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技术教学改革三面向

2022-04-28 16:48杨应威
当代体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闭式套路武术

杨应威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急剧变革与武术自身改革滞缓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得武术教育在时代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该方面研究也因而成为了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论域。

然而,审视已有研究结果发现,或为问题描述→呼吁改革式的宏观警示之作,或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但仍只停留于宏观层面,很难有力指导现实操作。从武术教育改革的现实抓手——技术教学——入手,特别是从纵深的角度对技术本身进行“曲径通幽、纤悉毕陈”式地挖掘,这样的研究尚不多见。

基于上述,本研究根据对多地域、多层次武术教学实践地走访调研及多年来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情况,提出武术技术教学的三个改革面向,以期为武术教育改革的推进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参考。

1 打破“套路”思维模式

学校武术师资的主来源是高等院校武术专业/专项毕业生。由于一直以来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所采用的是专项形式,造成他们在日后作为武术教师进行教学时,或囿于因袭,或限于能力,具有强烈的“项目”局限性。

研究发现,不管是套路专项还是散打专项出身,在向学生教授武术套路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套路招式的进度,“势势相承”地对学生进行传授的。这本毋庸置喙,因为它是任何具有程式化特征的套路(如体操套路、跆拳道的品势套路、空手道的“型”套路等)教学,所共有的教学程序。但问题在于:首先,从武术教师向学生进行示范的动作演练来看,具有浓厚的“竞技范儿”,不管什么拳种,均以长拳类的舒展大方、横平竖直为尺度,注重姿态的美观、外形的立体、动作的到位,却往往与武术拳种自身的攻防属性相悖。

以太极拳“野马分鬃”势为例。从拳的角度,这一招势属于典型的“主攻型”动作,其攻击点包括了太极八法中的採、靠、挒三个技法。因此,对套路动作个人演练的要求,是步型步法由虚步过渡到斜弓步,目的是为通过斜前方上步(所谓“斜出正落”),用前脚“管”住对方下盘去(逃)路(类同于擒拿技法之脚下“下填别”的要求);同时起到配合上肢身法、手法进攻动作,产生拳谚“上下相随,三盘齐进”“引进落空合即出”“手到脚也到,打人更巧妙”所强调的合力或称整劲。上肢採手动作要从前上方朝身体同侧跨旁,通过沉肩坠肘、收臂坐腕动作做直线下採;另一侧手臂则由腰间“腰为驱使”地向前斜上方做约等于90°的旋转,力点由肩外侧到上臂外沿最后过渡至前臂外沿,从而使靠、挒两种手法依次完成,而且其完成靠、挒动作的上肢,应像少林拳对出拳、击掌“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要求一样,这样方符合太极拳“无过无不及”的攻防旨奥,以及所有武术拳种之留有余地、占据主动、攻守兼备的技击规律。然而,在教学现场所看到的很多武术教师的示范,却是在步型步法上斜弓步做成了标准的长拳大弓,甚至在他们的价值评判中,认为步型压得越低、前弓腿大腿部蹲的越平、后蹬腿蹬的越直,该动作就完成的越好;靠、挒手臂向前斜上方做90°左右的旋转,变成了从腹部向正前方平直插掌;“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上肢要求,变成了长拳大开大合式的全曲全直。整个动作都是摆样子、塑造型,丝毫看不出示范者有任何的攻防意向蕴含于各个动作环节之中。

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武术教师所具有的“以套路始,以套路终,不讲技击方法,不讲攻防含义;把本需单练、对练双修并重的训练形式变为单练‘一枝花’;把本是开放式的运动技能变为完全闭锁式的”套路思维特征。

从教学需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角度讲,采用“操化”套路教学方法开始时是必要的,符合学生起初接触套路动作时由浅显到深刻、由表象到抽象、由符号到意义的认知规律;但随着学生对动作掌握和理解程度的加深,教学内容也应由浅而深、由表象到内涵地循序渐进。

