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法家周伯琦与江南书坛

2022-04-26 00:39聂辽亮邱华锋
老区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元代江南

聂辽亮 邱华锋

[提 要]周伯琦曾任宣文阁鉴书博士,是宣文阁书家群体的典型代表。寓居吴中之后,周伯琦在江南书法圈异常活跃,与吴、杭、松一带的士人翰墨交游紧密,并积极参与江南富有文艺气质的书画雅集,其官方及私人之间的书事活动尤其频繁。周伯琦借助馆阁名臣的身份引领江南复古书风,开启了南方尤其是吴中书法圈的时代风气,使元末南北书风进一步交融。

[关键词]元代;周伯琦;江南;书法交游;文艺雅集;书学活动

[作者简介]聂辽亮,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江西鹰潭 335000)邱华锋,龙岩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福建龙岩 364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56);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元代龙虎宗道士诗人群研究”(YG202110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宣文阁文人群与元末文风的演进研究”(ZGW20203)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温,号阳谷生、玉雪坡真逸、坚白子、坚白老人、野斋居士,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曾入宣文阁担任鉴书博士、授经郎,是宣文阁文人的典型代表。《元史·周伯琦传》载:“博学工文章,而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1]可见,周伯琦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在元明之际,周氏的书名甚隆,“大小篆尤名于时”[2]。林弼《跋周伯温书圭斋所作揭曼硕贞文书院记后》云:“近代以书名者固多,然善篆者唯二人焉,若赵吴兴子昂、周鄱阳伯温是已。”[3]更是将周伯琦与书坛盟主赵孟頫并推为元代篆书艺术的两座高峰。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周伯琦的书名似乎与当今的研究极不相称。有鉴于此,很有必要钩稽一下周伯琦在江南地区的书法活动,梳理其翰墨交游情形,以期还原周氏真实的书法生态,窥探其在元代书史尤其是江南书坛中的地位及影响。

一、周伯琦与江南士人的书法交游

作为元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学者,周伯琦的行踪影迹遍及南北。具体来说,两都和江浙是其主要活动区域,吴中、杭州、松江等地又是周伯琦晚年重要的逗留地。周伯琦通过字书学术探讨、书画题跋品赏、碑匾翰墨书题,与江南士人互动切磋。笔者仅对其书法交游作一简论,以管窥元末江南书法圈的生态。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人。作为周伯琦父亲周应极的僚友,赵孟頫更多扮演着周伯琦师长的角色。周伯琦《答参谋刘彦昺书》云:“不肖尝从侍吴文正公、虞文靖公、赵文敏公于馆阁时,得承诗法,谓必兼诸体制方殊,故常佩服斯言。”[4]虽着眼诗学来谈诸先生对自己的启沃,但以赵孟頫书坛盟主的影响力,也应有书法的指点亲授。赵孟頫与其父周应极也有翰墨的频繁往来,如给应极“诚存堂”书匾以赠,为应极所撰《济渎投龙简记》书丹勒碑。由此可以推断,周伯琦书风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应该很大。《赵氏铁网珊瑚》卷十五《听雨楼诸贤记》云:“然妙于古篆,得赵文敏公遗意。字颇肥而玉润可爱。”[5]在后人看来,周伯琦篆书艺术既有对赵氏的师承,又不囿于陈规而有所创新。赵孟頫的儿子赵雍也是书法名家,与周氏交往更为密切。赵雍《越山图》引首“越山图”三字似为周伯琦篆,周伯琦以小楷题诗的形式品鉴此画。《江村销夏录》卷一载:“画之左方,周鄱阳题小楷九行:‘浙江春水满,东岸尽青山。旭日明旌启,晴云拥髻鬟。柯亭林倚塔,秦望石迷关。一曲何时遂,开图漫破颜。’赵仲穆作越山图,玉雪老人鄱阳周伯温题。”[6]显然,周伯琦心领神会,深受此画意趣的浸润。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人。善画,工墨竹,精鉴赏与书法,能诗文,曾在元文宗奎章阁担任鉴书博士,是元代驰名南北的書画大家。周伯琦在宣文阁时的私人书事活动也很活跃,曾为邬处士、松江章梦贤的墓碑篆盖,而邬氏墓志铭即由宣文阁鉴书博士王沂撰文,柯九思书丹。此时的柯九思已寄寓吴中,仍署“奎章阁鉴书博士”衔,三位都精于书法名画鉴赏,文、书、篆集于一碑,可见他们之间阁内阁外互动都很密切,翰墨交往频仍。此外,柯九思在《薛尚功摹钟鼎款识真迹》后有题跋,周伯琦题有观款。二人一起赏鉴钟鼎铭文,品论书法名迹,对于复古书风有着共同的兴趣。在这里,书法是一种媒介,不同地域的书家借此联结在一起,游其堂奥,咀其精华,发扬元代书风精神,使得艺术的交流突破时空。

