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大樱桃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04-25 06:15申艳红边卫东张立彬
河北果树 2022年2期
关键词:露地栽培大樱桃秦皇岛

姜 涛,申艳红,李 琛,边卫东,张立彬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省特色园艺种质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河北 秦皇岛 066604)

大樱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最喜爱的重要水果之一,栽培面积大。其中欧洲、西亚、北美、南美、澳洲和东亚均有栽培,以欧洲和西亚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其栽培特点是喜温暖,好湿润,忌寒冷,怕霜冻,年均温在10~12 ℃为最佳栽培区域[1-2]。秦皇岛市位于北纬40o附近,背山向海、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在700 mm[3]左右,正处在我国大樱桃栽培的北线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合大樱桃等果树的发展[4-5]。秦皇岛市的地形、地势差异大,虽然处于同一气候带上,但温度上南缘与北端、沿海和内陆、高山与谷地之间均有一定差异。秦皇岛市内不同的区域栽种的果树种类相近或相同,其中大樱桃是目前北方果树中产值和效益较高的树种之一。

根据秦皇岛市大樱桃生产栽培状况,找出大樱桃产业的短板和不足,降低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秦皇岛市大樱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大樱桃的质量,提早大樱桃的上市时间;延长大樱桃的供应期;促进大樱桃产业水平不断地提高。

1 发展现状

1.1 栽培广泛,但面积分布不均 大樱桃在秦皇岛的所有区县均有栽培。2019 年秦皇岛大樱桃的栽培面积共计385 hm2;其中山海关区大樱桃栽培面积最大,为200 hm2,占秦皇岛大樱桃栽培面积的50%;海港区次之,大樱桃栽培面积为93 hm2,占秦皇岛大樱桃栽培面积的25%;昌黎大樱桃栽培面积40 hm2(11%)、抚宁30 hm2(8%)、卢龙15 hm2(4%)、北戴河5 hm2(1.5%)、青龙2 hm2(0.5%)[1]。大樱桃栽培的地域性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山海关为秦皇岛面积第二小的区,但大樱桃栽培面积最大。而海港区近些年种植面积增加最快。

1.2 主导品种形成,但品种更新较慢 秦皇岛大樱桃品种较为丰富,栽植品种20 多个。由于栽培历史等原因,规模栽培的大樱桃品种多为肉质较软的红色类型,品种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6-7]。老产区老果园主要以红灯、萨米拖、早大果为主;新产区新果园以沙王、俄罗斯8 号为主,设施栽培以美早为主;其他品种间杂分布。大樱桃品种红灯为红色,属软肉类型,虽然产量较高,但品质一般,容易感染病毒病且不耐储存运输。萨米拖的主要缺点是颜色不够鲜艳,肉软;早大果黏核,口味偏酸;美早容易裂果。近年来引入了部分大樱桃新品种,目前尚在观察之中。

1.3 均为嫁接栽培,但优良砧木缺乏 嫁接是利用砧木自身良好的抗性,使接穗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高产、矮化、省工、管理方便、品质提高等优点。秦皇岛大樱桃得以大面积种植,也是由于砧木的广泛应用。当前秦皇岛地区山樱砧木仍是主流;近年来半矮化砧木吉塞拉6 的栽培面积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偏少;马哈利等其他砧木有所栽培,但并不多见。但这些砧木分别有着不抗根瘤、不耐低温、寿命年限短、不耐水湿、不够矮化、较为费工的缺点。

1.4 栽培模式多样,但设施规模较少 秦皇岛市大樱桃栽培模式主要有:一是春季开花夏季采收的露地栽培,二是冬季开花春季早收的设施温室栽培,三是设施避雨栽培(冷棚栽培)。目前以露地栽培为主,2019年露地栽培362 hm2,占大樱桃栽培面积的94%,设施栽培面积23 hm2,占大樱桃栽培面积的6%。设施栽培主要以避雨栽培为主,面积18 hm2,占设施大樱桃栽培面积的67%。促早温室栽培5 hm2,占设施大樱桃栽培面积的33%。采取哪种栽培方式是由资金和具体情况决定的。

