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号改革工程”改出新活力

2022-05-05 00:44秦云龙
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营商江西省

秦云龙

“为什么一定强调要抓好保安工作呢?因为保安是第一形象,在这里他们代表的是省政务服务中心,不能一上来就查这个查那个,给人家的感觉不好,要进行微笑服务。”4月12日,在刚刚试运行的江西省政务服务中心门口,江西省政务服务办主任邵高正在指导开展工作,他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个来办事的企业人员和群众,一到政务服务中心就能感受到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

从去年开始,江西将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上升至“一号改革工程”的战略高度,并称其是“固本之举、浚源之策”,与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共同成为全省的“关键工作、头等大事”。《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江西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改革力度空前。迄今为止,江西已制定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权力清单,涵盖行政权力事项1860项;截至去年10月,江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台的政策文件多达130余条,此外还开展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大对标提升行动、18大攻坚行动、5大领域专项治理行动等。在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助推下,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冰山、高山、火山”正在翻越,制约企业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逐步被打破,适合企业发展的“水量、水温、水质”正在形成。

今年2月,江西省《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码升级。此后,“一号改革工程”确定的各项改革事项具体方案陆续出台,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今年江西“戴着口罩促发展”,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00亿元,先后出台了降本增效“30条”、助企纾困“28条”政策,不断在支持企业力度上做“加法”,在企业运营成本上做“减法”,在提供要素服务方面做“乘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广受市场主体好评。

如今,在赣鄱大地上,事关营商环境的各种改革事项正在细化和推进,改革红利也逐步涌现。在一项项惠企政策的兑现中、一次次攻坚行动的推动下,“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已全面打响。

一号改革工程,怎么改?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这是2016年丙申猴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调研时对江西提出的殷切希望。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江西视察,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写好改革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是关键所在。今年2月7日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事关改革与发展的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会上,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和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江西发展新方位、新阶段,把握发展新态势、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易炼红指出,双“一号工程”是在全省改革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突破性的关键工作、头等大事,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之思路、举措的升级版,是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再提档。

如果说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是江西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首位产业的关键一招,那么,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则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牛鼻子工程。在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召开后不久,江西省就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意见》,对于具体的改革内容和事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该意见发现,开展“一号改革工程”坚持的原则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相结合、坚持对标提升和自我革新相结合、坚持有事必应和无事不扰相结合”,目标是江西营商环境一年求突破、两年大提升、五年树品牌。7034字的意见稿,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以及包容创新的人文环境5个方面持续发力;二是针对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专项治理、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等7个方面展开重点行动。

江西省“一号改革工程”怎么改?总体来看,还是瞄定市场主体需求和企业急难愁盼,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在简政放权方面尽力做“减法”,及时调整全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无法定依据的原则上全部取消,实现清单之外无行政审批事项。并赋予地方更多权限,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与此同时,加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便利化改革和智慧化赋能。在优化服务上努力做“加法”,推广“一照通办”改革,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许可证集成办理,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人才服务体系,并研究建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持续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推广“政企圆桌会”等经验做法,认真倾听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在产业生态上做“乘法”,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和“金融赣军”工程,深入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鼓励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大力扶持“專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在要素瓶颈上做“除法”,在土地、人才、物流、融资担保、电力保障、中介服务等方方面面,革除积弊,打破制约瓶颈,深化各种涉企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通过减环节、降成本、增服务、强要素、做攻坚等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江西推进“一号改革工程”正在逐步走向纵深。为了确保改革见实效,“一号改革工程”已成为“一把手”工程,江西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上阵,抓推进、促落实。“推动落实‘一号改革工程做得比较好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得过且过、推诿扯皮的进行批评和约谈,直至问责追责。”据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介绍,对于“一号改革工程”确定的各项任务,江西已建立了“清单+台账+调度+销号+回头看”的工作推进体系,强化闭环管理,切实做到“一条条推进、一条条落实、一条条销号”。

时间进入4月,江西省率先向因政府机构换届、领导干部更替、单位变化、体制机制变更等,导致的政府机构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开刀,面向全省征集问题线索。此后,江西又接连开展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治理和招投标领域治理专项行动。据江西省发改委体改处处长喻学锋介绍,“一号改革工程”共确定了4个专项治理,其中新官不理旧账、中介服务、招投标领域问题整治具体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出台,“另一个也在酝酿起草当中”。

营商环境品牌,怎么打?