贡师泰(1298—1362),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人。周、贡二人父辈即有交往,他们都在国子学肄业,又同在翰林国史院、宣文阁、御史台任职,诗文往来尤为密切。贡师泰不仅是元末诗文名家,而且擅长书法,《书史会要》称“楷书亦善”[7]。《涿州儒学藏书记》为贡师泰所书,周伯琦篆盖,两人精湛的书艺同为碑刻增彩。不过,周、贡二人更多的是书文合作,如贡师泰为画家曹知白撰写墓志铭,周伯琦篆额;贡公为江浙参政西域人哲林仁杰“寿庆堂”撰记,周伯琦则篆书匾额;贡师泰为宣城葛朝用“诚斋”作记,周伯琦篆“诚斋”二大字。另外,《重修西湖书院记》也为贡氏所撰,周伯琦篆“西湖书院”四大字。周、贡二人同时名播元末文坛,翰墨交游也称得上是元末文化圈之雅事。

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抚州金溪人。博学善文辞,亦工书。陶宗仪称“文藻敏赡,善楷书,有释智永及虞永兴之典则”[7]。危素书法颇宗晋唐风度,与周伯琦取法相近,志趣相投。至正元年,危素任经筵检讨,周伯琦任授经郎,两人同时任职宣文阁,一起负责经筵工作,他们之间频繁的书法往来大概始于此时。至正三年,周伯琦扈从上京,为危素所藏《苏长公与李方叔诗卷》题跋,以遂危素的多次请求。松江《张氏阡表》落款有“奉训大夫前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维桢撰、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危素书、前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周伯琦篆额”,三人不仅是元末著名文学家,同时又为元末士人书家群体的重要成员。至正十年,危素受道士薛毅夫邀请为其母倪氏撰《有元故薛君思永配倪夫人墓铭》,周伯琦书碑,周、危二人又一次书法联袂。后来戴良为“浦阳五贤”之一的柳贯题赞,赞文则为太常博士危素书,崇文少监周伯琦书篆。可见,二人在书法界齐名,交谊甚笃,书法合作活动频繁紧密。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梅花道人,晚又号东维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诗文名冠东南,善行楷,又是著名书法家。元末东南书法精英荟萃,观摩法书名帖之类的艺术沙龙经常自发举行。周伯琦、杨维桢、贡师泰、钱惟善等十几人同题《朱文公与侄手帖》,据杨氏跋语,时间在至正二十年。周氏跋曰:“右新安朱夫子与所亲手简真迹一卷,词语真淳,气谊周密,姻睦之厚,著于当时,笔墨之精,粲然传久,诚为后进之楷式也。”[4]可见,朱熹理学和书风,同为元人所尚。东南的杭州、吴中、松江一带是杨维桢和周伯琦厕身之地,故彼地的书事活动常常能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而周、杨二人的翰墨交往主要表现为杨撰文、周书篆,大到学校寺院勒碑,小到室宇精舍题匾,如至正二十一年《嘉定州重建儒学记》、至正二十四年《松江重兴超果讲寺略碑》。杨维桢为昆山张景罡“善庆堂”撰记咏诗,周伯琦则大书堂颜。周伯琦为谢伯礼“知止堂”、吕氏“著存精舍”篆匾,杨维桢分别作记以美其事。周伯琦为昆山殷君叙父匾其室曰“娄曲书堂”,杨维桢及诸名士皆有赋咏。由此可见,周、杨二人同为元末东南文艺圈的活跃分子,书文合璧成为书坛一时雅事。此时的杨维桢似乎文名掩盖书名,文学享誉江南;周伯琦又似书名压过文名,书法称绝东南。