1.5 病虫种类趋多,不同模式差异明显 秦皇岛市大樱桃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较,病害种类少,病害危害程度相对轻。设施栽培的主要有根瘤病、灰霉病、介壳虫等,且设施大樱桃裂果率低。露地栽培的大樱桃除了以上几种害虫危害,还受到根腐病、流胶病、叶斑病、穿孔病、病毒病、天牛、金龟子、果蝇、刺蛾等病虫的危害。近年来大樱桃病毒病和果蝇危害有加重的趋势。

1.6 生产成本虽高,但产值高效益好

1.6.1 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的生产成本构成 大樱桃生产成本主要由肥料、农药、种苗、薄膜、地布、人工等构成(表1),其中除去设施外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最大。设施栽培农药使用费用低于露地栽培,肥料和种苗的费用一致。大樱桃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生产成本高,主要是增加了大棚架、薄膜以及保温设施的费用。钢架的使用年限是10~15 年,保温被使用年限是10 年左右,薄膜地布使用2 年左右。露地一次性投入的资金较少,成本分散,可以缓解资金上的压力;而避雨和促早栽培则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

表1 秦皇岛不同栽培模式的成本分析 /(元/667 m2)

1.6.2 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的产值和效益 从大樱桃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单价、产量、产值和效益上来看(表2),都是设施大棚高,露地栽培低。其中促早栽培最高,避雨栽培次之,露地栽培最低。其原因有二:一是设施比露地采收上市早,主要采收期在早春,正是北方的水果的淡季;二是进口大樱桃接近尾声或因储存时间过长,品质变差,而刚刚采摘的樱桃品质新鲜、口感更好。所以,种植大樱桃产值高、效益好。

表2 秦皇岛大樱桃露地与设施产值的比较 /667 m2

2 存在问题

2.1 设施栽培少,果实品质有待提升 近年来大樱桃生产发展迅速,大樱桃单产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盛果期每667 m2产量高达500 kg 以上。种植大樱桃的效益好,净收益高;但仍存在着生产上盲目追求产量、为提前上市抢采抢收,使用催红剂,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使用不规范,裂果严重等问题,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尤其设施栽培少,露地栽培面积大。露地大樱桃外观及品质要差于设施内,所以在大樱桃的外观及内在品质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扩大设施大樱桃栽培面积,提高果实品质,拒绝采用使品质降低的生产方式。

2.2 规模小管理落后,缺乏特质品种 秦皇岛大樱桃多为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大樱桃的消费习惯是喜好个大,肉硬、色深、味甜、核小的紫色或黑色品种。但秦皇岛大樱桃主栽品种却存在着果个小、果肉软、颜色浅、味道酸、易裂果等缺点。虽然有其他品种种植,但不同栽培模式下,规模化种植品种较为老旧,缺乏品质优良和具有独特特质的大樱桃品种适度栽培,直接影响秦皇岛大樱桃产业的发展。

2.3 多种果树混种,呼吁建种植专区 秦皇岛山地多平原少,人均可用耕地不足,所以秦皇岛大樱桃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浅山丘陵区。樱桃喜水但怕水淹,虽然丘陵地带可以更好地排水,利于大樱桃的长期存活,但其区域内或周边种植着苹果、梨、桃、核桃、板栗等多种果树。病虫害在多种果树之间相互感染迁飞和越冬越夏,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和害虫的世代累积,造成防治上的困难,进而使得大樱桃在品质、产量上受到较大影响。呼吁规划建立专门的大樱桃种植区域。

2.4 冬春低温霜冻,威胁大樱桃生产 秦皇岛冬季气温低,冬季的极端低温是大樱桃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春季的晚霜也会使花芽、花朵冻坏,造成减产。2018和2020 年春季大樱桃开花过后,全国都发生了大范围的低温霜冻天气,2021 年初的极端低温使得秦皇岛地区的大樱桃花芽受冻40%以上。低温天气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尽量采取防霜冻措施或建立设施温室,即可提高品质,减少裂果,又可避免冻害,增加效益,一举多得。避免在最低温超过-20 ℃的低温区域和低洼地带建园。如果必须在该区域内建园,要务必提早建造设施大棚或温室,以防御低温危害。

