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与三叶——叶圣陶如何教育孩子

2022-05-06 01:14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花萼叶圣陶考试成绩

在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兄姐弟三人十几岁时,父亲叶圣陶将他们的文章审阅一遍,剔除若干篇,整合后题名《花萼集》。书名中蕴含着叶圣陶的良苦用心。花萼,也作华萼。棠棣树之花,萼蒂两相依,有保护花瓣的作用,古人常用“花萼”来比喻兄弟有爱。几年后,儿女们的文章又结集成《三叶集》出版。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一生都在思索“何为教”“怎么教”的问题。他将三个孩子分别命名为至善、至诚和至美,蕴含着他对教育的至高追求,也寄寓着他对孩子们的深切厚望。

叶至善小学时,曾经因为成绩不佳留级三次,后来他发奋读书,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取了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出类拔萃而闻名的省立中学。但叶至善仅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便又因为4门课程不及格而被迫留级。入学一年便要留级,这给了叶至善极大的打击,他的母亲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到他的成绩单不免絮叨责备,可父亲叶圣陶却从未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叶圣陶认为,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所以他并不太在意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虽说不关心考试成绩,可叶圣陶却很了解孩子。至善最不愿死记硬背,平时考试的内容有很多需要背诵默写的部分,他这样考试自然不会及格。从日常的相处与闲杂时候的交谈中,叶圣陶能感觉到至善的知识面很宽,懂得不少,表达能力也不错。因而他对至善说:“不要哭,也不要思想上背包袱,还是换个学校吧。”

至善进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一所中学,课业很轻松,在学习之余,还有时间做很多他感兴趣的事,他不仅对学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看了很多课外书籍,甚至还发展了唱歌和吹口琴的爱好。这样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也提升了文化素质,非常成功。

叶圣陶喜爱看书,家中书籍种类很多。他鼓励孩子们多看书,只要感兴趣,他的书架上什么书都可以拿去看。他所做的便是要求孩子们每日都读点什么,至于要读什么便是他们自己的事了,他还要求孩子们都写点东西,你对花草感兴趣便写花草,喜爱虫鸟便写虫鸟,即便你“天赋异禀”、所爱独特,爱写别人相骂,只要你愿写,都悉听尊便。孩子们读完书,还要跟他讲讲都学了些什么,写完还要帮忙改一改。这“改”也是非常的自由。叶圣陶就文章的修改对孩子加以引导,给孩子们提供思路,却不具体说哪里不好,要改成什么,总是保持着对孩子独立思考的尊重。兄姐弟三人在父亲长期的指导下,都有了很深的文字功底。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叶圣陶对此深信不疑,他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时时有习惯,处处有习惯,在学校养成时常锻炼、勤学好问的习惯,脱离了学校还应保持这些习惯。在生活中既要养成于自身发展有益的习惯,也要养成保持健康的习惯。习惯不嫌多,但唯有“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不能有。

…………

叶圣陶的“不教为教”,是正确引导,不去多加干扰,尊重孩子的兴趣、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意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作者何雪,节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2月11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花萼叶圣陶考试成绩
兄弟相亲似“花萼”
霜的工作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玫瑰茄转录组测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18个猕猴桃优良品种雌花形态多样性比较
考试成绩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