饶介(?—1367),字介之,号醉翁、华盖山樵,抚州临川人。嗜觞咏,师康里巙巙,草书飘逸,是吴门书家的掌舵人。饶介所书“尤瑰诡逸群”[8],以书擅名当世。周伯琦虽未服务于张士诚政权,却与张氏幕僚文人广为来往。饶介作为张氏心腹文人,因相同的艺术旨趣成为周伯琦的至交,经常一起参加书法活动。他们一同为参政宋廷珍吴城“松石轩”题诗,题诗者还有成廷珪,郑元祐则撰《松石轩记》。周伯琦扁“松石”二字,仍为之作大篆。饶介为张士诚妃子金姬撰写墓文,周伯琦书篆并刻石。据顾复《平生壮观》载,《桐阴高士绢卷》有周伯琦、张绅、倪瓒、宇文材、饶介、王蒙、马玉麟诗跋[9],题跋之人几乎都为元末东南地区代表性书画名家,周伯琦混迹其中,可见其书法声望之高。王蒙《听雨楼图》作于至正廿五年(1365),引首为周伯琦篆“听雨楼”三大字,后有张雨、倪瓒、苏大年、饶介、周伯琦、钱惟善、高启、马玉麟、张绅等跋诗,诗、书、画名家汇聚一堂,鉴赏切磋,优游书艺,才艺精进。

朱德润(1294—1365),字泽民,号睢阳山人、眉宇散人、翁同山人,原籍睢阳,后流寓吴中。能诗文,善笔札,尤工画山水人物。朱德润和周伯琦交谊较早,大概始于延祐二年(1315)。至正二十四年,朱德润应邀为杭州周景安“秀野轩”画《秀野轩图》,并作《秀野轩记》。周伯琦则篆“秀野轩”引首,款“玉雪坡翁书”,并题颜“秀野轩”。时人张监题诗曰:“鄱阳大篆睢阳画,不负舂陵处士家。”[5]在鉴赏家们看来,周氏篆书与朱氏之画堪称艺苑珍宝,令人称赏。周伯琦还在朱氏家藏《睢阳五老图》上以篆体书跋,体现出对老友朱德润祖先的敬仰之情。周伯琦筑有玉雪坡亭,诸多亲友赋诗赠文,朱德润则撰有《玉雪坡亭记》以激励,并于至正十年三月亲自书写,还绘有《玉雪坡亭图》。朱德润死后,周伯琦含悲写下《有元儒学提举朱府君墓志铭》,亲自篆额“有元儒学提举朱府君墓志铭”十二字,并用楷书书丹。这幅作品字字见真情和功力,倾注了周氏的心血,成为他存世书法真迹中的典范之作。从以上交往的侧影可以看到,周、朱二人在艺术道路上相互砥砺,频繁互动,实乃生死之交,可谓元末艺术圈中的一段佳话。