3 发展对策

3.1 合理区划,突出地域优势 秦皇岛南部沿海低海拔地区,夏季往往受雨水影响比较严重,排水有一定困难,再加上离海距离较近,风大,地下水位高,有盐碱,不利于大樱桃的生长,应当慎重发展;南部平原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条件好,可以发展促早栽培;中部地区为浅山丘陵区,由于受到山的阻挡,风的影响相对较弱,在非风口和非低洼地建议发展避雨和促早栽培;北部山区由于冬季气温太低,不适合露地和避雨栽培,但可以发展温室延迟栽培,利用其上市晚的优势,满足7 月以后的市场需求。根据气候地形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大樱桃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特色产业。

3.2 增加设施,提高樱桃品质 促进设施大棚建设,推广设施栽培,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秦皇岛雨水相对于内陆多、湿度大,露地栽培大樱桃病虫害多,裂果严重。设施栽培减少了风雨造成的病菌传播,有效地阻止了害虫进入大棚产卵和危害,给大樱桃生产多加了一道保护屏障,使得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病虫危害程度相对更轻,裂果更少,口感更佳,品质更好。

3.3 完善定位,实施品牌战略 为了秦皇岛大樱桃产业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建立好“高品质”的市场定位,按照生产高品质大樱桃的要求组织生产,逐步淘汰低品质的生产方式。建立大樱桃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促进电商发展,积极促进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对市场进行仔细分析,细分市场。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口感、大小、颜色),进行差异化营销,创建统一品牌或申请地理标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秦皇岛大樱桃的市场占有率,防止出现销售难的现象。

3.4 引育结合,调整品种结构 秦皇岛现有大樱桃规模化主栽品种较少,类型不丰富,特质品种缺乏。因此,要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一些具有口感好、色泽鲜艳、果个大、耐储运等鲜明特色新品种来丰富市场。针对大樱桃品种普遍不耐低温的特点,应积极选育耐低温品种。研究培育富含香气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大樱桃品种,可以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品种资源。选育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和砧木始终是大樱桃育种的主要方向。

3.5 绿色防控,执行“双减”政策 针对主要栽培产区建立观测站点,对病虫害发生的情况,相关的环境,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建立大樱桃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模型,建全大樱桃病虫害预警系统,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对秦皇岛各大樱桃产区的土壤进行监测和检验,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和大樱桃的需肥规律按需施肥,降低肥料成本,减少污染和浪费,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病虫害的减少,就意味着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按照大樱桃的需求规律施肥,减少了肥料的使用,也符合目前农业的“双减”政策。

3.6 建立专业市场,促进樱桃销售 目前整个秦皇岛市缺乏一个专业的大樱桃批发市场,现有市场多为路边自发形成。专业市场内建好冷库,物流、运输、计量等场地辅助设施可以吸引一大批采购客商前来收购樱桃,促进旺季大樱桃的销售。另外,大樱桃在批发市场和终端零售上的价格差异较大。一方面:由于农民和农业类企业、合作社缺乏终端销售渠道,部分利润被流通环节和零售终端拿走,造成农民、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种植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流通环节和零售终端的损耗比较大,流通和零售过程中的风险也比较大。鼓励农民、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发展直播模式,直接供应[8-9]。即可以缓解和消除种植业者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现象,提高农业从业者收入,改变其不利的弱势地位,又可以减少流通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地保持新鲜品质。

综上所述,建议秦皇岛市可以在适宜区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发展樱桃种植。北部深山区由于极端温度低慎重发展露地栽培,利用物候期晚的优势发展延迟栽培;中部浅山丘陵区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区发展避雨和促早栽培;南部平原区建议发展促早设施栽培。另外,要支持成立专业市场,鼓励开展冷藏储运和保鲜加工,促进电商进入。为今后大樱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猜你喜欢
露地栽培大樱桃秦皇岛
设施大樱桃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GA3和6-BA处理对大樱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不同栽培方式对太湖莼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