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样厚度对聚乙烯拉伸性能的影响

2022-04-25 07:40毛现朋徐科杰
中国塑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截面积聚乙烯模量

温 原,毛现朋,徐科杰

(浙江瑞堂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323)

0 前言

聚乙烯可通过注塑、压塑、挤出、滚塑等多种成型方式加工成塑料制品,基于应用要求的不同,制品壁厚差异性很大,挤出薄膜的厚度可以薄到0.1 mm,滚塑容器的壁厚可厚到30 mm。在很多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中,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制品壁厚多为独立的两个因素[1‑3]。拉伸性能是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测试结果受到温度、湿度、应变速率、试样形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各测试标准中均对这些影响因素有着严格的规定[5]。

聚合物试样厚度是拉伸性能的影响因素之一。关永安等[6]测试了厚度在4.1~5.17 mm间的玻璃钢材料的拉伸性能,发现拉伸强度随着厚度的增加而下降。隋国勇[7]测试了1~4 mm厚度的硫化橡胶的拉伸性能,发现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焦立奎[8]发现,在压塑成型聚乙烯试样中,拉伸断裂应力随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减小。Marchal[9]发现试样厚度由0.3 mm增加到2.5 mm时,等规聚丙烯比基本断裂功显著降低。张冬初[10]发现,对PE‑HD/PC/POE‑g‑MAH共混材料而言,在过渡状态下其比基本断裂功随试样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比塑性功随试样厚度的增加而略有升高。另外,很多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测试,需要在制品上采样,在实际操作中,发生很多测试结果和材料标准制样方式下测试结果的差异[11],目前对于这些差异的解释过于笼统,没有说服力。

本文研究试样厚度对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的详细影响作用,可为塑料制品设计的可靠性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R546U,熔体流动速率为5g/10min,密度0.935g/cm3,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热熔压片机,SEIMIT‑YP‑303,东莞市精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万能试验机,WDT‑W,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模压法:将材料放在压片机模具中,温度220℃,时间15 min,压力3.5 MPa,使用水冷至80℃脱模,制备出不同厚度的样片;

将试样裁剪成1BA型哑铃状试样备用,试样宽度为5 mm。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拉伸性能按照GB/T 4010.1—2018进行测试,试样环境(23±2)℃,相对湿度50%,试验速率为20 mm/min,夹具间距离60 mm,每个厚度的样片测试5次;

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及其应变按照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定义的方法进行计算;

吸收能测试:将拉力‑位移数据导出到Origin Pro 2018软件中,求得位移‑拉力曲线下的积分面积,使用式(1)计算吸收能(EB);

式中 F——拉力,N

l——位移,m

lB——试样屈服时的位移,m

当lB为上屈服强度或下屈服强度时的位移时,得出的吸收能为上屈服吸收能或下屈服吸收能。

聚乙烯典型的拉伸曲线及其指标说明见图1。

图1 聚乙烯拉伸试验的典型曲线Fig.1 Typical curve of polyethylene tensile test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样厚度对上屈服强度的影响

在高分子材料的拉伸试验中,拉伸屈服应力通常指上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表征了材料在瞬时效应下发生屈服时的最大作用力,代表着材料受到短时快速应力作用时的抗变形能力。

从图2可知,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上屈服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再次增加,上屈服应变趋势相反,趋势转变点为1 mm和3.4 mm。上屈服强度和上屈服应变的相关性很强,因此对上屈服吸收能和试样的截面积进行拟合,发现符合线性规律(图3),相关系数R2=0.999 4,拟合方程为式(2):

图2 试样厚度对上屈服强度的影响Fig.2 Effect of sample thickness on upper yield strength

图3 试样截面积和上屈服吸收能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upper absorption energy and sample cross‑sectional area

式中 EyH——上屈服吸收能,J

S——试样截面积,mm2

式(2)显示,聚乙烯拉伸过程中,在应变速率、温度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使试样达到屈服的单位面积能量是恒定的。因此,上屈服强度的增加,必定带来上屈服应变的减少。因上屈服强度和厚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在工程应用中,直接使用上屈服强度作为设计依据,是存在隐患的,使用上屈服吸收能可改善这一问题。

2.2 试样厚度对下屈服强度的影响

从图4可知,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当试样厚度≤1 mm时,下屈服强度增加,下屈服应变减小;当试样厚度≥1 mm时,下屈服强度下降,下屈服应变基本保持稳定。和上屈服情况类似,下屈服吸收能和试样的截面积也符合线性规律(图5),相关系数R2=0.996 5,拟合方程为式(3):

