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难缠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有办法

2022-04-27 21:47王冰
家庭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溃口肉芽肿乳腺炎

王冰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发生于非哺乳期的、非细菌感染的化脓性乳腺疾患。由于其表现多样、病程缠绵,机制不清,对本病的命名亦争论不休。病理报告上常常同时出现肉芽肿形成、乳腺导管扩张、炎性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等名词,命名上还有“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无论哪种命名都是对于疾病发展某一阶段或某一特征性表现的概括,统属非哺乳期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好发于已婚已育女性,部分患者伴有患侧乳头先天性凹陷,部分患者发病前有被幼儿碰撞乳房的外伤史,部分患者发病前泌乳素水平过高,还有部分患者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多数医者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外伤、药物和过高的泌乳素水平与本病发生关系密切。

初起主要症状是乳房持续性疼痛,随之在疼痛部位触摸到肿块。肿块可以缓慢增大,亦可在短期内急速变大,伴有疼痛甚至发热。有些肿块会溃破流脓,脓液内夹有粉刺样物质,形成乳腺瘘管,经久不愈。往往乳腺此处肿块还未消除,溃口未能愈合,别处又新发肿块,或肿块上有多处溃口流脓。少数患者在高峰期会伴有发热、关节疼痛、双下肢结节性红斑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乳房肿块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空心针穿刺活检除了可以进行病理分类诊断,更重要的是与乳腺癌等疾病相鉴别。防止出现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更大痛苦,甚至增加全乳切除的风险。

如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

目前西医主要是通过抗炎、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使病灶缩小,再进行手术治疗。也有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病灶范围超过乳房2个象限,反复溃破不愈的难治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后不仅容易复发,手术切口的愈合也是不容易解决的难题。

中醫药在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意思是在疾病初期,乳房红肿疼痛或皮肤完好的肿块患者,以中药内服及中药药膏外敷,逐步消散为治疗原则。对于此起彼伏的溃破性炎症,中医外治法如药线引流、小切口引流、火针排脓、切开扩创等,配合中医外用药物如红油膏等综合治疗,促使创腔内脓液引流通畅,促进溃口愈合,缩小病灶。手术方式也有多种,可以行常规切开缝合术,术后配合口服中药,内外合治,降低复发率;也可以行开放式切开扩创术,术后配合中医外治法及外用药物,有效清除残留于乳房内的坏死物质及分泌物,每日换药直至创面愈合。充分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小切口、大创面、低复发率的优势。

猜你喜欢
溃口肉芽肿乳腺炎
局部逐渐溃坝机理研究及溃口水流模拟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不同沟床坡度堰塞坝溃口展宽历程试验研究*
典型堤防溃口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瞬溃条件下不同溃决形式的溃口水力特性研究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兼结核潜伏感染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