然而,目前武术教学的现实却是武术教师大都仅从套路专项视角看待套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以套路始,以套路终”而浑然不自觉。令武术拳种原有的有机性、递进式技术教学被割裂,在并不以追求动作本身的“高、难、美、新”为目标的学校武术教育中,这种碎片式教学内容由于与学生对武术的原有期待产生错位而处境尴尬。

此外,从现在很多武术专业学生接触对抗性项目的隔膜上,也可以对武术人所具有的套路思维局限窥见一斑。以太极推手为例,多年养成的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使该专项學生在练习推手这一需要在瞬息万变中把握对方虚实动态并迅即做出恰当反应的运动时,表现的非常不适应。有过实战经验的人能够体会,跟其他任何一项格斗对抗性项目一样,太极推手也只能是通过多次的攻防转换,才有可能找到对手“不得机不得势”的时空点,使自己占据主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地将对手或是推出圈外,或是摔倒在地,或是迫其失衡而“第三点支撑”。如果仅是一次性地或攻或防,很难或者不可能找到对手破绽,从而也无法为自己创造进攻得势的有利局面。但很多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双方搭手开始推手时,总是习惯于一次性进攻或防守,然后不是在不得手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听劲反应、问劲试探并组织新一轮的攻防,而是习惯性地再去做“搭手”动作。这种完成一个动作随即摆一个造型的惯习,显然与长期专项化训练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套路思维定势息息相关。这样的思维局限如果不下大力气进行纠正,自然会迁移到他们日后的教学生涯中。而学校武术技术教学之所以延续套路模式几十年不变,这可能正是操作层面的原因。

需指出一点的是,打破套路思维模式与之前所提“淡化套路”武术教改思路并非一回事。后者有对套路进行否定的意涵,而前者的用心在于如何对套路进行认识,是将其作为一个孤立个体,还是武术概念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意见很明确,即打破将武术套路作为一个孤立个体的思维局限,在教改实践中做到“整学零用”“齐学乱使”,将之与其他武术环节间的联系性激活。

2 形、法兼备

武术的“形”和“法”,犹如一件物事的器与道,是一对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范畴。前者指武术外在的动作形态,后者指武术动作形成特定形态(包括静止的和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背后所倚赖之理论依据,即为什么要呈现出此形而非彼形的缘由。二者合于一体,互为显隐,构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拳势,也是武术技术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

武术、特别是套路的教学,对形法兼备的要求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只有形和法兼备的武术套路教学,方能避免犯先贤所警示“不得法则不明劲,徒支虚架而灵魂全无”的弊病,这种教学也才能称之为是武术套路的教学,而非其他什么也是以套路形式呈现的身体技术的教学。如果二者只有其一,或是搭配错当,都不仅会令武术技术教学的特色大为削弱,而且其本身也是对武术异化的表现。

多年来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武学之法的缺失,使武学之‘术’的教学与体操无异。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武术课教学内容,如何能够牵引学生的兴趣?又如何能够起到武术教育所谓‘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武术形、法兼备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使武术教学保持特色、区别于其他同类体育项目教学从而确立自己的存在必要性上面,还表现在对学生好奇心及其武术期待的满足上面,是对武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践履。认知心理学研究证实,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此乃人之天性;而且其程度的强弱,与客体事物的新异、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越是表面新奇、结构复杂的事物,越容易引发人们探寻其中究竟的动机。众所周知,武术技术教学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动作构成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武术课教学不受学生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体育项目的技术内容越丰富,它的文化含量越大。而任何文化形态的产生,都有人类的思维意识作用其中,武术由最初被作为“杀人术”的简单武技向文明化后的复杂武术的转变,更不是自然而然、无意为之的,而是包蕴了中国历代武术先贤智慧结晶的“层累效应”。中国武术拥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美誉,很大程度上倚赖于此,而不仅是技术动作的复杂。

