水紫苏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目前,公司加工的紫苏油已远销西安、武汉、成都、上海、北京、江西、江苏、贵阳、厦门等多个省市,韩国客商也前来洽谈合作。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19年,李永均了解到靛水街道朝阳社区和天井村的建卡贫困户有很多都是因病因残或劳动力缺失致贫,少部分因学致贫,农户土地承包面积少,农业产业收入低。于是李永均选择在靛水街道朝阳社区和天井村发展紫苏种植,共900 余亩,涉及农户334户,其中贫困户43户。

“公司给农户们免费提供生产资料、种植技术指导、初加工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种紫苏,搭上紫苏种植致富‘快车’,种出的紫苏既可以卖给公司,也可以市场零售,我们还给贫困户特殊的返利机制——享受社员的二次返利。”除此之外,李永均说,他还在朝阳社区建立了紫苏种植园,与社区签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帮扶协议》,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为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真正实现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李永均一方面聘请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及本土专家,及时就近解决农户遇到的产业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遵循质量技术控制规范,建设种植基地示范区,给予种植户样板参考。同时,强化信息传播。建立由村社种植经纪人、技术员、专家等组成的工作团的微信群,及时传递产业发展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发布产业发展动态。

经过多年努力,2021 年,籽用紫苏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20 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李永均将紫苏产业越做越强,他坚信自己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门,将带领他们闯出一片更大的天地。K

猜你喜欢
彭水紫苏重庆市
有“颜色”的本草植物(上)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彭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青青紫苏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彭水县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彭水县贫困村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
彭水县贫困村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