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关帝庙馆藏关公题材古代铸造文物珍品

2022-04-26 02:10胡春良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2年1期
关键词:关帝庙关公彩绘

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 044402)

2021 年9 月23 日,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运城博物馆承办的“忠义神武——解州关帝庙珍藏历代关公文物精品特展”(见图1)在运城博物馆开展。

图1 忠义神武——解州关帝庙珍藏历代关公文物精品特展

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也是世界“武庙之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 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2012 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关公(160—219),名羽,字云长,东汉末年河东解梁(今山西运城)人。生而忠烈尚义,仁勇兼资,绝伦逸群,威震四夷。殁为神明,崇奉不已,褒封无尽,享祀无垠。侯而王,王而帝,人而圣,圣而神。三教共尊,九州焚香,四海同仰,光耀世界。尤其是忠义精神,在当今社会,无疑是联结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情感纽带,成为增强认同、团结一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运城作为关公故里,是关公文化的发祥重地和集散中心。解州关帝庙,更是关公精神物化的载体和传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也是关公文物的重要保藏中心。

“忠义神武——解州关帝庙珍藏历代关公文物精品特展”共展出世界武庙之冠-解州关帝庙馆藏的历代文物珍品一百余件,展览分为“山海钟灵”“忠贯天人”“义炳乾坤”“文武神圣”4 个单元。百余件关公文物珍品中,元铜铸关帝包巾卧像为世界孤例,集关公武圣人、关帝、军神三重身份于一身明彩绘铜塑关帝坐像,关娘娘像,关公文献古籍孤本,均首次面世。

其中展出的关公题材古代铸造文物,在材质上有铜、铁、铜和铁、锡等,时代主要为明、清时期,也有个别元朝时期。这些文物既反映了元、明、清关公文化和信俗盛行的概况,又是古代铸造的精品。本文选取其中文物加以介绍。

1 展出的关公塑像

1.1 关公铜像

展出的关公铜像,造型有文像,也有武像,有坐像,也有骑马像,造型各异,神态逼真,纹饰精美,服饰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色,铸造精美,表面有的采用了彩绘工艺,而且这些铜像的体量许多都比较大,反映了当时强大的铸造能力。同时有的铜像还铸造有纪年铭,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根据许多铜像表面留存的范缝,可以看出当时采用了范铸工艺,整体铸造成型。从一些复杂的纹饰铸造之作,可以推测出当时可能采用了焊接工艺。这些铜像也是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的科技史料。

彩绘关帝铜坐像(见图2、图3),明代,长86 cm,宽56 cm,高136 cm.

图2 彩绘关帝铜坐像

图3 彩绘关帝铜坐像胸部团龙纹

彩绘铜铸关帝官帽官服坐像(见图4),清顺治二年(1645 年),长33 cm,宽28 cm,高85 cm.

图4 彩绘铜铸关帝官帽官服坐像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1(见图5),明代,长17cm,宽15 cm,高32.5 cm.

图5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1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2(见图6),明万历三十年(1602 年),长36 cm,宽16 cm,高45 cm.

图6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2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3(见图7,图8),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长39 cm,宽27 cm,高78 cm.

图7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3

图8 彩绘铜铸关帝戎装坐像铸造纪年

彩绘铜铸关帝坐像1(见图9),明崇祯四年(1631 年),长33 cm,宽22 cm,高58 cm.

图9 彩绘铜铸关帝坐像1

彩绘铜铸关帝坐像2(见图10),明代,长62 cm,宽35 cm,高106 cm.

图10 彩绘铜铸关帝坐像2

彩绘铜铸关帝坐像2(见图11),清顺治五年(1648 年),长46 cm,宽31 cm,高80 cm.

图11 彩绘铜铸关帝坐像3

铜铸彩绘关帝坐像4(见图12),明代,长46 cm,宽30 cm,高78 cm.

图12 铜铸彩绘关帝坐像4

铜铸关帝包巾卧像(见图13),元代,长48 cm,宽28 cm,身长97 cm.

图13 铜铸关帝包巾卧像

铜铸关帝坐像1(见图14),清代,长27 cm,宽20 cm,高48.5 cm.

图14 铜铸关帝坐像1

铜铸关帝坐像2(见图15),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长80 cm,宽54 cm,高147 cm.

图15 铜铸关帝坐像2

铜铸关帝坐像3(见图16,图17),明天启二年(1622 年),长81 cm,宽49 cm,高178 cm.

图16 铜铸关帝坐像3

图17 铜铸关帝坐像纹3 饰

铜铸关帝坐像4(见图18),明天天启六年(1628 年),长62 cm,宽46 cm,高125 cm.

图18 铜铸关帝坐像4

1.2 铜、铁造像

铜和铁铸造的关公像体现出高超的铸造技艺,应该是采用了镶铸工艺,是古代铸造文物的珍贵遗存,有着巨大的科技价值。

彩绘铜首铁身关帝坐像1(见图19),明代,长77 cm,宽52 cm,高116 cm.