图4 试样厚度对下屈服强度的影响Fig.4 Effect of specimen thickness on lower yield strength

图5 试样截面积和下屈服吸收能的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yield absorption energy and specimen cross‑sectional area

式中 EyL——下屈服吸收能,J

S——试样截面积,mm2

通常情况下,高分子材料不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但是下屈服强度才是材料的保证强度,代表着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这在金属制品的设计中是常见的[12],在塑料制品的设计中,往往被忽略,或直接使用上屈服强度来表征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此外,Bradley[13]指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比值与高分子的慢速裂纹扩展性能相关。图6给出了试样截面积和上下屈服强度比的关系,可以看出,当试样厚度≥1.5mm后,上下屈服强度比线性增大(R2=0.9993),这意味着,当使用上屈服强度来表征材料特性时,安全系数会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给塑料制品使用带来设计隐患。

图6 试样截面积和屈服强度比的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strength ratio and sample cross‑sectional area

2.3 试样厚度对断裂强度的影响

如图7所示,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当试样厚度≤1 mm时,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均增加;当试样厚度在1~3 mm之间时,断裂强度下降,但保持了较高值,断裂应变基本不变;当试样厚度≥3 mm时,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有明显的下降。在测试厚度范围内,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的变化基本是同趋的。

图7 试样厚度对断裂强度的影响Fig.7 Effect of sample thickness on fracture strength

2.4 试样厚度对拉伸模量的影响

选取应变≤10%的数据,以应变差为0.002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切线模量并作图(为了体现低应变区的细节,横坐标选取了对数坐标)。从图8可看出,聚乙烯的模量呈现两种不同的类型,当试样厚度≤1 mm时,切线模量先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后随应变的增加降低,切线模量存在极大值。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切线模量达到极大值的相应应变有减小的趋势。当试样厚度≥1 mm后,切线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加单调减小,且切线模量开始下降时的应变均≤0.000 5。

图8 试样厚度对切线模量的影响Fig.8 Effect of sample thickness on tangent modulus

试验结果显示,按照国家标准GB/T 1040.1的要求,在应变为0.000 5和0.002 5阶段计算材料的拉伸模量,数值将会偏小,同时并不能反映材料的真实特性。

理论上,拉伸模量是指材料处于完全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比,此阶段中,材料的应力应变规律遵循Hooke定律。从这个意义上看,当试样厚度≤1 mm时,试验所用的聚乙烯并不存在完全弹性阶段,而当试样厚度≥1 mm时,聚乙烯的弹性段终止应变远小于0.000 5,完全弹性段可以忽略。

如选取应变≤10%时的最大切线模量作为拉伸模量的替代,和试样厚度作图可得图9。

图9 不同试样厚度下的拉伸模量Fig.9 Tensile modulus at different specimen thicknesses

从图9可知,拉伸模量随厚度先增大后减小,试样厚度对拉伸模量的影响较大,最高模量是最低模量的2倍左右。这一现象,为塑料制品的设计工作带来困难。在有限元分析中,通常情况下,拉伸模量是一个定值,通过结构或厚度的调整可改善制品的刚性,默认拉伸模量是和厚度无关的,拉伸模量随着厚度的增加下降,给设计的有效性带来了隐患。

3 结论

(1)聚乙烯材料的拉伸性能受制品厚度的影响较大,在制品设计时应考虑厚度影响;薄壁制品(厚度≤1 mm)和厚壁制品(厚度>1 mm)的影响趋势不一致;

(2)聚乙烯单位面积的屈服吸收能和厚度无关;

(3)目前的塑料制品设计中,不考虑厚度对性能的影响,使得设计结果存在隐患。

猜你喜欢
截面积聚乙烯模量
红黏土路基的动态与静态回弹模量对比分析
埋地管道聚乙烯防腐施工工艺研究
聚乙烯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分析
聚乙烯燃气管道水平定向钻最大穿越长度确定
聚乙烯包覆管在城市燃气非开挖工程的应用
基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的数学模型与移位因子分析
室内回弹模量和回弹再压缩模量试验参数探讨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比对试验研究
风轮叶片防雷金属网等效截面积研究
一种高温烟道截面积的在线检测装置设计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