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2022-05-01 18:20
商业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洛可可峰会变革

新的一年正在开启,但今年的开局有些沉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压力之下,如何应对? 2021年12月,《商业评论》在上海举办管理行动力峰会,以“重燃”为主题,邀请管理专家和企业家一起探讨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发展新思维。

在峰会上,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创始人贾伟分享了数次组织变革的经历。创业之初洛可可采用小作坊模式,但难以突破规模的限制。后来洛可可改为专业化分工的流水线模式,企业规模扩大了,但设计师的整体创新能力降低了,设计师感觉不受尊重而离职。

洛可可又改成细胞管理模式,形成了250个细胞团队,每年设计的产品超过500个,设计师也从70人猛增到300人,但是细胞团队相互竞争,而且很容易分裂出去自己创业。

洛可可又进行了分形管理创新,给想出去创业的人资金、品牌、公司资源及股份支持。设计师人数从300人又涨到了500人,客户项目达到了600个。后来,洛可可再次改革,实行了组合管理模式,鼓励不同事业部之间、不同公司之间进行组合创新,设计师队伍扩大到800人,客户项目达到了1,000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设计公司。

贾伟并没有止步于此,2015 年又创立了设计共享平台——洛客,吸引数万名设计师加盟平台。后来,又创立水母智能设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提升设计能力,不超过10 秒就能提供100个Logo设计方案,订单价格99 元……(参见本期《2021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力峰会》)在本期,我们还要向大家介绍华为公司导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的案例。在1990年代后期,华为产品研发方向已经无法持续下去。当时为了快速响应市場,客户需要什么,华为就开发什么。每一个产品都产生众多版本,版本之间也不兼容。而且,没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问题频出。

刚开始引入IPD,大家发现变革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麻烦。但一年多后,员工看到了结果:首先,过去混乱的版本管理得到了有效梳理,版本逐步归一化;第二,对于开发什么产品特性和为什么开发等问题越来越清晰,决策有章法了;第三,产品质量变得越来越好。在2021年给员工的信中,任正非高度评价当时的这场变革:“二十年前的IPD变革,重构了我们的研发模式,实现了从依赖个人、偶然性推出成功产品,到制度化、持续地推出高质量产品的转变。”关于这场变革的详细过程,大家可以参阅本期《华为研发转型记》。

对于变革,洛可可集团创始人贾伟在峰会中有一段很“痛”的描述:创意、创业、创新都是创,那“创”是什么?“创”就是创伤,作为创业者、创意人、创新者,你要允许创伤,允许失败,允许试错。大家不要只看创新,也看看我身上的创伤。

的确如此,痛苦的蜕变是成长的契机,祝愿所有的企业都能经历蜕变,化茧为蝶,在商业世界自由飞舞。

猜你喜欢
洛可可峰会变革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历届峰会回顾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
变革开始了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针织女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