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消渴病痹症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2022-05-05 07:18冯俊李文昌刘淋利杨丽萍赵挺洋
系统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有效率神经中药

冯俊,李文昌,刘淋利,杨丽萍,赵挺洋

碧江区人民医院内科,贵州铜仁 554300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危及患者全身的神经系统,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多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会表现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以及体征[1-3],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该研究选取碧江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科室住院或门诊确诊的402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干预进而探究分析消渴病痹症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室确诊的402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n=200),男133 例,女67 例;年龄49~71 岁,平均(61.3±7.1)岁;病程2~13年,平均(6.2±1.5)年。 治疗组(n=202),男129 例,女73 例;年龄48~80 岁,平均(62.1±6.9)岁;病程3~15年,平均(6.5±1.7)年。 该次的调查研究,通过了医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委员会的统一和批准[4]。 入选的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书,属于自愿参与[5]。 入选的患者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的表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慢[6-7]。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伴有神经系统病变者;②意识模糊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 营养神经以及循环改善等常规治疗干预, 接受治疗期间患者要禁烟禁酒并合理饮食,同时也要进行适当锻炼[8]。 治疗组基于对照组患者基础上, 加用消渴病痹症足浴方进行治疗干预: 患者采用消渴病痹症足浴方泡脚, 药方组成:艾叶、桂枝、细辛、当归、红花、透骨草、川乌、草乌、 川芎等各20 g 加入约2 L 的凉水浸泡药材1 h左右后采用武火煮沸,沸腾后转用文火再煮30 min;然后将药汤置于多功能恒温浴足器中并加水, 待患者的双踝关节能被药汤所浸没后停止加水, 然后选取恒温,泡脚30 min。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 周,在进行治疗期间两者患都需要禁用其他药物; 如有患者属于痛性的神经病变也不能采用止痛药止痛[9-10]。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第2 周、 第4 周后的受损神经的恢复情况、治疗的有效率、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受损恢复程度[11]。 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良好,且肢体麻木、疼痛、凉、痿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则为临床痊愈;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良好,肢体麻木、疼痛、凉、痿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则为显效;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糖水平下降,肢体麻木、疼痛、凉、痿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则为有效; 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糖也未得到有效控制, 且临床症状也未得到有效改善, 证候积分无减少,则为无效[12]。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13-1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受损神经恢复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5±1.1)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14.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07,P<0.05)。 治疗组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受损神经恢复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总分对照组(n=200)治疗组(n=202)t 值P 值48.3±8.8 50.2±8.5 2.202 0.028 48.6±8.3 60.9±8.1 15.037<0.001 60.4±11.7 75.3±10.5 13.441<0.001 61.6±9.3 76.9±9.5 16.315<0.001 58.7±6.3 68.3±8.5 12.855<0.001

3 讨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20年就《22 个专业95个中医病症诊疗方案》印发,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正式按消渴病痹证进行中医命名。与素体消渴日久,致阴阳气血出现亏虚,进而脉络痹阻相关。血行出现迟缓,无法对四肢肌肉、筋脉濡养,脉络痹阻,可引发痛、麻、凉等症状。 而血瘀痹阻,在病程全程贯穿,属本虚标实。以肌肉脉络为发病部位,可对脾、肾、肝等脏器构成累及,临床以痿、凉等为主要特征。 宣痹止痛、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等为主要治疗方法,需全程开展活血化瘀治疗。 另外,在进行内服中药基础上,还需重视外治的价值,内外治法结合,才可促使预后得以最大程度改善。

该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2±0.6)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8.5±1.1)d,且治疗组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更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在接受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更好(P<0.05)。 与徐斌彬等[10]学者的研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基本一致,均证明中药外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分析中药外洗作用机理, 具体表现:①热能本身可发挥舒通脉络、温通解凝作用,可对血液循环予以促进,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②在中药外洗方剂中,常用中药具通痹阻之血脉、温经散寒效果。依据药理学研究结果,此类中药可促微循环改善,疏通血管,使局部血流量增加;③采用中药外洗疗法,可发挥热、药双重作用,热能可活血通络、疏松腠理、松弛肌筋,在热能作用下;药物可经皮肤俞穴、孔穴直接吸收,抵至血络,最终在全身输布,为药效的发挥创造了理想条件,可对血液循环予以促进,使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组织营养,并对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具激发效果[15]。

传统的西药是选择性地对患者机体中的磷酸二脂酶活性进行抑制, 使血小板的活性得到降低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得到减弱[16-17],进而使患者的组织血流量得到增加然后改善神经病变[18]。 中医外治法之一的足浴疗法则可以使药物从皮肤得到吸收进而在病灶部位进行直接作用, 且温热的中药汤剂可以使患者的下肢血管受到刺激进行扩张, 其局部的皮肤、血管以及神经的血流供应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次,相较于西药而言,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更少,长期使用不会给身体其他器官造成影响。 而将祖国医学中的消渴病痹症足浴方与常规的营养治疗相结合, 可以最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神经情况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较低,更加人性化地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根据该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消渴病痹症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有效率神经中药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很有效率
“中药零食”怎么吃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神经”病友
My Father
巧服中药少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