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潮人恐惧症”吗

2022-05-03 15:09钟于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7期
关键词:对号入座潮人恐惧症

钟于

走在路上,遇到迎面而来的“潮人”,不自觉想回避;进入“网红”店,看到衣着时髦的柜哥柜姐,下意识想远离。在许多人追赶潮流的当下,也有一些人,在潮人扎堆的地方感到難以适从、怯于与之为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样的“潮人恐惧症”。

我们生活在一个潮流元素浓度很高的时代。国潮、日系工装、未来机能、美式街头……潮流派系林立,每种都能找到同好,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时尚宣言;街拍文化流行,大街小巷都是潮人秀场,潮流不只是小圈子的“自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那些曾经现于时尚杂志、电视荧屏上的潮流突破圈层壁垒,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可能不只是审美上的冲撞,有时候还是融不进的无力、适应不了的尴尬。

无论“潮人恐惧症”,还是“社交恐惧症”,在多数语境下,都并非医学意义上的,只是精准地对应拥有某种共同情感体验的人群。有人曾这样概括“潮人恐惧症”:看到打扮得过于潮流的人会害怕,下意识想躲,并且有点若有若无的尴尬,害怕眼神交流,避免主动搭话,保持社交距离,“潮人恐惧症”捕捉的正是这些不由自主的身体反应、无处安放的焦虑不适——这一称呼也令许多人对号入座,直呼“是我,是我”。

“恐惧”从何而来?答案五花八门——“时尚霸凌”的阴影挥之不去;潮流的堆砌、元素的拼凑让人犯了尴尬,想要模仿改变却始终不得其法;时尚绝缘体和崇尚个性的弄潮儿并肩而立或许不会相形见绌,却总觉得格格不入;衣着前卫、打扮时尚,会不会个性张扬、不好相处?“潮人恐惧症”的背后,有对潮流文化的不解和反抗,也不乏偏见和刻板印象。因为这种“恐惧”,有人拒绝走进装潢前卫的店铺,害怕穿过街拍盛行的商区。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在多数情况下,“潮人恐惧症”看似关注他人,实则是向内的自我审视。素颜出街、打扮随意,会不会被轻视?大众着装、缺乏个性,会不会给人留下衣品不好、不懂时尚、老派落伍的印象?那些焦虑、不适,往往源于对他人目光的想象、关于自我形象的心理暗示,关注“别人会如何看我”,而非“我究竟是什么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克服“潮人恐惧症”的良方,恐怕不是紧紧追随潮流。建构正确的自我认同,拒绝被定义,才能万般自在。

同时,在“潮流是一种生活方式”“衣品见人品”的时尚宣言和消费营销下,“视觉文化”越来越广泛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景观社会》一书中提到,在这个视觉越发成为主要感官、由无数图像与景观堆积而成的社会里,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观看”与“被观看”的环境中。这种社会凝视的压迫感在闯入潮人聚集地时尤为凸显。

近些年,关于容貌焦虑、穿衣自由的讨论越来越多。当很多人在“潮人恐惧症”中对号入座,聚集在“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戏谑“潮到风湿”、自嘲“土到极致”时,也在一点点拓展全社会的宽容度。“潮人恐惧症”无伤大体,但我们也期待,更多人在找回穿衣自由的同时,充盈着一份由内至外的穿衣自信。

真正的时尚,从来不是束缚。普通也好,潮流也罢,不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管别人怎样,自己觉得OK就好啦!

(水云间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有删节)

【适用话题】潮流;自由;接受自我;摆正心态

猜你喜欢
对号入座潮人恐惧症
错失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
对号入座清夏火
我有开学恐惧症
“潮人”老妈
各界潮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