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其对武术复杂技术内容的含义充满期待,欲探寻其中奥秘。但一直以来学校武术技术教学的现实却是只有复杂的身体符号,没有对符号背后的意义解释,使学生通过其他渠道对武术产生的巨大好奇心,在武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圆凿方枘的状态,无法得到满足,厌倦之余自然表现被动和消极。“文化符号的意义译解也就是文化的解说问题”,而“武术中的一拳一脚,都是对话、说话。有人看出意义,有人看不出来,这是由于通不通符号所用代码之故。正好像懂医的看药方和不懂医的看药方彼此译解的不一样”。武林中流传的“行家一落眼,便知深和浅”,行家之眼所看到的,绝非仅是技术外形,而是由这外形所反映出来的武术内质;人们通常将其形容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儿”“范儿”“感觉”,其实它们从根本上决定于武术技术的理法运使。武术技术教学必须得益于教授者对武术动作符号的译解,才能够令其超越表面现象,彰显深层价值。

对武术技术符号背后意义的开掘,也是坐实武术之“文化自觉”的根本途径。而文化自觉正是对一种文化门类的具体内容实施优劣甄别、好坏取舍,进而对其迁移利用、改革创新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形、法兼备作为武术中一种经典的技术学习要求,应该作为武术技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面向。特别是对长期以来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日益衰微的法的钩沉,应该通过寻访民间、探讨交流、组织培训等方式,下大力气将其唤醒、激活,必要的地方还应进行整合、创新。在深远意义层面,坐实文化自觉,确立自身坐标,光复武术优良传统,振兴中华文化精粹。

3 闭式、开式交融

现代运动科学以人体生理学为依据,将体育运动技术划分为闭式(或称闭锁式)和开式(或称开放式)两大类别,并从时序特征、动作结构、反馈信息源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表1)。

表1 闭式运动技能与开式运动技能特征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d Motor Skill and Open Motor Skill

注:摘引自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2012。

从体育教学实践考察,一般来说,隶属于开式运动技能的运动项目较之于闭式运动项目,更符合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学生们的口味,更能引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如各种球类项目均属开式运动技能,体操、田径等项目属于闭式运动技能,事实证明,前者较后者更受多数学生喜爱。

这一事实给武术技术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是,武术应审思自身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手段本属于哪一类运动技能?是否能够通过“纠偏扶正”调适为学生所更感兴趣的开式技术教学?这或许将成为打破一直以来学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喜欢武术,但却不喜欢武术课”窘况的一个突破口。

就作為一项由各种功法、套路、拆招、喂手、散打等技术环节连接而成的武术技术而言,由于武术传统中有所谓“打练一统”“舞对合糓”“体用两全”的习练规定,所以,武术技术教学本应是也能够做到闭式与开式的结合。

通过内容调整将武术教学由闭式转为闭式∕开式结合的改革,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创举,而是武术训练原本就遵循的一种技术习练传统。只不过这一传统在当代武术模仿西方体育形式、向体操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在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武术官方生存场域里,遭到了令人扼腕的断裂 。然而,武术技术习练中的这一优良传统并未消失,它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因受压抑而隐匿其身,当时代的曙光照临它时,它将重新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推行,发挥出艳丽的光芒,泽被世人。

4 结论

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教育资源,相较之于其他教育形式(内容)表现出两个方面特点:浓郁的民族文化风采和以身体为手段实现对人进行教育的目的。武术技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令其更好地服务于“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教育资源”的坐实,需在三个面向上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1)打破竞技领域项目规定下的套路思维局限,将武术(套路)技术教学作为武术技术教学链条上一个与其他部分相互联系的环节,而非孤立、僵硬的个体。(2)形、法兼备。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和讲究“道器相融”“理在势中”的身体教育形式,兼顾武术外在技术的形与其背后蕴涵着人的思想、旨趣及意志的法,是令作为一种符号的武术技术更具文化价值的重要保证。(3)开、闭式技能交融。武术技术从运动技能学角度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类技术,更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武术拳种技术的传承,是将二者交融互渗于武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它同时也是使武术技术教学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个重要条件。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 (2021YB0507);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38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闭式套路武术
铝合金7050大型环形件闭式模锻工艺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Airbnb上的套路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