“江西要全面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让江西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现代治理的‘范本。”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上,易炼红用两组排比句,指出了江西要打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品牌,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营商环境既是系统工程,也是口碑工程,更是人心工程。如何让市场主体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公平公正,体会到速度效率,感受到力度温度;如何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支持与帮扶,享受到关怀与温暖,这是擦亮营商环境品牌的关键。

4月12日,江西省政务服务中心试运行的第二天,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笼罩着南昌,但来到这里办事的企业人员和群众仍络绎不绝。在省医保局办事窗口,戴着口罩和护具的工作人员面对每一个前来办事的群众,都微笑服务,耐心解说。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内,不时可以看到江西省政务服务办服务管理指导处副处长侯超的身影,他正在忙着指导处理很多“细小的问题”,比如把换衣间的透明玻璃换成磨砂玻璃,以保护工作人员的隐私;比如各种设备的调试,入驻部门工作人员的迎来送往,等等。据侯超介绍,刚刚试运行的政务服务中心正在迎来各部门分批入驻的高峰期。“我们计划共有43个部门进驻,初步梳理了一下,服务事项近千项,省级层面对企业的服务事项基本全覆盖。”

搞好后勤服务,做好对接,是目前侯超的主要工作。盯好每一个细节,汇总各种问题,争取当日落实,不过夜,目的就是“既要让群众感到温馨,也要让工作人员感到舒心,这样为群众服务才能有更好的氛围。”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主阵地之一,如何做好服务工作,邵高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尤为重要。“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我们专门设立了问卷调查,每一个来办事的群众,都要发一份。如果对我们有什么建议,需要我们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提出来,我们去改。”

实际上,为了做好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擦亮营商环境品牌,江西省各部门、各级政府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改革攻坚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出。去年3月,江西印发了《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针对企业开办及注销,获得电力、用水用气,执行合同等共17个事项展开攻坚行动。今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又会同省直相关单位,研究制定了《2022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方案》,从18个领域明确了228条对标提升改革举措,而且还明确了攻坚目标和责任部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简化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政策直达企业通道,保护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另外,在江西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战线”上,一群群给企业和商户做“保姆”“店小二”的“营商专员”,一件件行政改革便民的实事,也正在擦亮江西营商环境品牌。去年4月,宜春市铜鼓县从县直单位共选派出了253名业务骨干作为“营商专员”,为重点企业、个体商户、街边小店提供包括融资、招工在内的各种贴心帮扶。同属宜春的万载县,去年也选派了21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作为“营商专员”,他们不仅是企业的“服务员”,也是经济的“润滑剂”,去年光帮助企业招聘员工就近2000人,协调办理创业贷款4000余万元。除了这些为江西营商环境品牌增色的人之外,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办理民生實事,也为营商环境赢得了好口碑。近日,上饶市广丰区的江琼夫妇用10分钟不到的时间,就给自己的二胎宝宝办完了社保卡申领等多个事项,这让他们直呼“真是太方便了”。这得益于广丰区在简政放权方面做“减法”,在优化服务方面做“加法”,创新性推出的“人生十件事”一站式联办举措。从去年5月起,广丰区采取“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的模式,加强部门联动,打通数据壁垒,将多个事项整成“一件事”,方便群众快捷高效办完出生第一件事、医保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人生十件事”。

“不能简单循旧例说‘不能办,而要以创新的锐气和改革的思路多谋‘怎么办。”近日,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调研中如是说。事实上,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用为企服务的“真心”换企业办事的“舒心”,江西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谋“怎么办”,同时也在想“怎么帮”。“2020年我们得到补助资金500多万元;2021年超过1.17亿元,今年预计会超过2亿元”,上海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17年起在江西吉安设立了子公司——南亚新材料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近两年企业收到的惠企“礼包”越来越大。负责人李巍表示,如今江西各级政府对企业的帮扶不但力度大,而且更加精细、精准,“所有企业家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给企业减负输血,今年以来,江西先后推出了降本增效“30条”、纾困解难“28条”政策,大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小到减免房租、减免用水用气违约金等,千方百计、真金白银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据统计,近年来江西已陆续出台了8批次259条降成本举措,累计共为企业减负超过8400亿元,今年江西为市场主体减负的目标是力争2000亿元。在这一次次“减”的过程中,江西营商环境品牌也在逐步“增”亮。