泰不华(1304—1352),又名台哈巴哈,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初名达普化,元文宗赐以今名。先世居白野山(今内蒙古境内),又自号白野,人称达白野或达天山。《书史会要》云:“篆书师徐铉、张有,稍变其法,自成一家。行笔亦圆熟,特乏风采。常以汉刻题额字法,题今代碑额,极高古可尚,非他人所能及。正书宗欧阳率,亦更有体格。”[7]泰不华篆书出类拔萃,书学上与周伯琦有着相同的取法宗尚和师承渊源。泰、周二人都以篆显名,自然少不了一起研习书法,翰墨交情深厚。泰不华至正元年(1341)于朱德润集古斋观赏《睢阳五老图》,周伯琦在至正二十二年书跋,而朱德润和周伯琦为至交,可知三人关系密切。《薛尚功摹鐘鼎彝器款识真迹》经赵孟頫鉴定,周密收藏,柯九思、张雨、斡玉伦徒、泰不华、周伯琦等都有鉴赏和书跋,泰不华以小篆书写,周伯琦则以正篆书跋,二人篆书相得益彰,这次观题活动聚集了元代少数民族和汉族杰出书家,体现了元代多族士人圈声气相通、彼此认同的时代特征。两人还参加了顾瑛“玉山佳处”的匾额书写活动。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子、风月主人、幼霞生、荆蛮民,无锡人。诗画俱精,是元代文人画大家,为“元四家”之一。倪瓒《题宣伯炯书》曰:“本朝书法之妙,若赵荣禄、虞奎章之篆、隶、行、草,无不如意;范清江、张贞居之楷法,清劲绝俗;鲜于奉常、巙相国之草书,圆活姿媚。迨元戎周左丞之篆籀古雅,亦何让前人哉?”[10]从这则文献可以看出,倪瓒将其与元代书坛精英赵孟頫、虞集、范梈、张雨、鲜于枢、康里巙巙相提并论,对周伯琦篆书艺术的评价很高,推崇备至。《珊瑚网》卷三十五《叔明听雨楼图》载有“倪隐居索和张外史听雨楼诗走笔二首答之”,周氏应倪瓒索求诗行,并亲书于素行精舍,还为此篆书“听雨楼”引首。可知二人关系非同寻常,既有诗歌唱酬,亦有书艺切磋。周伯琦为“城南佳趣”书匾并为之记,倪瓒有诗相咏,又一同为《桐阴高士绢卷》题跋。此外,平江人徐达佐筑“耕渔轩”,倪瓒为作《耕渔轩图》,周伯琦也不忘题诗。据此看,倪、周二人是“耕渔轩”的常客,在此相聚畅谈文学和艺术,他们之间相互欣赏和推挹,形成元末平江书家群。他们往往诗、书、画兼通,因翰墨结缘,有着浓厚的艺术情怀。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吴兴人。擅长诗文书法,喜画山水,早年师法外祖赵孟頫,山水画堪称元代文人画的典范,亦“元四家”之一。元末往来于湖州和杭州之间,与这一带的书画人士广为结纳。作为元末知名书法家的周伯琦,自然深得雅爱翰墨的王蒙眷顾。王蒙画《乐琴书屋图》,周伯琦欣然篆书“乐琴”二大字作为引首,并一连钤有“伯琦”“周伯琦”“天目白云”三方印。王蒙画于至正二十五年的《听雨楼图》,周伯琦以篆体题写“听雨楼”引首,且书有题诗。清代吴其贞《书画记》卷三《王叔明听雨楼图纸画一卷》载:“卷后张伯雨、倪云林、苏西涧、饶介之、周伯温、钱惟善六人题咏,书法皆精妙。”[11]王蒙请周伯琦题画,可见他相当认可周伯琦的书法,对他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周氏篆书和王氏画迹足以妙绝古今。两人的文墨交际还有周伯琦为吴县尹杨彝之母吴氏撰《贞寿堂记》并书篆,王蒙和戴良、陈基作《贞寿堂诗》,两人还一同为《桐阴高士绢卷》题写诗跋。

此外,“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与周伯琦亦有翰墨情缘。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曾作《水墨山水卷》,周伯琦于双清堂观此画,并留有篆书观款。同观者还有吴中诗书名士郑元祐,而危素、郑元祐与周伯琦友谊甚笃。元末出入吴、杭地区的郑元祐、戴良、王逢、张翥、马玉麟、陈基、刘仁本、成廷珪等书画名士,也都与周伯琦翰墨交往频繁,可见周伯琦的书法交游圈极其复杂。其交游对象多为元末江南书界精英和新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周伯琦是元末江南书法圈的灵魂人物。

二、周伯琦与江南文化圈的书画文艺雅集

元末江南的文艺雅集颇为繁盛,最有名的当推顾瑛“玉山雅集”、倪瓒“清閟阁雅集”、刘仁本“续兰亭雅集”。由于参与者不仅有文学家,还有书画精英,因此雅集的形式多样,诗文唱和、书画实践皆有。如蒙古族书法家泰不华参加玉山雅集,多次为“玉山佳处”篆题匾额。周伯琦晚年滞留平江十几年,张士诚筑馆居之,周氏和张士诚幕僚文人经常举行文艺雅集。文人兼书法家的周伯琦徜徉其间,使得江南雅集更多具有文艺性质和艺术风范。

