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2022-04-25 02:47本刊通讯员赵宪钧
电脑迷 2022年4期
关键词:鱼病摄食溶解氧

本刊通讯员 赵宪钧

即将进入夏季,气温持续升高,鱼类生长也进入了旺盛的季节,由于摄食量增加,排泄物增多,养殖水体变差,鱼类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同时,持续高温、干燥气候、较高水温、增多的暴雨等不利因素,对养殖的鱼类会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加强管理,实现池塘养殖的绿色、生态、高效、安全运行。高温天气池塘养殖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放鱼前彻底消毒

夏季备用池塘在放鱼苗前要进行清塘、晒塘和全面消毒。彻底清除陈旧的池塘淤泥,清除池塘有害物质,经过彻底曝晒后,清除池塘底部的细菌和病原体,并使用生石灰彻底消杀。同时,对池塘进排水系统、塘埂、塘坡进行加固和维护,确保池塘安全、稳固、不渗水。

2 做好水质调控

进入雨热同期的夏季,高温持续、暴雨增多,水体变化大,同时,由于鱼类摄食量加大、排泄物增多,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高,容易造成水质变差,因此,及时调节水质显得尤为迫切。水质调节要以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为目标。

2.1 调节好水体的pH值指标

鱼类生长适宜的pH 值指标是6.5~8.5,pH 值指标过低,水体呈酸性,鱼类容易受到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pH值指标过高,水体呈碱性,容易造成藻类增多,引起烂鳃等鱼病。

2.2 调控溶解氧

鱼类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溶解氧3 毫克/升,一些优质品种需要达到5 毫克/升以上。增加溶解氧的方法主要是:加注新水,保持水体清新;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含氧量;调控底泥,消除池塘底部的病原体、寄生虫等有害物质,提高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和病原菌的生长,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促进水体有机物的循环,保持水体的清新度和透明度。

3 做好科学投喂

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保持饲料新鲜,无杂质,无变质,根据天气、气温、水质、鱼体大小等因素,及时调整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一般以养殖鱼摄食量的八成饱为宜,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5%,在阴雨天要酌量减少。

4 做好鱼病预防

夏季气温高,鱼病多发,要加强鱼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勤巡塘、多观察,发现鱼病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防止鱼病大面积发生。

5 做好日常管护工作

夏季天气多变,雷雨增加,水体不稳定,要坚持多巡塘、多观察,注意鱼类的活动轨迹、摄食情况等动向,发现游动缓慢和摄食不畅的要及时分析原因,做好处置。同时,要及时捞出死鱼,清理水中落叶、杂物,清除池塘边的杂草,保持池塘清洁,定期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写好每天的养殖日志,详细记录每天的投料、用药、生产、销售等事项,以便于统计分析和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水平。K

猜你喜欢
鱼病摄食溶解氧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运用手持技术测定“蓝瓶子”实验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鱼能否在水以外的液体中生存
水产养殖户提高鱼病治疗效果的要领
孤啡肽N/OFQ促进鱼类摄食的研究前景
养殖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昼夜节律
鱼类leptin基因研究进展
1株鱼类水霉病原真菌拮抗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适温条件下盐度对海刺猬活力、摄食和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