图19 彩绘铜首铁身关帝坐像1

彩绘铜首铁身关帝坐像2(见图20,图21),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长45 cm,宽35 cm,高92 cm.

图20 彩绘铜首铁身关帝坐像2

图21 彩绘铜首铁身关帝坐像2 范缝

1.3 关公铁铸像

铁铸关公像较大的体量,也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冶铁铸造业的高度发达,以及铁合金铸造技术的进步。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时山西当时的冶铁业很发达。明代全国有十三个冶铁所,山西就占了五个。万历时期山西夏县温峪山聚集开采铁矿者六七千人。铁像表面留存的范缝,也可以得知当时采用了范铸工艺。

彩绘铁铸关帝骑马像(见图22),清代,长69 cm,宽45 cm,高101 cm.

图22 彩绘铁铸关帝骑马像

彩绘铁铸关帝戎装坐像(见图23),明代,长32cm,宽17 cm,高48.5 cm.

图23 彩绘铁铸关帝戎装坐像

2 关娘娘塑像

2.1 铁铸关娘娘持笏板坐像

铁铸关娘娘持笏板坐像(见图24),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长43.5 cm,宽25.5 cm,高96 cm.

图24 铁铸关娘娘持笏板坐像

笏板,又称手板或朝板,为大臣人朝奏事所用。也是功名地位之象征。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将上奏君王的话记在易板上。以防止遗忘。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清始,笏板废弃不用。关公夫人之所以持笏板,是因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明神宗朱翊钧封关公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

2.2 铜铸关娘娘坐像

铜铸关娘娘坐像(见图25),明天启六年(1626年),长29 cm,宽20 cm,高56 cm.

图25 铜铸关娘娘坐像

3 关平塑像

关平(约179—220),关羽之子。

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时,孙权吕蒙趁机背盟偷袭荆州,关羽后院起火只得从前线战场撤退。因为关羽的大本营江陵被东吴军攻占,关羽军中所有将士的全家老小都被东吴军控制,引发关羽军将士大溃散。

关平的形象在后世由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而渐渐丰满起来,很多地方的关帝庙在供奉关羽的同时也供奉关平、周仓两员大将。正史为关羽长子,三国演义中为关羽义子,实为误传。关平与其父在撤退到麦城时中了东吴军埋伏一同被擒,最后一起被斩于临沮县。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明神宗朱翊钧封关平为“竭忠王”。

彩绘铁铸关平立像1(见图26),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长28.5 cm,宽27 cm,高79.5 cm.

图26 彩绘铁铸关平立像1

彩绘铁铸关平立像2(见图27),明代,长20 cm,宽20 cm,高49 cm.

图27 彩绘铁铸关平立像2

铜铸彩绘关平立像3(见图28),明代,长31 cm,宽20 cm,高63 cm.

图28 铜铸彩绘关平立像3

4 周仓塑像

周仓,正史无字,野史记载字元福,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尽管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记载,至今湖北还有周仓墓,墓碑“汉武烈侯周将军讳仓之墓”。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无记载。

周仓名不见经传,但他的形象却远远超越历史无名记录。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本是黄巾军出身,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在《三国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关平(关羽之子)的神像。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明神宗朱翊钧封周仓为“威灵惠勇公”。

彩绘铁铸周仓立像1(见图29),明代,长18 cm,宽16 cm,高41.5 cm.

图29 彩绘铁铸周仓立像1

彩绘铁铸周仓立像2(见图30),明代,长30 cm,宽29 cm,高80 cm.

图30 彩绘铁铸周仓立像2

5 灵签、供具

锡合金的灵签和供具的铸造文物,反映了山西古代制锡业的发展,从而催生了山西近代铜锡业的大发展。

功垂奕世锡签筒(见图31),年代不详,长24 cm,高72 cm.

图31 功垂奕世锡签筒

四足方形锡香炉蜡台(见图32,图33),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长49 cm,宽31 cm,高68 cm,正面刻“福寿”二字。

图32 四足方形锡香炉、蜡台

图33 四足方形锡香炉“福寿”文字

6 结语

运城市作为“中华武圣”关公故里,有着非常丰富的关公文化遗存,解州关帝庙作为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彰显着大忠义、大情怀,这是宝贵的文化名片和财富。解州关帝庙藏历代关公题材铸造文物,既是关公文化和信俗的活化石,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又是研究中国古代铸造的科技物证,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关帝庙关公彩绘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关公面前耍大刀
“关公文化旅游节”9月22日运城开幕
关帝庙
徐玉玲艺术作品
城市化进程下的民间信仰与关帝庙文化
周口关帝庙中的佛道文化研究
快脚周仓
论横滨中华街的多文化共生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