《听雨楼图》集咏。元末东南多富庶之士,喜筑楼招徕文士聚会,谈文论艺,并进行诗、书、画的创作。江南名士卢恒建有“听雨楼”,四方书画名士云集而至,诗文大家纷至沓来,王蒙、倪瓒等优雅之士常相出入此楼。方外逸人张雨至正八年题“听雨楼”诗,至正廿五年(1365),王蒙为此作《听雨楼图》,值得注意的是周伯琦于此画卷篆题了“听雨楼”引首,大大增强了画作的庄重感和观赏性。三位诗、书、画兼通的奇才翰墨飘香,使《听雨楼图》一时名声大振,市井传颂,先后又有倪瓒、王蒙、苏大年、饶介、周伯温、钱惟善、张绅、马玉麟、鲍恂、赵俶、张羽、道衍、高启、王谦、王宥、陶振、韩奕等十八人在此卷题诗,形成“听雨楼诗卷”。检点题诗者,多是吴中诗坛名流。考察题诗的时间,却不尽相同。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进兵吴中,时局的板荡并未阻碍文人的群体吟唱活动,只是雅集的方式有所改变。身处不同时地,却能获得相同的艺术共鸣。在这次同题集咏中,周伯琦不仅是诗人,更是名震东南的书法家。《听雨楼图》题咏的独特性就在于诗、书、画的经典结合,艺术化的雅集为乱世之人带去一缕慰藉。这诚如周伯琦《倪隐居索和张外史听雨楼诗走笔二首答之》(其一)所云:“头面都不洗,听雨重物底。两耳任喧聒,坐隐鸟皮几。笔耕墨畦中,自适如老农。二仙隔今古,神文在阆风。”[5]这种书画题跋的雅集形式在元代后期盛行开来。

松石轩宴集。吴中“松石轩”,乃参政宋廷珍所造宅第。郑元祐《松石轩记》云:“今参知政事澄江朱公,……私第在吴城之正中,深沉宏固,于其客次有松有石。左辖番阳周公扁之曰松石轩,仍作大篆以表章之。夫大参公拟之于松则清庙栋梁也,拟之于石则韶乐天球也,宾至而燕集于兹,语笑于兹,挹松之坚贞,揽石之秀润,其所以为国干播民和者,夫岂寻常松石之谓哉!”[12]据此知道,“松石轩”也是吴中清流文士宴集之所。周伯琦、饶介、成廷珪、蒋堂、董晋均有诗咏之,成为“松石轩”同题集咏。周氏诗云:“华清贡秀萃双清,石友松君宿缔盟。麟甲高骞风雨合,洞岩虚激佩环声。平泉官暇延游盼,绿野功成寄赏情。谁为澄江修郡乘,好将胜迹播芳名。”[13]值得注意的是,周伯琦不仅是“松石轩”诗歌竞技的当行里手,更是以其称绝江南的大篆笔法博得宴集之士的赏睐。在这里,诗文的清雅,篆法的古雅,诗书溢美,成为周伯琦的“双绝”。

