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老人张中行

2022-05-06 11:44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张中行李家大娘

作家名片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张中行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这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张中行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写作风格

张中行散文平实朴拙、散淡中和,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记人,他勾魂摄魄,写出人物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状物,他机智洒脱,常发出智慧之音;言理,他冷静超脱,化高深的学理为平实的意识,充满了哲学与史学、灵感与理性的宁静邃远之美。

张中行写的人,主要是文化名人、小人物。小人物中又多为女子。写名人,一般并不仰视,敬重之情虽不免流入笔端,但主要体现的还是史学与哲思的力量。

写普通百姓,他有一片大悲悯之心,那篇《汪大娘》,可谓写普通百姓的杰作,其味之淳,其情之真,其意之深,读后有余音不绝之感。

张中行对中国人淳朴精神的描摹,与沈从文、巴金等人多有相似之处。

张中行的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手不释卷。

人物故事

20世纪90年代末,张中行已经90多岁了,但他却不经意中在文坛刮起了一股“老旋风”,名高望众,为人亲善,素有“行公”的美誉。他的文字成为当时众多报刊文学编辑千方百计追逐的目标,众多报刊以发他的文章为荣。

当时,某省报副刊编辑向张中行约稿,他极其认真地对待此事,先给编辑去了一信,信中说了“承约稿,至谢……不才年事已高,而冗务不少,写文不多,如有,当呈上请正”等语。

张中行说的是实话,那时候他的文债特别多,一些大报大刊向他约稿,他都来不及写。创作有一个过程,所以张中行谦称自己“写文不多”,这说明他非常重视自己的每一次写作,绝不含糊。

时间不长,张中行就给该编辑寄了一稿《题砚诗》,手写稿,一笔一画字迹分明,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90多岁老人之手。最引人注目的是稿纸上端空白处,张中行还十分严肃地写着“请勿改动”字样,让编辑会心一笑。

编辑的任务就是编改文章,张中行先生提醒编辑不要改动自己的文章,这不是耍大牌,而是对自己的写作充分自信,相信自己的文章毫无差错。这种自信,不知今天几人能有?

(作者周二中,节选自《人民政协报》2021年7月29日)

写作经验

张先生说:“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显然,这种活动无时而不有,无地而不有,就是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这些话通俗易懂,而且很有道理,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

张中行主张写作文要解放思想,要打破两个枷锁:一是认为作文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怕课上写不好而不体面;二是顾虑作文之法,写时小心翼翼,怕出漏洞。张先生说,作文不光在课内,多半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拿笔写点什么的机会是时时都有的。课外作文,可以不用拟标题。写作文,一般是文在题先,甚至无题也可以成文,要敢动笔。张中行说,为了化敬畏为亲近,易教易学,把作文由“象牙之塔”拉到“十字街头”是有利无害的。

经典掠影

汪大娘

汪大娘,旗人,在我城内故居主人李家帮佣,只管做饭。我开始认识汪大娘时,她四十多岁,人中等身材,偏于瘦;朴实,没有一点聪明精干气;很少嘻笑,但持重中隐藏着不少温和。目力不好,听说曾经把抹布煮在粥锅里。像有些妇女一样,过日子有舍身精神,永远不闲着。不记得她有请假回家的事。大概男人早已作古了吧。有个女儿住在永定门外,像是也少来往。李家人不少,夫妇之外,子二女三,逐渐都成婚传代,三顿饭,活儿不轻。李家是汉族,夫妇都是进士之后,门第不低。不过不管门第如何高,这出身总是旗人下的皇帝所赐。而今,旗人成为佣人,并且依世俗之例,呼家主人夫妇为老爷、太太,子为少爷,女为小姐,子妇为少奶奶,真是翻了天,覆了地。

汪大娘的行事勤勉,这不稀奇;稀奇的是身份为外人却丝毫不见外。她主一家衣食住行的食政,食要怎样安排,仿佛指导原则不是主人夫妇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她觉得她同样是家中的一员,食,她管,别人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共同商讨,但最后要由她做主。具体说,是离开常轨不行,浪费不成。她刚来时,推想家里人可能感到不习惯,但汪大娘只注意常理不管别人的习惯,日久天长,杂七杂八的习惯终于被她的正气憨气压服,只好都依她。两三年前,我们夫妇往天津,见到李家的长媳张玉婷,汪大娘呼为大少奶奶的,闲谈,说到汪大娘,她说:“我们都怕她,到厨房去拿个碗,不问她也不敢拿。孩子们更不成,如果淘气,她看不过,还打呢。所以孩子们都不敢到厨房去闹。她人真好,一辈子没见过比她更直的。”

汪大娘也有使人费心的时候。一年夏天,卫生的要求紧起来,街道主事的人挨门挨户传达,要防四种病。如何防,第一,也许是唯一的要求,是记牢那四种病名,而且过两三天一定来查问。李家上上下下着了慌,唯恐汪大娘记不住。小姐,少奶奶,以及上了学的孩子们,车轮战法,帮助汪大娘背。费了很大力量,都认为可以了。不想查问的人晚来一两天,偏偏先到厨房去问她。她以为这必是关系重大,一急,忘了。由严重的病入手想,好容易想起一种,说:“大头嗡。”查问的人化严厉为大笑,一个难关总算度过了。

汪大娘的年高辞谢是被动的,她舍不得走,全院的人也都舍不得她走。为了表示欢送,李家除了给她一些钱外,还让孩子们带她到附近的名胜逛逛。一问,才知道她年近古稀,还没到过故宫。我吃了比她多读几本书的亏,听到这件事,反而有些轻微的黍离、麦秀之思,心里念叨一句:“汪大娘不识字,有福了!”那几天,汪大娘将要离去成为全院的大事,太太们和老太太们都找她去闲谈,问她女儿的住址,说有机会一定去看她。

…………

一晃十几年过去,风停雨霁,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她还健在吗?还住在她女儿那里吗?因为已经有了几次叩门“人面不知何处去”的伤痛经验,我们没有敢去。但她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的形象,总在我们心中徘徊;还常常使我想到一个问題:常说的所谓读书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选自《张中行散文集》,有删节)

赏读

选文记叙了多件琐事来表现汪大娘的正气和憨气,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作者曾在心里念叨“汪大娘不识字,有福了”,结尾又质疑了“读书可以明理”的惯常说法。这样写,一方面强调了汪大娘虽未读书,却能明白为人的常理,恪守人生正道;另一方面贬斥了那些为私利而颠倒是非、丧失良知的读书人,警醒人们读书不要违背了“明理”的初衷。

思考

1.作者曾说,“很多大手笔写大人大事,我偏写小人小事”。他写了汪大娘的哪些“小事”?请结合全文分条概述。

2.选文第二段画线句是李家长媳评说汪大娘的文字。若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

3.简要分析“常说的所谓读书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这句话的含义。

4.为什么十几年后,“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请结合全文回答。

猜你喜欢
张中行李家大娘
“称霸”试衣间
杨沫与张中行的风雨爱情
王大娘钉缸
李家正 釉·画
推销
数到一万捉迷藏
时钟是弯成一圈的尺子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