营商环境考官,怎么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如水,企业如鱼,水深则鱼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会用脚投票,哪里的政府服务好,营商环境优良,项目、資金、人才就会流向哪里。而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具敏感性,也最有发言权。

江西赣州龙南市富康工业园,占地700余亩,投资超百亿元的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冉建军介绍,作为广东佳纳集团在国内最大的生产运营基地,龙南项目从政府平整土地,到建成投产仅用了一年的时间,“现在的项目所在地,原来是一座山,三个月就平整好了,效率非常高。这是我们历史上推动最快的一个项目。”龙南市保姆式、妈妈式的安商服务,有求必应、办就办好的营商理念,让冉建军感受颇深。“在佳纳项目推进过程中,当地安商单位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按照项目进度表,将一件件事情的落实具体到人。工程设计、建筑施工等,安商单位和我们一样清清楚楚。”

除了办事效率高,安商暖心贴心之外,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尤为重要,对此,作为从广东到江西投资的企业,对比两地的营商环境,冉建军用一句话就做了总结:“在湾区能享受到的政策,在这里也基本都能享受到。”与冉建军一样,赣州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刘鑫华也有同样的感觉。据其介绍,2017年诺威公司从广东东莞来到龙南,起初仅仅是租用标准厂房,后来因企业发展迅速,当地营商环境优良,才决定在龙南投资建厂。短短4年的时间,诺威公司的产值就从1.5亿元飙升至15亿元,翻了10倍,“今年做到25亿元应该没问题,这得益于龙南良好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所有的入住客商,都深深感受到这里的政府服务非常到位。比如说,我们最近想做另外一个项目,想再挤占一点上游的市场,服务单位都帮我们协调处理,而且是专人一对一的服务。”刘鑫华说。

在江西省会南昌的向塘国际陆港,占地400亩的京东集团“亚洲一号物流园项目”已建成投产,每年京东“6.18”和“双11”电商大促期间,当地政府就会提前多次召开大促运营保障专项协调会,组建工作专班,按照“领导挂帅、干部挂牌”的方式,全力保障陆港内物流企业的道路交通、应急消防、医疗服务、用工保障、治安巡察、通信畅通。这让京东物流华中区公共事务总监余韬感到“心里暖呼呼的!”余韬表示,对于南昌营商环境最大的感受有三点,一是政府实干争先的定力足、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头足,办事的效率高;二是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以及租金减免、税收奖励、设备改造、金融支持等方面政策支持好;三是自公司落户南昌以来,政府在仓储租金补贴、用地审批、规费减免、人员招聘、车辆通行、设备技改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服务保障强。

有为政府激活有效市场,通过一次次暖心爽心的服务,一项项事关营商环境的业务变革,企业的获得感逐步增强,江西市场的“朋友圈”也越做越大。近日,福建安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惠昭通过网上一番操作,便让公司顺利入驻了江西的中介超市,这让他直呼“没想到”。为了破解涉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等问题,江西从2021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如今已有省内外54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中介服务机构的效率平均提升1.4倍,行政审批时间平均缩减50%。这不仅有效斩断了“红顶中介”利益链条,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为更多的省外企业敞开了大门。去年11月,这一做法在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过程中被发现,并受到通报表扬。

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江西省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显示,超九成企业认为近3年江西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近七成企业选择江西为再投资地点;九成以上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对江西省营商环境感到满意。去年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江西省营商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11位,较上一年提升7位。

营商环境不仅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更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执政水平的综合体现。营商环境好了,经济才有活力,发展才有希望。得益于江西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升级,近年来江西的市场主体预期高涨,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据《江西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江西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8.9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2.5万户,增长26.1%。今年1月至3月,江西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54692户,同比增长52.58%。其中,企业62794户,同比增长15.83%;个体工商户190596户,同比增长70.69%,而江西今年定下的市场主体净增目标是“超60万户”。这一组组数据不仅是江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的生动注脚,也是革命老区在“做示范、勇争先”过程中晒出的亮眼成绩单。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营商江西省
模拟成真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