耕渔雅集。吴中名士徐达左构筑“耕渔轩”,一时群彦荟萃,成为吴中文士流连忘返的乐土。徐达佐(1333—1395),自号“耕渔子”,诗、书、画皆通,又喜收藏书画佳作。书画创作、诗歌题咏是“耕渔雅集”的主要内容,元末吴中几乎一流的文士和书画家如“北郭十友”“吴中四杰”“元四家”都曾加入“耕渔雅集”。倪瓒至正二十二年作《耕渔轩图》,并赋诗《徐良夫耕渔轩》《予既为良甫友契作耕渔轩图复为之诗》。此画一经传阅,就在吴中士人之间引起群体效应,先后有周伯琦、苏大年、高启、徐贲、张羽、张绅、释惟善等十五位诗人题画赋诗,杨基、高巽志、唐肃、王行等咏文。周伯琦诗曰:“风尘昧日独安居,耕陇渔溪乐有余。试问虎丘山下客,当时箕颍果如何?”作为仕元之臣,周伯琦的题画诗似乎笼罩着一层忧伤时政的色彩。至于周伯琦是否为“耕渔轩图”篆题引首,是否为“耕渔轩”题颜,以他在当时吴中书法圈的知名度,以及徐达左对于书画艺术的痴迷,可以推断,周伯琦很有可能留下墨迹珍宝,周伯琦俨然成为“耕渔雅集”的重要人物。正如王士祯所云:“良夫居光福山中,自号‘耕渔子’,高巽志为作轩记,杨基孟载为之说,武功伯徐粸为之传,俱附见集中。元末如周伯琦、高启、郑元祐、倪瓒、张雨、仇机沙诸名胜皆在,不减金粟道人玉山雅集。”[14]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周伯琦、倪瓒、高启等元末吴中文艺俊士的积极呼应,才使得“耕渔雅集”的样貌可比肩“玉山雅集”。尤为重要的是,“耕渔雅集”更多带有一种书画观赏、艺术创作、同题赋诗的纯粹文艺气质,这也正是元末吴中书画人才辈出、同气相求、敢于付诸艺术实践的结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周伯琦参与元末吴中雅集的特点,在于他是以双重身份来联结吴中文士,以书法和诗歌为媒介来获得吴中士人的认可,类似的文艺沙龙还有朱德润《秀野轩图》、《元人画百尺梧桐图》、“城南佳趣”、“贞寿堂”等不同形式的群体性题咏与书写。在题跋《秀野轩图》时,张监就曾指出:“获观周侍御大篆,朱提举之新图,恍然若梦游也。”[5]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周伯琦以其“方圆雄勁”的大篆书体成为文艺雅集的一张名片,甚至有压倒诗文的趋势。

三、周伯琦与江南书法活动

周伯琦不仅热衷于群体性的书画题跋雅集,以其在东南文化圈的声望,他还广泛参与官府和寺庙的碑志书题活动。总的来说,周伯琦的江南书事活动主要包括书写题跋、书题碑志、题写匾额。上文关于周伯琦书法交游的述论中,对其书事活动已有所涉及,现就其元末东南代表性的书事活动作一探讨。

凡遇有地方重建庙宇和兴修儒学之类的文化盛事,出于公务应酬,周伯琦总要被邀请撰文、书丹或篆额。有撰、书、篆为周伯琦一人所为的,如至正十三年奉旨吴中祭祀天妃《供祀记》、至正二十一年《重修定水教忠报德禅寺记》、至正十三年《启圣庙新建宗鲁书塾记》等都有书碑刻石。有他人撰文、周伯琦书篆的,如至正二十四年杨维桢所撰《重兴超果讲寺记略碑》。更多的书法活动形式是他人撰文、书丹,由周伯琦篆额,如至正二十一年杨维桢撰文、褚奂书丹的《嘉定州重建儒学记》,至正二十一年刘仁本撰文并书丹的《庆元路儒学行修记》,至正二十二年陈基撰文并正书的《常熟州修学记》,等等。名士墓志铭也争相邀请周伯琦篆额书碑为荣,如吴中至正二十四年《郑国公墓志铭》,最著名的当属作于至正二十五年《朱德润墓志铭》,撰文、正书、篆额都是周伯琦一人所为,篆书字体“萧散自然”,可谓是周伯琦书法作品的佳作。杭州灵隐寺《理公岩记》是他晚年所书,清代俞樾评价:“文字完具,篆法遒劲,洵石墨之奇珍。”[15]这些书事经历说明周伯琦的书学地位进一步得到官方和士人的认可。

通过稽考文献发现,周伯琦曾为吴、松、杭地区的文士频繁书题匾额,且多以篆体写就,其书艺所受江南人士推崇程度可窥一斑。元末江南经济富庶,世家子弟多喜筑宅第,恭请书画名家题额书匾以示风雅,耕读之余,邀集良朋,诗歌酬唱。周伯琦以其翰苑名士的身份寓居吴中十余年,私人的书事活动相当频繁。据有关研究指出,他在吴中为人篆题匾额多达二十九处[16],笔者又新考察出十四处题匾,如冰玉堂、读易堂、息轩、小桃源、寓轩、小潇湘、知止堂、著存精舍、守约斋、说叟、槐阴亭、娄曲书堂、隐贞堂、三乐轩,这还不包括文献散佚、脱载的情况。元末书法复古之风尤盛,周伯琦的篆书成为尚古崇雅的象征,很多江南名士慕名前来请他赐题翰墨。周伯琦为吴中子弟篆题室楣多用大篆书体,偶尔也以小篆形式,如朱显道“环碧堂”、宋廷珍“松石轩”即为大篆笔法,朱立道“云岫”乃小篆大书。至元末,篆书成为题榜的书体主流。周伯琦以“古雅”为风格的篆法,圆润秀逸,昭然若揭,令厅堂书室增添了不少文艺气息,主人的名气和品味也得以骤增。所题匾额书法乃为精品,如徐一夔《明德楼记》云:“余于授经之堂,发而视之,则前内翰鄱阳周伯温甫所篆‘明德楼’三字。周公以篆书名一世,而此三字端劲圆润,得斯冰之妙。”[17]有时候,也能起到教育世人、激励后进的作用,如乌斯道《介石斋记》云:“番之雪坡周公为小篆,揭诸楣间,以坚其志焉。”[18]还能吸引广大士人倾情歌咏,如《题梅花庄卷后》云:“又中书左丞周伯温先生篆书三大字,以启士大夫之歌咏,皆当时杰作,沨沨乎其言。”[19]周伯琦的古篆书体深受士大夫喜爱,他的书题活动把诗书盛会也推向高潮。如此看来,作为书法大家,周伯琦在吴中一带很受追捧,能承蒙周氏篆题匾额似乎成了一种风尚,也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

综合周伯琦在东南地区的书事经历来看,无论是他题跋书画的文艺雅集,还是忙于公务应酬的书碑篆盖,周伯琦在东南书坛的地位得以确立。而从他频繁书题匾额的情形来看,似乎引领篆书题写匾额的一时风尚,成为匾额书法的大家。

纵观周伯琦的书法实践活动,其各体兼擅,尤以古篆在书界独树一帜。作为宣文阁书士群的重要人物,周伯琦和元顺帝声气相通,书法实践上直追晋唐,而周氏也以侍从书法家的身份获得了官方的极大认可。从周氏交游来看,元代江南书法圈几乎所有的精英人士都和他保持着翰墨的交流往来,这种情形有助于书坛复古风气的推扬。周伯琦晚年活跃在东南书坛,频繁参加书事活动,尤以篆书题跋书画和题写碑额匾额的经历,开启了南方尤其是吴中书法圈的时代风气,使南北书风进一步交融。由此也看到,元末篆书盛行于东南,书法的复古潮流对赵氏书风也有所突破。因此,考察周伯琦的书法活动,可以管窥元末明初书风的演变脉络,周伯琦是元代书史研究不应忽视的重要人物。

[参考文献]

[1][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明]宋濂.宋濂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3][明]林弼.登州集(卷二十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李修生.全元文(第44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5][明]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卷十五)[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卷一)[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明]陶宗仪.书史会要[M].上海:上海书店,1984.

[8]李修生.全元文(第50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9][清]顾复.平生壮观(第4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10]李修生.全元文(第46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1][清]吴其贞.书画记(卷三)[M].清乾隆写四库全书本.

[12]李修生.全元文(第38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3][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十七)[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14][清]王士祯.居易录(卷十六)[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清]俞樾著,徐明,文青校点.春在堂随笔[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6]张丙金.一时篆籀今谁解——元代書法家周伯琦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9.

[17][明]徐一夔著,徐永恩校注.始丰稿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18][明]乌斯道著,徐永明点校.乌斯道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9][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三十六)[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元代江南
最美江南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雪霁里的故事》
绣江南
江南春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